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郑经提台湾归属中国3大条件,为何康熙强调“剃发”

《康熙王朝》郑经提台湾归属中国3大条件,为何康熙强调“剃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3/12/15 5:56:50

作为大清朝的开国大患之一,当时的台湾在郑成功及其后人的带领下,长期坚持以明为正朔,坚决抗击清朝,屡次对东南沿海进行袭扰,最巅峰的时候,水陆进军,一直打到南京。

众所周知,清王朝初年,当时的天下有几大外忧内患,一眼可以看出的,有三藩之乱,若不是吴三桂早死,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有西北葛尔丹进击,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得以平定,有伪朱三太子之乱,灾祸直接发生在康熙皇帝身边,最为凶险;有沙俄帝国东北侵略,最后成败至今仍有争议;东南沿海有郑氏台湾侵扰财富重地江浙,还有贯穿于清王朝始终的“满汉之争”。

随着康熙平定了伪朱三太子之乱、三藩之乱,终于腾出手来对付郑氏台湾,一下子郑经主政的台湾压力大增,当时的康熙想要用招抚的政策轻而易举拿下台湾,面对强大的清王朝,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更有荷兰人、葡萄牙人为了对抗台湾在东亚东南亚的海洋势力而联合清朝,郑氏台湾举世皆敌。

为此,郑经提出了仿照朝鲜列为属国、每年朝拜大清皇帝、按时缴纳贡赋等三大条件,后来,郑经面对现实,提出3个条件:除郑经外台湾军民均可剃发、双方百姓自由登岸但兵勇不得登岸、清朝每年给予100万两白银。

然而,令郑经没有想到的是康熙唯独强调了“剃发”这一条件,要求郑经必须也得剃发!这是为什么呢?

想必各位都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乱动!当时清朝入关之后,为奴役汉人,竭力推行“剃发令”的政策,引起了江南等多地起兵反抗,清军相继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惨案,只有郑经剃发了,才能表明真心接受招抚回归中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傅国涌:黄仁宇在场的历史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德高望重的张思之大律师在回忆中学生活时,无比深情地缅怀那些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同学们,1943年冬天,16岁的他在四川三台的国立十八中读高中,受爱国热情的感召,毅力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成了一名通讯兵。在缅甸战场上发生的那场著名的密支那战役中,与他同龄的学生兵牺牲惨重。60多年后,他还在文章中追

  • 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国史,为什么没有记载?西方社会为何不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各位,咱今天来讲一个颠覆你眼球的冷知识:公元前841年,在这之前的中国历史,史书上为什么没有记载?要解决这个问题,咱首先得来查阅一下司马迁的《史记》。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史书,后世的几乎所有的史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编纂出来的。据司马迁交代,这一年乃是周厉王在位的第三十七个年头。周厉王,听这名头就知道,此

  • 七大可能改变历史的太子,哪一个最让你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太子是古代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尊崇。然而,并不是当上了太子就可以高枕无忧,这只是拿到了做皇帝的通行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有这么几位太子,有资格和能力登上皇位,最终却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若做皇帝,历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历史无法改写,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千古遗憾

  • 别再被误导了,明朝倭寇元凶就是日本人,华人海盗只是“挡箭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3世纪到16世纪的时候,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倭寇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直到明朝的时候,加强海防,倭寇才渐渐的被清理。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他们不惧生死,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护沿海的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许多人认为,倭寇大多数是华人海盗,并不相信当时的日本有跨海行军的能力。但是其实大部分

  • 八卦墓隐藏玄机,大文豪胡适居然是李世民的后代,秘密保守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上一节说到胡德谦感到日本人是冲着太子墓来的,连夜召集了村民开会,会议还没有结束,一个后生撞进来,撕心裂肺地叫着:“虎目流血了!”听了那后生的话之后,胡德谦的脸色顿时变了。近千年来,考水村的每一任族长都严守着那个秘密,每当有大事降临,都会派人去村背后的玛瑙峰上去看那块虎形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论起考

  • 她15岁被强占,晚年才说出丈夫身份,没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末年有这样一位一表人才长相英俊的人,而他却是抗日期间最大的汉奸之一,他就是汪精卫。据说当年亲王面见汪精卫,汪精卫谈吐不凡,长相又英俊潇洒,这让亲王很是喜欢,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只可惜历史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么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俊杰后来却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就算是时过境迁的今天依然遭到中

  • 56岁溥仪携新婚妻子重游故宫,偶遇一老头,却为何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溥仪,人们往往总有谈不完的话题,这个人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前半生,简直大起大落,故而溥仪晚年也写了一部书叫做《我的前半生》,记录了他半辈子的人生轨迹。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曾三次登基,三次退位,最后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走完这戏剧性的一生。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陪他

  • 一旦造反就是不归路,康熙为何要处死耿精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耿精忠始终没有参与反叛,最后不但能保住性命,康熙还会给他不错的待遇。但耿精忠的反叛却早有预谋,虽然后来投降了清朝,但投降的时候耿精忠已没有任何本钱,是在穷途末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投降。如果他投降的时候还有些本钱,或许还能保住一命。之所以刚投降的时候没杀他,是因为当时耿精忠还有些用处,等到1

  • 他是清朝“仿造王”,可惜康熙不用其才,导致中国落后西方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悠悠五千年文化,历经各个朝代,逐渐发展,壮大,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刮目相看,特别是到了唐朝,中国可谓是达到了全盛时期,实力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但一个国家不会永远辉煌,就像太阳不会永远不落下。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王朝,但清朝的经济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衰落的,前期有“康乾盛世”经济实力也还是很强的。比如康熙

  • 文革这一时期虽然创排出了样板戏,但对于文艺界也是打击不可估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文革”是一段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来说是一个打击,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也有人说这一时期不是创排出了革命现代戏吗?其实革命现代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创排了,并且首先就出现在戏曲界,像我们熟知的有沪剧《芦荡火种》、京剧《白毛女》和《节振国》等等,而到了“文革”时期则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