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的历史旋涡,昭示改朝换代的秘密?

宋朝的历史旋涡,昭示改朝换代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3/12/13 14:09:4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杭州在南宋时称作临安,听听这名,临时安置一下,没成想一下就安了一百多年。宋高宗赵构大概是不想管他爹和哥哥的死活的,反正又不是真的一家子。再说了,虎狼环伺的南宋,能苟安一隅已经很不错了。两宋加在一起三百余年,当时的GDP居全世界第一。可惜总为后人所诟病。

在很多人眼里,宋朝远不如秦,汉,唐这样的历史时期那么让人自豪和艳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宋朝太弱了,总被外族欺负,并且最终也被外族所灭。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明朝同样也为外族所灭,为何有许多人还那么眷恋大明呢?

其实,明朝才真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而满清更是将闭关锁国皇权独揽推行到极致,进一步导致了我中华整整落后了世界数百年。依我说,崖山之后,就再无华夏之国了,而《清明上河图》中的盛世镜像,也许现在只有河南开封的人们多少还可以津津乐道了。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虏宋室被迫南迁。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位建立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建都临安,1276年元朝攻占杭州,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盛唐。

尤其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那时已经是人口达到150万的大城市,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欧洲最大的城市不过是仅10万人口的威尼斯。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人口,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亿人。

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的学者亦不在少数。宋朝的两度倾覆皆缘于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我觉得其实这一点,恰是宋朝最值得称道的,即使是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仍旧有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忠臣良将,宁可杀身成仁也不屈膝称臣。所以你眼中的“弱宋”其实真的不弱,只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和时期里,宋朝没能继续发展下去,不然,可能改写的不仅是中国历史,而是世界史。

我想这中间最重要的原因,一是蒙古的兴起和之后的横扫欧亚,二是高宗赵构的南迁。蒙古的兴起,应当讲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格局,也影响了世界。对于中国最大的影响则是摧毁了中原的汉文化,迫使中国的政治经济由北向南发展,也从某种意义上使中国的文化也更加走向单一和闭塞。从而阻碍了中国的自发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扼杀了中国后来再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直至改革开放。

到明朝的虽再次一统但已经完美的错过了中国的关键发展期,虽然朱棣迁都北京,政治中心又回到了北方,但是我们的经济却慢慢的走向僵化和落后。到了清朝的康雍乾时期,我们将皇权政治和自甘堕落更加推向了极致,自嘉庆后在不到五十年间,中国迅速土崩瓦解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耻辱时代。

而赵构南迁则是国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历史映照,不怕死就怕不安逸。尽管有宋一朝,我们的国土面积一再缩水,直至偏安一隅,但是我们仍能安居乐业,保家卫国。并且还涌现了以岳飞为代表的“中兴四将”,可是我们最后总是埋怨是秦桧枉杀了岳飞,不然早就血洗耻辱还都开封了。是吗?不是的,是因为岳飞不懂政治,也不懂大势,秦桧只是忠实执行了高宗的政治意图。高宗一开始并不想当这个皇帝,但是一旦当上了怎能轻易撒手权力?

所以,赵构要的仍是一个在唯我独尊下的安定繁荣的国家,和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是已经快日薄西山的皇权政治体制我们虽依旧苟延残喘了数百年,但历史的发展已不再不相助宋朝,也不再眷顾我华夏。确切的讲,是世界历史的洪流从那时起把中国甩在一边了。

不过,若能穿越时空的话,我倒是愿意回宋朝。因为,那是一个大家辈出,文化、艺术最为繁荣鼎盛的时代,而且,老赵家优待文人,也是最为亲民的王朝。宋朝是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所以重视教育且免费,在最高学府太学,居然还有餐补。还有居养法,也就是国家养老院,专门收容孤寡老人,孤儿弃婴。

两宋的制造业空前发达,工商业税约占70%,宋瓷远销海内外。老百姓也很有钱,平民穿丝绸、坐轿子根本不稀罕。最牛逼的当然是餐饮业和娱乐业,《清明上河图》里还有送外卖的,你可以仔细去找找。试想,辛弃疾能一天到晚没事就挑灯看剑,也至少是不愁吃喝,才能写出那么霸气的文章呀!

但是,最后大宋还是悲剧了,为什么?因为养兵的钱都白花了!别说宋军轻武就没有战斗力,主要是宋徽宗战略决策失误啊!联金灭辽,最后顺带把自己也灭了。

自南宋以后,世界的中心开始西移了。在此后的五百年间,西方经过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洗礼与快速发展很快的超过了我们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和财富。回望历史,也许我们真的感受颇深,可是真的只有痛定思痛、做出改变、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而不是要么醉生梦死的还是关起门来过小日子,要么叫嚣着什么梦什么梦实际是一片泡沫繁荣。因为历史发展的旋涡往往身处当中的我们在当时是看不清的,但是等到时过境迁,也许就不仅仅是改朝换代了。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明让国力达到顶峰,为何雍正还会留下千古骂名?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历史,说到清朝的皇帝很少有人勤奋能够比得上雍正,作为十分有雄心的皇帝,雍正一生都在为改革奔走。清史稿上曾经有过统计,康熙末年,国库的银子已经不足以支撑一

  • 刘邦杀功臣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并不多,比较著名的像汉高祖刘邦,他虽是一介布衣出身的开国之君,但在他的身上却书写着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秦朝末期天下动乱,刘邦趁势而起,成了起义军中重要的一股力量,这个白手起家的泗水亭亭长,如果没有身边那些功臣的辅佐,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可正因为这些是和他,一起白

  • 朱元璋给功臣讲了两个故事,功臣为何立即回京师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乱世将起,名将辈出。元朝末年,朱元璋从凤阳起兵,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这帮淮西子弟经过15年的拼杀,最终统一中原,建立了明朝。早在朱元璋起兵初期,到濠州募兵,有一对兄弟前来投奔,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员虎将。哥哥名叫冯国用,战死沙场,弟弟名叫冯国胜,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因为朱元璋字国

  • 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见《吴鞠通年岁考》载《江苏中医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

  • 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褒蛮子,春秋,历史解密

    对春秋而言,凡国有大丧别国不能攻伐之,这是战争礼仪。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因常年与戎狄为战,繁文缛节少得多,很多时候不尊战礼。当年秦穆公乘晋郑两国居丧期间,派军越过晋国边境之地偷袭郑国,只是因为郑国有备才无功而返。这种行为在晋国人看来,是极度的不尊重晋国,晋国君臣以逸待劳,埋伏大军在险要之地崤山痛击秦

  • 身为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自刘邦遭遇白登山之围后,汉朝就开始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用女人、钱财来换取屈辱的片刻安宁。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汉朝才“转守为攻”,派卫青、霍去病等人主动寻找匈奴作战,打得匈奴人落荒而逃,出了一口恶气。而李陵作为名将李广之孙,为何投降了匈奴?还誓不归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陵的身世。李家祖上是秦朝名将,曾率

  • 隋太祖杨忠年轻时曾打死的“揜于”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忠,南北朝,历史解密

    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老爸,隋炀帝杨广的爷爷。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称帝后,追尊死去的老爸杨忠为隋太祖。这好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一样的道理。隋太祖杨忠(507~568),表字揜(yan)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历侍北魏、西魏、北周三朝皇帝。杨忠生于南北朝乱世,效力多位主人也是

  • 一个开国便是盛世的朝代,可谓百战百胜,为何后世的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在一开国就是说鼎盛,基本上百战不殆,但为何后人点评不高?隋文帝在平定战争后总有了开皇之治,为以后的隋朝的发展趋势拿下牢靠的基本。但是在隋炀帝上位后,却开始衰败,说到隋炀帝,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昏君。但是说到隋炀帝的统治,其实看出来他的功绩是比罪过还要大的。隋炀帝打败契丹,并且高句丽,之后让王朝的

  • 古代土匪打家劫舍为什么还会饿肚子呢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土匪,历史解密

    土匪,是我国古代以打家劫舍为生的不法武装团伙。他们啸聚山林、为非作歹,别管是过往的客商还是附近的地主富户,他们谁都敢抢,有什么抢什么,抢来的金银财宝会运回山寨慢慢享乐。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土匪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他们过的是那么潇洒快活。然而,事实上,当土匪并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逍遥快活,真

  • 北魏姐妹宫斗,皇后妹妹落败万念俱灰遁入空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最初的后宫制度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名称和尊号,一般是按照每个女人来到皇帝身边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后来慢慢地有了皇后,皇后之外的,统统称呼为夫人。再以后,后宫中的人员越来越多,除了皇后,又有左、右昭仪、贵人、椒房等名称。到了孝文帝时代,才开始给后宫的妃嫔们排列品级,比如左昭仪、右昭仪大致相当于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