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牛卫: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

千牛卫: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3 0:53:03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在唐代,“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晚唐以后,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南衙十六卫”的衰败,“左右千牛卫”也逐渐变得徒有虚名,变成了虚衔的一部分。五代、、辽、金,皆是如此。

唐代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左右千牛卫是南衙卫兵。

南衙卫兵就是“十六卫”,是国家军队。

唐朝实行“府兵制”,在“南衙十六卫”中,除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不领府兵、只负责警卫外,前“十二卫”都遥领全国府兵。

北衙禁军由“北门屯营”逐渐发展为“北衙六军”等,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支就是“羽林军”。北衙禁军是皇帝私人军队,是“募兵”,由皇帝亲信指挥。

南北衙禁卫军共同卫戍皇宫和京师,并相互牵制。但盛唐之后,“南衙府兵”逐渐衰败,“北衙禁军”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唯一依靠。

千牛刀

庄子·养生主》说:﹝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是,有一种帝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名字就是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关于“千牛刀”出现的记载,较早可见于南朝刘宋。萧子显(萧道成孙子,约公元489至537年)《南齐书》:“玉夫(杨玉夫)与其党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于毡屋中取千牛刀杀苍梧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说的是一场著名的宫廷政变:南朝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七日半夜,杨玉夫和杨万年潜入仁寿殿,乘刘昱熟睡如泥时,用皇帝刘昱自己的千牛刀杀掉了皇帝。

千牛备身

北朝北魏的时候,出现了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御刀“千牛刀”,这种禁卫武官就是——“千牛备身”。

千牛卫

最初“千牛备身”出现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领这些武官。后来,北魏孝明帝中期出了“领左右”,很可能就统领着“千牛备身”。再往后,历朝历代统领“千牛备身”的机构名称不断变化,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称“左右千牛府”,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这样看来,“千牛卫”,正是因为它统领着禁卫武官“千牛备身”而得名。

标签: 千牛卫唐朝

更多文章

  • 士大夫在宋朝地位有多高?相当于自带免死金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士大夫,宋朝

    有一年,宋仁宗想把张贵妃的伯父升职,一升就是四级。照说,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王朝,皇帝想升谁贬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但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办。一、连升四级在宋朝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不符古制;二、张贵妃的伯父本事有限,难以服众。为了表示民主精神,仁宗就把这事儿拿到朝廷上去辩论,打算获得大臣们的支持。没有想到

  • 福建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长的闽越国,最后为何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闽越国,春秋战国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侵南越国,南越国向汉王朝求救,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基本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为解决闽越反复叛乱的问题,决定派兵攻击闽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秋,东越王余善得知楼船将军上书“请诛闽越”,便先发制人宣布反汉,建多个军事城堡据守军事要地,并率兵进攻白沙、武林和梅岭的汉军,

  • 历史揭秘:王宫壮丽、焕若神居的龟兹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龟兹古国,汉朝

    对于历史风沙下掩埋的西域,人们总是喜欢用神秘来概括。这种神秘感既是因为西域离中原地域遥远,也是因为从古至今西域的记载都十分模糊。一千五百多年前,在新疆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古国——龟兹,她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也是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她神秘地出现在了绿洲之中,又神秘地消失于荒漠上,这个人类文

  • 岳飞第一次北伐得口号是什么 里面存在有哪些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岳飞,岳飞第一次北伐

    说起岳飞,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作为当时宋朝首屈一指的“抗金英雄”,岳飞在对金人的数百场大小战役中未尝一败,连作为敌人的金人们都互相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不仅如此,岳飞还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此等千古豪言,如果不是一个爱国爱民之人,是绝对说不出来这种话的。但

  • 岳云到底有多强 在岳飞第一次北伐期间就看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宋朝,岳飞第一次北伐

    在全国各地的岳庙中,不仅塑有岳飞的像,同时还有岳飞的几个儿子–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的像。在民间传说中,岳家小将个个武艺高强,可谓虎父无犬子。在评书当中,岳飞身边还有包括牛皋在内的4个结拜兄弟,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岳家将。其实历史上的岳家将和传说中的并不完全一样,但是真实的岳家将却比传

  • 岳飞第一次北伐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 从哪一年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北伐,岳飞第一次北伐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岳飞矢志驱逐金兵,一雪靖康之耻,因而他一生四度北伐,历时六年,完成一代名将精忠报国的使命。他的第一次

  • 岳飞第二次北伐的结果如何 岳飞第二次北伐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岳飞,岳飞第二次北伐

    战争过程就在张浚作出军事部署不久后的二月中旬,韩世忠发动了攻势,但岳飞还在临安府觐见宋高宗,无法配合。韩世忠在淮阳军宿迁县(今江苏宿迁市)击败伪齐守军,围困了淮阳军城池。但六天后,伪齐援兵赶到,韩世忠被迫撤退。到了六月,因天气即将转凉,张浚决定放弃进攻计划,将战略重心转为“防秋”(防备秋高马肥时女真

  • 岳飞第二次北伐发生了哪些事情 为什么金兀术想放弃开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岳飞,岳飞第二次北伐

    金兀术在与岳飞对阵中,多次战败,被打的节节败退,甚至在岳飞第二次北伐的时候,金兀术想要放弃开封。如果不是宋金议和,很有可能岳飞拿下开封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的人死了却让更多的人好好活了,有的人活着却是害死了无数的好人。岳飞为什么被害——答案就是金国的主力精锐被岳飞干光了。我们先熟悉一

  • 岳飞第二次北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什么地方进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宋朝,岳飞第二次北伐

    公关1162年,宋孝宗继位,继位之后,这位孝宗皇帝为岳飞平反。也就是说,老赵家承认岳飞的功绩。宋孝宗在对岳飞孙岳霖的宣谕中对岳飞做出如下点评: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你们家家教好,打仗也厉害。张良韩信都不如你们家。你们家冤枉的这事儿,我

  • 从第一次北伐到岳飞第四次北伐 为什么最后会落到功败垂成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岳飞,岳飞第四次北伐

    北宋与辽国(契丹)多次争夺燕云十六州战略要地,可惜宋朝屡战屡败,岳飞就是在宋朝羸弱的时代中长大,从小就立志投军报效祖国,岳母还在岳飞投军之前在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甚至四次从军只为驱除胡虏。岳飞第一次投军没过多久父病逝回家守孝,第二次投军家族中老母生病回家照顾母亲,第三次也是靖康元年。当时宋朝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