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牧长久手之战开战之初介绍 羽柴秀吉与德川家康是怎么部署的

小牧长久手之战开战之初介绍 羽柴秀吉与德川家康是怎么部署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67 更新时间:2024/2/21 9:06:22

前提军略

当时德川家康大本营设在三河冈崎城,

且手下全部兵力才35000左右(当时家康的势力范围为: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及信浓之一部分,总计约140万石。其官位为从三位,官职亦为参议),加上织田信雄兵力,总数约60000人,仅达羽柴秀吉总动员兵力的三分之一,处于劣势,如果采取分兵守势策略,且首尾无法兼顾,恐遭羽柴秀吉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于是德川家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采用策略是:取内线集中优势兵力以主动攻势为原则,且视时机而动,这对军事策略“攻击就是最好防御”下了最佳注解。

发展及原因

天正十二年(1584年)3月9日,织田信雄令伊势神户城主神户正武进攻龟山城,其城主关信盛得到羽柴秀吉军蒲生氏乡队的支援,而得以击退之。翌日,从近江国出兵将要到达美浓的羽柴秀吉,得到伊势地方已发生战争的消息后,立即派遣堀秀政队会合关信盛、泷川一益队攻击交通要冲──伊势峰城,不巧该城正在维修中,城主佐久间正胜(佐久间信盛之子)不得已,只得在城外抗战,结果大败逃回尾

3月16日,羽柴秀长队奉羽柴秀吉军令进攻松岛,守将泷川雄利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雄援军联合抵抗。翌日,羽柴秀吉再令九鬼嘉隆率领水军部队支援羽柴秀长,并截断德川家康、织田信雄联军的海上补给路线。3月29日,守将泷川雄利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雄援军因运补不继,粮食缺乏而不得不撤军,经由海路撤回尾张。

部署

天正十二年(1584年)3月14日,羽柴秀吉军先锋池田恒兴、森长可部队出其不意攻破织田信雄领内的犬山城并在距小牧山不远的羽黑(Haguro)布阵并意图进占小牧山。而德川军酒井忠次、奥平信昌、神原康政的5000名部队则于16日联手击退了森长可部队的进军。同年3月27日,羽柴秀吉主力到达,并大举进军至木川南岸,进驻犬山城。另一方面,德川家康亲率8000名兵力出清洲城,与其余7000名兵力会合后,急行军于3月28日抵达小牧山,自长岛赶来的织田信雄所率领的5000名织田军一起集结布阵。

地形与重要性

小牧山是孤立在尾张平原东北部的一座小山,标高虽仅海拔85米,但视野开阔毫无阻碍。可以目视125公里外的名古屋城。在它北方十公里处木曾川的重要渡口“犬山”,因此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可以阻挡来自美浓方面的攻击。

部署和军略

羽柴秀吉的12万5000名大军于4月5日布阵在乐田,与早已在小牧山严阵以待的德川军对阵。羽柴秀吉军远道而来,国境生疏、补给不易且长途行军师劳兵疲。如果冒然发动攻击,虽然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德川军勇敢善战,而且占有地理战略优势,两军交战未必一定取得胜利。所以羽柴秀吉决定在乐田布阵,观察敌情变化后再采取行动。另外,他还拉拢木曾义昌,以便骚扰德川家康,并用泷川一益,削弱织田信雄的力量。

更多文章

  • 小牧长久手之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小牧长久手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本,羽柴秀吉,德川家康,小牧长久手之战

    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羽柴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的一场大规模会战,泛指4月6日-4月10日之间的那场交战。其时耗费将近一年,虽以德川军胜利告终,但因羽柴秀吉外交策略奏效,导致德川家康失去此战的正当性,不得已之下向羽柴秀吉议和,此战才告结束。而此战之后,在丰臣秀吉心中亦埋下了对德川家康这位敌手的敬佩

  • 小牧长久手之战:小牧长久手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牧长久手之战

    小牧长久手之战历时长达一年多,提到小牧长久手之战经过首先要从战争的开始来讲,首先是因为秀吉安排在信雄身边的臣子被信雄发现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于是便将这些臣子都杀掉了,于是战争便就此开始了。小牧长久手之战中的秀吉军队刚开始是在伊势这个地方,信雄准备带兵攻打龟山城,可幸运的是城主得到了秀吉的部队的帮助,成

  • 后燕建立者慕容垂生平简介 慕容垂是怎么死的(慕容垂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慕容垂,皇帝,五胡十六国,慕容垂称王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时屡有战功,更加曾击退东晋桓温的北伐军。然而因为受到当政的慕容评排挤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坚的宠信。淝水之战

  • 后燕皇帝慕容垂:一生断送了三个帝国的悲情皇帝(慕容垂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慕容垂,皇帝,慕容垂称王

    论性格复杂,后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垂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惯战疆场的猛将,他的两次叛离,无一不对当时的中原格局造成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叛离前燕,让前燕与前秦势均力敌的对峙,变成了秦强燕弱的一边倒;第二次叛离前秦,让苻坚如断一臂,也让前秦迅速走向土崩瓦解的败境。第二次,实现了大燕复兴后的慕容垂,北伐拓跋魏,最

  • 慕容垂简介 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慕容垂生平(慕容垂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慕容垂,晋朝,后燕战神,慕容垂称王

    慕容垂(326-396),字道明(一字叔仁),燕文明王慕容皝第五子,兰淑仪所生,昌黎棘城鲜卑人。384年至396年在位,史称后燕成武帝。原名慕容霸,字道业,小字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期赐名垂夬[quē],以此来奚落他“坠马折齿”糗事;后慕容垂夬跟据谶文,省“夬”[guài]改为“垂”。慕容垂是晋十六国

  • 后秦武昭帝姚苌有多少个子女 姚苌的子女都是谁(姚苌举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姚苌,皇帝,五胡十六国,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

  • 后秦武昭帝姚苌有几个老婆 姚苌的老婆是谁(姚苌举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姚苌,皇帝,五胡十六国,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

  • 姚苌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生平(姚苌举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姚苌,晋朝,后秦君主,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年少时已聪慧明智,多有权略,豁达率性,并没有专注於德行和学业之上,而其众位兄长都认为他很特别。後来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经常

  • 日本战国时代武士:平手政秀的生平简介(稻生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平手政秀,日本,稻生之战

    平手政秀,(1492年-1553年),初名清秀,别名五郎左卫门。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主要仕于织田信秀和织田信长。官位是监物、中务丞。 尾张国织田家家臣。织田信秀之子织田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出生于明应元年(1492年),幼名为五郎左卫门,是平手家家督经秀(或称经英)的嫡子。元服时改名为平手清秀,之后

  • 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争:稻生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稻生之战,日本

    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张国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战前对于研究日本战国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文献《信长公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那古野城西面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