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东方宗教学体系初成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东方宗教学体系初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2/21 22:57:52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立,战争不断;南朝内部赋税、徭役、兵役的加重,官吏的贪污腐化,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得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南朝统治者为了消灭人民的反抗意识,进一步依靠宗教迷信作为麻醉人民的鸦片烟。佛教给人们虚构了一个来生的世界,宣称人死灵魂不灭,根据在生的善、恶,或入天堂极乐世界,或入地狱受各种痛苦;它要求人民放弃一切反抗,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难,而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来世”。这正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也从佛教教义中得到了安慰,只要信佛,并且做些“功德”,来世就可以继续享受富贵荣华。因此,他们极力提倡佛教,到处兴建佛寺,铸雕塑佛像。佛教在南朝很盛行。在南朝,仅在首都建康城(今南京市)就有480寺;全境的寺院成千上万,僧众以百万计。

佛教的神不灭唯心主义哲学思想,遭到了当时以神灭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的反对。其中最著名唯物主义代表是范缜(450——515年)。《梁书·范缜传》:缜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祖琢之,官至中书郎;父蒙,曾为奉朝请,早卒。缜少孤贫,弱冠,拜当时的名儒刘瓛为师。他卓越不群,勤奋好学,深受刘瓛赏识。“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由于“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朝廷所重,一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5岁就白了头。35岁始起家齐朝宁蛮主薄,累迁至尚书殿中郎。大概就在他入仕前后,愤世黑暗与佛教的欺骗,于是研究汉魏以来,特别是杨泉、何承天等人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唯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永明七年(489年),笃信佛教的竟陵王萧子良大宴宾客,范缜在座上发言反对佛教的神不灭与因果报应。子良问:“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答道:“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自有拂簾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范于粪溷之中。附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他的意思是:人们的富贵贫贱并不是前生注定或因果报应的结果,而是由不同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子良不能屈,然深怪之。”

为了进一步展开论战,范缜乃以问答形式,著《神灭论》,论述其理。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就是说,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的统一体,精神(灵魂)从属于身体,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又说,形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互为依存而不能分割的。

他又举例说:精神就像锋利,形体就像是刀刃。离开了锋利就无所谓刀刃,离开了刀刃就谈不上锋利。没有听说刀没有了而锋利还存在的,岂有形体亡了精神还在的道理?从而,他作出了形与神关系的正确论断。

形神关系问题,是当时哲学上的一个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范缜关于“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一元论体系,是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时论敌提出:木与人既都是质,但是“木之质无知也,人之质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有其一,人有其二邪?活人和死人都有形骸,岂不是死人与活人都有知?”也就是说精神可以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范缜解释说:人与木、生人与死人虽然都是质体,但是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觉是人生的属性,无知是木和死人的属性属,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论敌又提出:既然生人之形有知。那么,“死者之形骸,非生者之形骸邪?”如此,死人也应有知,有灵魂。范缜辩解说:“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有如“荣木变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即是说,由生人变死人,荣木变枯木,是一种质变,不能等同。“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也。又荣木不应变为枯木,以荣即枯,无所复变也,荣枯是一,何不先枯后荣?要先荣后枯,何也?”“生灭之体,要有其次故也。夫欻而生者必欻而灭,渐而生者必渐而灭。欻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有欻有渐,物之理也。”就是说,人由生到死,树由荣变枯,是自然一定变化的规律,生与死,荣与枯,两者既不同质,也不能反变和循环。这些有关物质的属性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解释,进一步发展了当时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在“知”(感性)与“虑”,(理性)认识上,论敌们问道:

“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神邪?”范答:“皆是神之分也。”又问:“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虑,手等亦应虑也?”范答:“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

即是说,认识分为知、虑两个阶段,手等只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他认为:“是非之虑,心器所主,”而“五脏各有所司,无有能虑者。”论敌们又问:“虑体无本”(即思维活动不必依赖一定的生理器官)。范答:“苟无本于我形,而可编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然也。”由此可见,他发展了认识论。只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他把人类思维的器官错误的以为是心。

范缜在《神灭论》最后指责“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由于迷信佛教,“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之故,“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馨于隋游,货殚于泥木。……惟此之故,其流莫已,其病无限。”

《南史·范缜传》载言:此论一出,朝野震动,肖子良急忙召集名僧和名士王琰等诂难之。但是,都无法难倒范缜。于是子良心生一计,以中书郎为诱饵,派王融去劝说范缜放弃神灭论,缜大笑道:“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这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

梁武帝是一个狂热的佛教徒,他对范缜的神灭论感到极度不安。取代萧齐后不久,即发动和组织对范缜的围剿。他在《敕答臣下神灭论》中,指责缜“违经背亲,言语可息。”

并对缜挑衅说:“欲谈无佛,应设宾主,标其宗旨,辩其短长。”

据《弘明集》记载:天监六年(507年),他亲自组织朝贵64人,先后写出75篇文章,围攻范缜的《神灭论》。其中有尚书令沈约的《形神论》、《神不灭论》,东宫舍人曹思文的《难〈神灭论〉》、《重难〈神灭论〉》等,光禄大夫萧琛的《难〈神灭论〉》等,这些文章都拿不出驳倒《神灭论》的有力论据;

而辅国将军韦睿等人的文章更出其右,他们只是按梁武帝的旨意,用“异端”、“外道”、“妨政”等大帽子去企图压服范缜,这当然也毫无用处,曹思文后来在上奏中也承认:“思文情识愚浅,无以折其锋锐。”梁武帝无奈,最后只得以范缜“灭圣”、“乖理”等钦定罪名,来结束这场辩论。

范缜的《神灭论》为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他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反对佛教的,因而对儒家经典中提到的鬼神观不敢公开反对;其次,他没有揭露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最后,他还把形体分为“圣人之神”和“凡人之神”。这些,都是受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结果。因此,他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标签: 宗教南朝神学神灭论

更多文章

  • 宋氏五姐妹叫什么?宋氏五姐妹有哪些成就(尚宫五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氏五姐妹,尚宫五宋

    尚宫五宋,中唐时期,宋若莘(《旧唐书》作宋若华)、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五姐妹的并称。这五姐妹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后人,自幼警慧多才,能诗善文。而以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宋若昭为其姐宋若莘的《女论语》作解而使之流传天下,宋若宪则著有传奇文《牛应贞传》。唐德宗元中(785~805),五姐

  • 唐朝有个宋氏五姐妹,文学成就惊人,前无古人(尚宫五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尚宫五宋

    提起宋氏三姐妹,那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这绝对是20世纪最耀眼的姐妹组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氏三姐妹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或许你想不到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曾经也有一组非常耀眼的姐妹组合,而且跟宋氏三姐妹同姓,那就是宋氏五姐妹。这五姐妹依次是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

  • 唐德宗与宋氏五姐妹的情缘如何?唐德宗的妃子(尚宫五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德宗,妃子,唐朝,尚宫五宋

    据《新唐书》记载,宋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宋若莘五姐妹的名声在唐贞元年间非常响亮,当时唐德宗李适把她们接入宫中,封为女官,大姐宋若莘更是拜为尚宫。宋若莘去世后,二姐宋若昭做了“外尚书”,掌管宫中典

  • 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过程如何 轮船招商局是如何运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历史沿革近代发展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李鸿章奏折,设立轮船招商局。1875年11月初发起组建保险招商局,是为中国人自办保险业之始。1875年招商局请上海英国工部局技术协助,架设从总局至虹口码头的电缆,这是中国人自己架设的第一条专用电话线。1876年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

  • 轮船招商局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大家对于轮船招商局的了解有多少呢?轮船招商局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家自办的民用轮运企业,也是第一个采行“官督商办”组织形式设立的民用企业。那在当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就和小编去了解一下吧!1872年6月,李鸿章上奏《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提出不仅要建造兵船,更应建造商船,设

  • 轮船招商局和招商银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招商银行会是由轮船招商局演变而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鸿章,清朝,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是一个十分引起别人不同争论的人物,我们国人有人评论因为他让我们丢失颜面,他是卖国贼;也有的人评论他是清朝大厦将倾的裱糊浆,是清朝当政者的替罪羊;而他在外国使者心中却有重要的地位。两次被英国人打败,农民运动兴起,外面的侵略者还想要从清朝政府手里得到一些利益,国内的百姓反抗也越来越激烈,朝廷的一些

  • 希腊神话中的神都是怎么来的?世界的起源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希腊神话,古希腊

    希腊神话和传说是以隐喻或象征的形式反映了古希腊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希望。意大利思想家维柯曾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希腊神话记录了人类为争取未来而洒落的汩汩泪水和琅琅笑声。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众神的诞生、神的谱系与更迭、人类的起源与

  • 希腊神话中十二星座是怎么来的?十二星座都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希腊神话,古希腊

    白羊座特寒里亚国王阿塔玛斯和王妃涅佩拉结婚,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国王却和特贝的公主伊诺娃有段婚外情,将涅佩拉王妃赶出宫,而立伊诺娃为新妃。当伊诺娃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乃决定要杀死前涅佩拉王妃所留下的唯一双胞胎,(哥哥是普里克思,妹妹是赫雷)。她收买占卜师向国王告状:若不将前王妃所生的孩子送给宙斯

  • 希腊神话: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希腊神话,古希腊

    希腊神话(希腊语:ελληνικ? μυθολογ?α、英语:Greek mythology),即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它在古希腊原住民长期口头相传并借鉴了流传到希腊的其他各国的神话的基础上形成

  • 揭秘:中宗反正的李怿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宗反正,朝鲜

    朝鲜中宗(韩语:/朝鲜中宗 JoseonJungjong;1488年三月十九-1544年十一月十四),名李怿(韩语:/李怿 YiYeok),字乐天(韩语:/乐天 Nakcheon),明朝赐谥号恭僖,庙号中宗,朝鲜加谥曰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