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波斯都督府存在了没几年就被阿拉伯吞并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波斯都督府存在了没几年就被阿拉伯吞并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12 更新时间:2023/12/6 20:06:37

提到大唐对西域地区的控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西都护府。当时大唐在西域地区设置的都护府、都督府有二十个,康居都督府、大宛都督府、宁远都督府、鸟飞州都督府等等,而波斯都督府则是最远的一个。

据《旧唐书》记载,拉伯人在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入侵波斯萨珊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当时统治中国的大唐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于是唐朝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隶属安西大都护府。公元670年到674年,俾路斯来到唐朝首都长安,并被封为右武卫将军。

俾路斯是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斯埃三世的儿子。当时波斯帝国除了受到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打击,还在629年642年连续发生了两任皇帝遇刺事件,萨珊王朝因此在内忧外患中覆灭。王子俾路斯走投无路才率亲信们远逃长安避难。当时唐朝处于高宗时代,对波斯和阿拉伯帝国的情况都不大了解,但觉得这是一个控制中亚的难得机会,因此成立波斯都督府,利用俾路斯的萨珊帝国正统地位,帮助其复国,将波斯故地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

这个举动,其实就相当于说唐帝国获得军事通行权。其实对于弱者而言,受到强者庇护是对他们最大好处。对强者而言,唐的诉求是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和影响力。两个国家就结成了互助关系,威慑阿拉伯帝国,这就是双赢。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任命的都督还是波斯王子俾路斯,唐朝并未直接派军队抵抗阿拉伯的入侵,也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援助措施。其实在此之前,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德格尔德三世也曾数次向唐朝请求军事援助,但都被婉拒。

历史上记载唐朝和阿拉伯确实有过军事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怛罗斯之战,这场发生在751年的战斗,虽然以唐朝失败告终,但是并未影响唐朝在西域的统治,而波斯都督府成立的时候,大唐和阿拉伯人并没有发生直接的冲突。

唐朝设立波斯都督府,主要是利用王子俾路斯的正统地位,扩大唐朝的统治范围,然而由于距离太远,又处于阿拉伯人的统治中心。大唐在此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控制,波斯都督府存在了没几年就被阿拉伯吞并。当时由于对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没有构成影响,所以唐朝并未出兵干涉。

更多文章

  • 波斯都督府——中国历史上国土曾达到的最西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太宗,俾路斯,波斯都督府

    唐朝梦被视为世界五大“国家梦”,它们分别是:罗马梦、唐朝梦、英国梦、苏联梦、美国梦,这五大国家梦都已经成为现实,有的已经成为历史。中国现在也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国梦”。罗马时期,欧洲流行一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见罗马在当时欧洲的地位。而英国在鼎盛时期,是世界经

  • 波斯都督府 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最远设置的都督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都督府,怛罗斯战役,波斯都督府

    唐的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州、县两级。约略相当于州这一级的重要大城市另外设有极少数的府。唐实行“府兵制”,“军府”则是相当于县这一级的特属建制,早期设有称为“道”的十个监察区,长官叫做“黜陟大使”。后来“道”增加到十五个。“道”的权力日渐扩大,并有了行政化的趋势。后来,要地和边地的军事领导“节度使”割据

  • 杜弢之乱: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之乱,杜弢,西晋,杜弢起义

    永嘉六年(312年),晋荆州刺史王澄屡攻杜弢,均被起义军击败。晋琅琊王司马睿遣周顗接任荆州刺史。建平流民傅密等投奔杜弢。杜弢别将王真(一说王贡)袭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周颉狼狈失守。晋征讨都督王敦遣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诸军共同镇压杜弢起义军,王敦进屯豫章(今江西南昌)为诸军后援

  • 杜弢简介 西晋荆湘地区巴蜀起义军首领杜弢生平(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晋朝,起义军领袖,杜弢起义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举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后为醴陵令,流民共推为主,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降,杜弢部因败而互相猜忌,降晋者日增。后与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战。王真被陶侃说降,众军溃散,杜弢逃遁,死于途中。杜弢(?-315)西晋末

  • 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雄,皇帝,五胡十六国,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特,刘渊,西晋,,李雄称帝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李雄简介 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生平(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雄,晋朝,成汉皇帝,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

  •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

  • 元祐更化:新旧党派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大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的背景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

  • 萨非王朝有着怎样的行政制度?萨非王朝也是君权神授理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国王在萨非王朝,国王处于整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点。他的权力建立在三个不同的基础之上:首先是古老的波斯国王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国王拥有神授的神秘力量或权力或”国王的荣耀”。这一古老的、前伊斯兰时代的理论因为”神在大地的影子”这一概念而重放光芒。人们被要求无条件服从国王。统治者是由神直接指定的这一观念本身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