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波斯都督府 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最远设置的都督府

波斯都督府 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最远设置的都督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74 更新时间:2023/12/6 9:13:47

唐的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州、县两级。约略相当于州这一级的重要大城市另外设有极少数的府。唐实行“府兵制”,“军府”则是相当于县这一级的特属建制,早期设有称为“道”的十个监察区,长官叫做“黜陟大使”。后来“道”增加到十五个。“道”的权力日渐扩大,并有了行政化的趋势。后来,要地边地的军事领导“节度使”割据称雄,有相当大权利、甚至不服从朝廷的“藩镇”曾达到53个

唐在边疆的管理组织与内地略有不同。唐在四境共设有六个大都护府,“大都护”的基准级别与“节

度使”是平级的。大都护府的辖区内,行政级次一般为都督府、州、县。也有一些州直接归大都护管辖。都督一般是由当地归附唐的地方小国君主或部落酋长担任,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其权利必须经过“天可汗”即唐皇帝的认可。有的都督府是纯游牧地带,下面没有州县。

唐在中亚的主要管理机构,就是“安西大都护府”,下辖昆陵、蒙池都护府和22个都督府。

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有两次。

659年,设立了217个州县。

661年,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16国设立了8个都督府;76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这些单位均受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早期建制的主要地区:

塔什干:当时称为“石国”。658年已经设立了大宛都督府。

费尔干纳:当时称为“宁远”。658年设立循州都督府。

撒马尔罕:总称为“康”。631年设立康居都督府。

米国:在撒马尔罕南部。658年设立南谧州,任命刺史(唐朝的州长叫刺史)。

卡塔-库尔干:当时称为“国”。641年设立贵霜州,任命刺史。

乌拉-提尤加:在宁远西南四百里,当时称为东曹。唐高祖时已经归附。

沙赫里夏勃兹:当时成为“史国”,642年设立劫法州,任命刺史。 :

布哈拉:古代成为“安国”,设立安息州,任命刺史。

661年的区划设置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及今阿富汗境内。

经过这两次建制后,朝在中亚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包括:

鸟飞州都督府:主要在今瓦克汗走廊——就是阿东部与我国相连的那个地方。另管辖1个州,州治所在今萨尔哈德。

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达尔瓦兹地区。

天马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的卡非尼河盆地。下辖3个州。

悦班州都督府:治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迭脑。

高附州都督府:在今阿、塔边界一带。下辖2个州。汉朝时的高附指喀布尔,与唐朝的高附州都督府位置不同。

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的西南角。

姑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口。

月氏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下辖25个州。

大汗都督府:下辖15个州。

旅獒州都督府:在今土库曼与阿富汗之间的安德胡伊一带.

奇沙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干。

昆墟州都督府:在土库曼东南的木耳加河一带。

修鲜都督府:治所在今喀布尔。公元619年已唐表示归附。管辖10个州。

写凤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巴米扬。管辖5个州。

条支都督府:在阿富汗南部,管辖9个州。白有诗云:“洗兵条支海上波”,因此有人认为大唐军队可能曾越过阿富汗到达阿拉伯海边。

波斯都督府:不在伊朗,而是在今锡斯坦。阿拉伯哈里发东侵后,波斯不能抵挡,王子亲赴长安求援。唐朝册封定立三代波斯王室后裔为波斯都督,有的晋封为波斯国王,在今阿、巴、伊边境一带立国,但终于未能恢复萨珊王朝在波斯本土的王统。

以上是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的主要行政建制情况。唐在中亚地区的有效管辖长达一百多年。怛罗斯战役后,唐军失败,丢失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但唐在西域并未伤到元气。第二年,唐军再次从帕米尔高地收复阿富汗东南部和克什米尔西部。而这时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木悉林因功高震主遇刺身亡,其主将济雅德以违教规被杀,阿布的部起兵反对巴格达,黑衣大食的哈里发难以控制。唐朝本来可以继续西进,恢复原来的疆土,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了,唐军在中亚的主力内调,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影响财逐渐减小。

到如今,只能看着地图万千感慨:盛唐难再现!

更多文章

  • 杜弢之乱: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之乱,杜弢,西晋,杜弢起义

    永嘉六年(312年),晋荆州刺史王澄屡攻杜弢,均被起义军击败。晋琅琊王司马睿遣周顗接任荆州刺史。建平流民傅密等投奔杜弢。杜弢别将王真(一说王贡)袭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周颉狼狈失守。晋征讨都督王敦遣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诸军共同镇压杜弢起义军,王敦进屯豫章(今江西南昌)为诸军后援

  • 杜弢简介 西晋荆湘地区巴蜀起义军首领杜弢生平(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晋朝,起义军领袖,杜弢起义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举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后为醴陵令,流民共推为主,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降,杜弢部因败而互相猜忌,降晋者日增。后与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战。王真被陶侃说降,众军溃散,杜弢逃遁,死于途中。杜弢(?-315)西晋末

  • 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雄,皇帝,五胡十六国,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特,刘渊,西晋,,李雄称帝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李雄简介 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生平(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雄,晋朝,成汉皇帝,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

  •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

  • 元祐更化:新旧党派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大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的背景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

  • 萨非王朝有着怎样的行政制度?萨非王朝也是君权神授理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国王在萨非王朝,国王处于整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点。他的权力建立在三个不同的基础之上:首先是古老的波斯国王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国王拥有神授的神秘力量或权力或”国王的荣耀”。这一古老的、前伊斯兰时代的理论因为”神在大地的影子”这一概念而重放光芒。人们被要求无条件服从国王。统治者是由神直接指定的这一观念本身足以

  • 萨非王朝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王朝起源萨非王朝起源于一个于14世纪在阿塞拜疆非常昌盛的名为Safi的萨非教团,这个教团的创立者是萨非·丁(Safi Al-Din,1252年—1334年),这个教团就是以他命名的。萨非王朝起源于今属于伊朗的阿尔达比勒,至当代为止在该城里还保留有他的圣陵。由于蒙古人的西侵,在今伊朗西北和土耳其东部产

  • 萨非王朝: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伊朗萨非王朝(阿拉伯语:سلسلهٔ صفويان,英语: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又称萨法维王朝、沙法维王朝、波斯第三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1502年,伊斯玛仪在伊朗建立萨非王朝,伊斯玛仪自立为伊朗王,建都大不里士,为了巩固新的政权,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