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府兵制的结构特点:府兵的结构有着什么变化?(改革府兵制)

府兵制的结构特点:府兵的结构有着什么变化?(改革府兵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3/12/30 4:27:00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又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这种军民异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变。隋坚开皇十年(590)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这是个划时代的改变,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不变。

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后置),作为府一级的将领。武后垂拱时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时,府兵番上宿卫,分隶于中央的司卫、司武、武候三府。

隋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六个府各领军坊、乡团,统率府兵,继承周制。炀帝统治时,原先不领府兵的卫或府也都加领,这样领府兵的就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

唐代因袭隋制,只是改屯卫为威卫、候卫为金吾卫、别置领军卫、废御卫、也是十二卫分领府兵宿卫(见十六卫)。此外,自北周、隋以来,领府兵的还有侍卫东宫的率府,唐代为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称为东宫六率,但领府很少。

内府置中郎将,副为左右郎将,以下团﹑旅﹑队的设置略同外府。内府有亲﹑勋﹑翊的区分,兵士分别号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统领内府三卫兵的是:左右卫,统亲府一、勋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卫率,统亲、勋、翊府各一;其卫、率,各统翊府一。

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

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玄宗时改为六年),其服役期限为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玄宗时有缩减)。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

标签: 府兵制北魏官员改革府兵制

更多文章

  • 宇文泰为什么推行府兵制?什么是府兵制(改革府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宇文泰,府兵制,南北朝,改革府兵制

    宇文泰为什么推行府兵制?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兵民合一,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持军队战力。什么是府兵制?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谁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

  • 美国海豹六队简介 该部队的队徽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美国,海豹六队

    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United States 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缩写NSWDG,更常用DEVGRU的简称),又称为海豹第六分队。是美国海军1980年创建的一支特种部队,主要职责是海外反恐怖行动,包括解救人质,猎杀恐怖组织头目。美国官方

  • 三角洲部队和同门师弟海豹六队相比 谁才是美国特种部队的首把交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角洲,海豹六队

    三角洲部队和自己的同门师弟海豹六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正如海豹六队的退役队员马克·欧文在回忆录《艰难一日》中所说: “9·11之前, 三角洲和海豹六队更像是竞争对手, 我们就像一个街区里最出色的两个小孩, 总是争论着谁才是最棒的。但阿富汗战争开始后, 没有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竞争上, 一切争执都随风而去

  • 阿尔法小组的实战训练结果如何 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苏联,阿尔法小组

    实战训练初露锋芒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阿尔法小组”首次执行任务。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炸弹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出击,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小组”首次行动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任

  • 在世界公认的特种部队中阿尔法小组上榜 最后一个分布在全球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俄罗斯,阿尔法小组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番号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1作战分遣队,其主要任务是对付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虽然自成立至今这支部队尚无骄人的战绩,但它却是美国的一支反恐怖拳头力量。俄罗斯特种部队(即阿尔法小组)是在前苏联时期,根据克

  • 伊苏里亚王朝经历了几个国王?王朝历代帝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苏里亚王朝

    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717~802)。因其建立者利奥三世(717~741在位)来自小亚细亚南部的伊苏里亚,故名,一共传4个皇帝、1个女皇,合计5个君主,统治85年。利奥三世,叙利亚人,伟大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初为拜占廷将领,推翻狄奥多西三世,结束了自711年至717年拜占廷的无政府状态,登上皇

  • 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伊苏里亚王朝的建立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伊苏里亚王朝

    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717~802)。因其建立者利奥三世(717~741在位)来自小亚细亚南部的伊苏里亚,故名,一共传4个皇帝、1个女皇,合计5个君主,统治85年。8世纪初,拜占庭帝国经常受到阿拉伯人倭马亚王朝的威胁。716年,阿拉伯人进犯小亚细亚,围攻阿摩鲁姆,西进至柏加曼地区,被拜占庭小亚细亚督

  • 伊苏里亚王朝创立者利奥三世:力主拜占庭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利奥三世,拜占庭,改革,,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 (拜占庭)(伊苏里亚的)利奥三世 (希腊语:Λέων Γ ο Ίσαυρος,约675年—741年6月18日)是东罗马帝国皇帝(717年—741年在位)。他是伊苏里亚王朝的创立者。自从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之后,在这个具有无限扩张意识的政治宗教军事一体的政权攻击之下,曾经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

  • 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有何目的?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破坏圣像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破坏圣像运动,拜占廷帝国

    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出现了第

  • 解密:破坏圣像运动的具体过程及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破坏圣像运动,拜占廷帝国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年,利奥五世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