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峰这座皇城遗址,有重要发现!

赤峰这座皇城遗址,有重要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3/12/26 19:21:45

【辽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6月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辽上京皇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大型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此次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位于辽上京皇城遗址南门大街的西侧,建筑基址地保存较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盈介绍,根据《辽史》记载,辽上京皇城西南分布孔庙、监、寺院、道观等重要辽代早期建筑。

此次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的建筑基址规模庞大,台基规模和开间尺度,均超过此前发掘所见的宫殿建筑,说明这座南建筑从辽代始建开始,是都城内地位显赫的皇家建置。

据了解,此大型建筑基址出土遗物要有建筑构件、陶瓷器、泥塑、铜钱等,出土的遗物具有明确的地层叠压关系。

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大型建筑基址出土的遗物。

此大型建筑朝向在辽金两代均为南向,院落的轴线方向、位置和整体规模、布局在辽金两代沿用未变。汪盈说,这是考古人员首次在辽上京皇城遗址内确认辽代始建的南向大型建筑,增进了对辽上京皇城遗址布局和沿革的认识。

此外,考古人员发掘确认了这座大型建筑三次营建保存下来的夯土台基、柱网结构和应的地面关系。这见证了这座大型建筑在辽金两代沿用和改建的史实,增进了对辽金时期建筑基址形制结构和营造做法的认识。考古人员认为,三次营建的建筑规模、殿身形制结构和夯土基础做法均有所不同,体现了建筑时代和等级的变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许倬云:中国文化何以江河万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延续至今。那么中国文化根脉何以历经千年而不断裂?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中国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年轻人应如何理解文化自信?“道中华”记者近期对话以“中国的事”为终身志业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畅谈中华文化何以江河万古,以及对未来中国的希望与前瞻。记者:

  • 太平洋底发现大型结构,疑似史前遗迹,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业余海底考古学家MacMcIver在哥斯达黎加的科科斯岛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下结构,它非常类似于一个大型机场。据他介绍,在科科斯岛东北约80公里处,水下约1800米处,有一处大型结构。这里的结构跨度长达150公里,每条疑似跑道的结构宽度都达到了8000米左右。从构造来看,这里的科技水平应该很高。因

  • 古人探求的“逍遥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一伯夷、叔齐是中国千古隐逸之宗,他们对武王伐纣不满,于是“义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最终饿死。数千年来隐逸者代不绝踪,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伯夷、叔齐的影子。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伯夷、叔齐为何采用“不食周粟”的方式来脱离周朝统治?周朝之粟与周朝之统治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两人为什么不吃“粟”却吃

  • 诗琳通的抉择很重要,公开支持16岁提帮功,姑侄联手打压苏提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曼谷王朝执政泰国200多年,自普密蓬国王病逝以来,泰国王室迅速由盛转衰。玛哈·哇集拉隆功是一位典型的花花公子,在政治层面上没有劳神劳动力,反而成了我行我素。泰国诗琳通小公主少有发言,宣布适用16岁的提帮功,姑侄这次联合打击苏提达。这次旷日长久的王储对决,早已拉开帷幕,鹿死谁手现在还真不好说。宫界对决

  • 湖南古墓发现奇书,研究结果轰动全球,国外专家: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文明从未中断过的国家,自古时候开始中国人民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造就了很多迄今都让人惊叹不已的伟绩,像秦朝时兵马俑,现存的万里长城等,当然除了这些以外,中国古时候的科技也非常发达,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当时算得上是前所未在的技术发明,后经阿拉伯人流传到世界各处,这些也都是在

  • 土木之变,不仅仅是皇帝被俘那么简单,背后的影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土木工程的变化是大明的一大尴尬。朱元璋和朱棣要是想知道,说不定又要动怒了。明朝正统年间,即明英宗时期,土木工程发生了一次变革。面对蒙古人的挑衅,他自然不能接受,于是在大臣王振的倡议下,亲自征召于嘉。但他的亲征却和别人不同,他把大臣都带在身边,让人觉得更像是一个旅游者,而不是亲征。结果一目了然,全军覆

  • 谭启龙回忆奉陈毅命赴山东代替向明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初到山东1954年5月初的一天,我正在浙江参加浙江省委第15次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揭露批判高饶反党联盟的问题,忽然接到华东局一个电话,称华东局第二书记陈毅要我立即去济南,浙江的工作暂时由省委副书记江华主持。因为要求很急,浙江的会议我还没有开完,便于5月11日赶往济南。到济南后,陈毅告

  • 1944年9月宋希濂下令围攻龙陵,几天后却突然去了陆大,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944年9月14日,第一军军长宋希濂下令围攻龙陵。一周后的9月22日,宋接到军委的命令,将军队委托给副总司令黄杰,他本人则立即前往陆军大学进行将官班培训。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嵩山已败,腾冲之敌已尽,补给线畅通,各路大军四面集结,只待龙陵最后一击。现在战场上突然换了大将军,很奇怪。这件事几乎没有人

  • 行知读书会|盛世大唐里的衣食住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盛世大唐屹立于当时世界的艺术文化之巅,可用“辉煌灿烂”来形容。当我们将大唐衣食住行的漫漫长卷打开时,对当下生活会有何启示?胡建君做客行知读书会。新一期的行知读书会请到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为读者们徐徐展开一幅大唐画卷,看看那时的艺术与生活。“盛世大唐屹立于当时世界的艺术文化之巅,可用‘

  • 他是八路军6位师长中唯一没成元帅的,晚年成副主席,儿子是少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后,我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后,主力为三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由于我军的编制被蒋介石给限制住了,所以,三个师的正副师长的人选地位必然十分重要。当时一共有6位正副师长,其中有5个都是开国元帅,他们分别是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和徐向前,这里面每一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