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监墓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和“航母”有关,专家知晓后吃惊不已

太监墓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和“航母”有关,专家知晓后吃惊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3/12/21 3:20:28

大家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吗?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为了进行贸易交流,毕竟每一次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都会运载着满满的明朝物品,这样的话就是和其他国家进行物质明交换。

其实贸易交流只是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简单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明朱棣皇帝希望郑和下西洋能彰显明朝的强大国力,让全世界都知道古老的东方有一个非强大的国家,那就是明朝,更希望世界其他小国都俯首称臣,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终目的。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郑和下西洋的船据悉是很大,可是它如能航行那么长的时间在海上呢?要知道那可是数百年前的明代,又不是我们现代,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当时明朝的轮船技术是世界上最为顶尖的呢?

这个谜团其实一直也是困扰着我们的学术专家,为此也是经常性地进行争辩,没想到的是在2010年的时候,南京考古队却为这些学术专家们揭开了这一个惊天大谜团。

南京是非常重要的风水宝地,这里埋葬了许多的古代帝,为此几十年确实是挖出了许多的墓葬,而没想到那一年却在一次工程建设工作中被意外发现了一座墓葬。

而后南京考古队立马驱车赶到了祖堂山进行勘测,没想到的确是发现了墓葬,而且初步判断应该是明朝墓葬,墓葬规制算不上很大,但是却让我们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再得到上级批准之后,南京考古队开始进行了保护性挖掘,没想到墓主居然是一个明朝太监,陪葬品真没有发现什么,就连一般的金银财宝都没有,说实话让人有点嫌弃,但是没想到一块墓志的出土却让考古队兴高采烈。

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块墓志中写下了大量的文字,其中墓主居然是一个叫做洪保的明朝太监,地位还是蛮高的,曾担任了内承运库副使,而且关键是这个洪保居然是郑和在下西洋时候的副使,地位无疑是很高的。

在洪保墓志中专家发现了许多奋人心的历史记载,其中“五千料”3个字令专家们惊呆了,因为这是航船的吨位和规模,“五千料”代表的就是2500多吨排水量,这个数字在现代看来算不上很牛,但是那个时候是明朝,距今数百年,为此专家个个吃惊不已。

另外洪保墓志还写着船只长138米,宽56米,这个规模无疑能和我们当下的航母相比了,确定不是明朝时期的“航母”?为此洪保墓志无疑是十分珍贵的,它至少说明了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具备建造航母的水平,而且绝对是世界顶级的水准,无人可以比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步步惊心:“毙鹰事件”竟是康熙一手策划?皇帝想除掉八阿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步步惊心中,皇帝曾说:“八阿哥是辛者库贱奴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康熙把八阿哥的出生当作自己的污点,只要看到八阿哥,就会想到那个醉酒的夜晚,一直没给八阿哥好脸色,只要抓住他的错处,就会借题发挥。在剧中,“毙鹰事件”是四爷为了整垮八爷,对海东青动了手脚,让康熙帝心生怒火,断了八爷的帝王梦。满洲人喜爱海

  • 溥仪登基当天,有两件事必须马上办,许多人至今疑惑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经历最复杂、坎坷而又多难的皇帝,没有哪一个古代帝王想他这样,多次退位、多次登基,却能平平安安地活到病死。溥仪早年的生活圈只在紫禁城内,名义上贵有天下,实际上却是囚牢里的鸟,既飞不出去,也不知道该往哪儿飞,当他选择在东北附逆之后,更是失去了所有帝王应有的尊严。溥仪的不幸,大概也是自己搬

  • 乾隆死后,众多好看的妃嫔归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当了皇帝还能活到89岁的还真不是一般人。要知道皇帝不但政务繁重,还有三宫六院、美人无数,光其中一条就够给皇帝的寿命打个折了。而我们的乾隆皇帝更是当了60年皇帝,再加上几年的太上皇,真是厉害啊。作为天下之主,乾隆的功绩我们有目共睹。在这海清河晏的盛世,乾隆一生中有着41位妃嫔,17个儿子,10个女儿。

  • 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五大预言,其中四个都已实现,还有一个正在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总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纵往古今,人类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么源远流长的时间内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情。就像古代的人们特别崇拜神仙那样,在当时对于一些人类未知的事情,基本上都归结于鬼神之说,这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还是总会给人一种神秘,信服的感觉。所以在古代有些朝代经常会出现一些国师或者担任“预言家”身

  • 他被顺治帝软禁在家,为出去日夜挖地道,被发现后说:我要拆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阿济格,父亲是努尔哈赤,兄长是多尔衮,但即使出生显赫,但阿济格的性格很不遭人待见,可以说,他就是一个莽夫,有勇无谋,多尔衮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是自己的胞弟,所以还对他进行扶持,而阿济格因为打起仗来不要命,也被多尔衮当做战场上的左膀右臂,正是因为这样,阿济格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更加狂妄自大,把谁都不

  • 此国为啥被称为最难造反的朝代?学者:你让他们造反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历史中,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君主的英明统治。如果君主贤明,那么社会就会稳定和谐,天下归心。而如果君主要是昏庸的话,就会加速这个国家灭亡。在历史上,大多数的叛变除了农民揭竿起义,也有着不少军阀的参与。而一旦发生叛乱,整个王朝就有覆灭的危险。而每个开国者也都不傻,因此他们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 溥仪登基后,此小太监身份特殊到谁都不敢惹,溥仪特赦后还找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一代代的统治者,也伴随着一茬茬的太监,在这些太监中,并不缺少出名的大太监,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个太监,却不是什么有名的太监,他的名字鲜为人知,甚至在溥仪当上皇帝以后,他的身份也变得讳莫如深,宫中人都得让他三分。这个太监的名字叫做孙虎,溥仪3岁登基那年,孙虎已经二十多岁了,本来他

  • 胡惟庸: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是什么让他走向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做了这么多坏事,如果有一天被发现了怎么办?”胡惟庸请人喝酒,酒至半酣之时,他突然这样问道。能够被当朝丞相胡惟庸请来喝酒的当然不会是平民百姓,必然是身居要职,手握大权,都是朝廷不可忽视的角色。筹谋之初1373年,胡惟庸当上丞相以后,很多大臣都特别巴结他,就连吉安侯陆仲亨、平谅侯费聚也不例外。陆仲

  • 成于诗亦毁于诗——乾隆与沈德潜之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苏州人氏沈德潜幼年家境相对贫寒,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满腹经纶。22岁考取秀才,23岁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沈德潜热衷于功名,从22岁起,总共参加了17次科举考试,最终在乾隆四年(1739年)以67岁的高龄得中进士,大器晚成。乾隆七年(1742年),沈德潜授翰林院编修。是年,乾隆31岁,沈德潜

  • 被汉光武帝刘秀废除的“内朝”是如何在东汉死灰复燃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在前文《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要“废除”内朝(中朝)?》中提到,外戚王莽通过内朝专权取代了西汉,导致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废除了内朝。然而东汉的外戚后来也通过内朝专权。那么“内朝”是如何在东汉死灰复燃的呢?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首先要说明的是,汉光武帝废除内朝不是取消内外朝而将权力还给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