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夺门之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朱祁镇是如何复辟的?

夺门之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朱祁镇是如何复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3/12/31 6:21:44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石亨、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徐有贞等人为了自身利益密谋发动政变。十六日夜 ,徐有贞、石亨等引军千余潜入长安门掖英宗登辇,自东华门入宫。十七日早朝时分,徐有贞高声宣布英宗复辟。明英宗复辟后,政权旁落、政治继续腐败。明朝的统治危机一天天加重。

事件过程

众人密谋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将石亨召到病榻前,亲自殷殷嘱咐。石亨一切都答应下来,但他亲眼看见朱祁钰的病态,内心已经打起了主意。他退出后,立即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二人朱祁钰已经不行了,商议要为自己谋后路。

此时,京师正有一种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谋议是文臣之事,功劳也轮不到石亨、张鞁等武将身上。石亨说:“朱祁钰病已沉重,如有不测,又无太子,不若乘势请太上皇复位,倒是不世之功。 ”于是,这三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决定将赌注压在太上皇朱祁镇身上,拥立朱祁镇复位,这样,三人就是大功臣,能够飞黄腾达。

当场,三人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石亨和张鞁则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许彬商议。许彬听说二人的来意后,当即以手加额,说:“这是不世之功!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徐有贞多计谋,你们可以去找他商议。 ”

石亨和张鞁又连夜去找徐有贞。徐有贞大为兴奋,当即夜观天象,见紫微有变,忙道:“帝星已见移位,咱们要干这件事,须得赶快下手。 ”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动手。

正月十六白天,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朱祁钰临朝时,再将奏疏递上去。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政变就在这天晚上爆发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许多人的杀身之祸。倘若这复立沂王的奏疏早一天递上,或许于谦等人不会遭到杀身之祸。短短几个时辰,不但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南宫复辟

正月十六晚,徐有贞换上朝服,怀着紧张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家,临行前对妻女交待说:“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是国家之福,办不成我徐家就是灭顶之灾。你们自己要有心理准备。 ”

出门后,徐有贞又顺路邀请了杨善和王骥作为同党。杨善和王骥二人都表示要以死报答太上皇。王骥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子和孙子都带在了身边。三方人马会齐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后,又等到了张鞁率领的大队京营兵,一齐向皇城进发。张鞁调兵进城是借口瓦剌骚扰边境,要保护京城安全。而石亨掌管皇城钥匙,所以能够通行无阻。四鼓时分,大队人马从长安门直接进入皇城。进入紫禁城后,徐有贞重新将大门锁上,防止外面有援兵进来,并将钥匙投入水窦中。皇城内的守军见这伙人十分奇怪,不明所以,但也不敢过问。

这时候,天气忽变,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众人害怕有逆天意,会遭到天谴,都非常惶恐。精通天象的徐有贞站出来,劝大家不要退缩,说大事必济。于是众人继续前进,顺利地到达了南宫。然而,南宫宫门坚固异常,怎么也打不开。石亨派人用巨木悬于绳上,数十人一齐举木撞门。门没有撞开,门右边的墙反倒先被震坍了一大洞。众人便从墙的破洞中一拥而入。

朱祁镇这时候还没睡觉,正秉烛读书,突然看见一大堆人闯了进来,还以为是弟弟派人来杀自己,不禁惊慌失措。谁料众人一齐俯伏称万岁。朱祁镇这才问:“莫非你们请我复位么?这事须要审慎。 ”

这时乌云突然散尽,月明星稀。众人的士气空前高涨,簇拥着朱祁镇直奔大内。路上,朱祁镇挨个儿问清诸人姓名,表示不忘功臣之意。

一行人来到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上前阻拦。朱祁镇站了出来,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门的士兵顿时傻了眼,不敢阻拦。于是,众人兵不血刃地进入了皇宫,朝皇帝举行朝会的奉天门而去,并迅速将朱祁镇扶上了奉天殿宝座。殿上的武士们挥金瓜要打徐有贞等人,被朱祁镇喝止。徐有贞等人一起叩拜,高呼“万岁”。石亨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

代宗驾崩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朱祁钰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经早早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了,而是八年前的皇帝朱祁镇。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 ”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 (指朱祁钰)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时,朱祁钰正在乾清宫西暖阁梳洗,准备临朝,突然听到前面撞钟擂鼓,立即问左右:“莫非是于谦不成? ”意思是问是不是于谦谋反篡位了。左右惊愕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片刻后,宦官兴安回奏说是太上皇复位,朱祁钰连说:“好,好,好。 ”然后喘了几口气,重新回到床上,面朝墙壁睡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国灭亡后,西施的最终命运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施,越国,野史秘闻

    在揭晓西施的结局之前,有必要先把西施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再梳理一下。据民间传说,西施不叫西施,她真实的名字叫做夷光,西施是在她那个时代美女的代名词。但最后还是以西施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当年吴国击败越国,俘虏了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凭借着给在病中的吴王夫差尝粪便的“忠诚”表现,得以被释放归国。归国后的勾践除了

  • 有哪些与武承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武承嗣,字奉先,,唐朝外戚大臣、宰相,武则天的侄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承嗣起家尚书奉御,迁秘书监,袭封周国公。光宅元年(684),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加同平章事,成为宰相,月余罢免。载初元年(689),授纳言。天授元年(690),进文昌左相。

  • 古代复姓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多少?为什么大部分都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复姓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多少?为什么大部分都消失了?曾经复姓曾有不下1500个之多,现在只剩下100个左右的复姓还在沿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般来说,古代的复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源头是古代的游牧民族汉化之后,给自己取了复姓,像是独孤、慕容,都属于此。而另一源头,则是春秋

  • 水镜先生如果把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司马懿,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正是一个乱世,而英雄就随着乱世应运而生了,三国时一个不缺英雄的时代,而在英雄中最不缺的就是谋士,在街上随便走着,就能发现一大把的谋士,但是很多谋士是不成气候的,说起谋士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很少有人能够做诸葛亮的对手,但是在三国后期的时候,诸葛亮遇上了他这一生最大的对手就是司

  • 中国认识世界的一次盛举——清朝五大臣出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五大臣出洋,历史解密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敲开,中国人步履蹒跚地开始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在这一历程中,1905年至1906年的五大臣出洋,不仅直接影响了清末政局的历史走向,同时也书写了近代中外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义和团时代中国认识世界、加强对外联系、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形象、提升

  • 疯子发疯要当皇帝,乾隆是怎么处置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丁文彬,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一个盛世王朝。在他统治的时候,中国的人口达到了三亿。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个人口数量,绝对达到了历史之最。正是因为如此,乾隆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怕民间因为粮食不够吃,会起来闹事。所以,这一时期,乾隆叮嘱地方官员。一定要严加防范,若是发现想要闹事造反的人,一律杀头。这也就是为何乾隆

  • 刘晔是什么人?被称为曹魏三朝元老的他有何才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晔,三国,风云人物

    刘晔在三国历史中的存在感并不高,但他却是曹魏集团中非常重要的“智库”成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晔,他可是曹操账下顶级谋士之一,其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很透彻,常常能一语说中要害。他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是当时曹魏的一个著名战略家。当然,郭嘉也是曹操账下重要的谋士,是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

  • 成语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 关于功亏一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先来说说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功亏一篑:(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语出]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

  • 长勺之战的背景是什么?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长勺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齐鲁长勺之战简介长勺(sháo)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

  •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