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处于西部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处于西部的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4/1/16 17:33:06

西罗马帝国(英语:Western Roman

Empire),是罗马帝国于286年被克里先分为两部分后把政权一分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罗马开始有东西两部分,处于西部的即分裂为西罗马帝国,而东部最后成为东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与东罗马帝国相同,均用罗马共时代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公元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国。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覆灭。

西罗马帝国皇帝之位断断续续的在3世纪到5世纪间存在,随着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丁大帝和“叛教者”尤利安(324~363年)迁都拜占廷后重新统一罗马,但是狄奥多西一世在395年过世后又把帝国分割分别给两个儿子,霍诺留斯继承西罗马,阿卡迪乌斯继承东罗马帝国,八十五年之后东罗马芝诺认识到西罗马消亡的事实,故在西罗马皇帝朱利乌斯·尼波斯被杀后册封东哥特人狄奥多里克为意大利国王。

随着奥多亚克于476年控制意大利全境后,历史学者爱德华·吉本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定于476年9月4日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克威迫退位之时,或定于公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后,由于罗马帝国的在欧洲历史上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一般也被划分为古代欧洲的终结,并进入了中古时代。

标签: 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更多文章

  • 欧洲的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拜占庭帝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西欧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研究欧洲文化的主要依据,在希腊文明湮灭后,罗马共和国崛起,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击败了迦太基成为了地中海的新霸主。之后罗马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一直延续到了公元1453年!

  • 大阪七将星之一:长宗我部盛亲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宗我部盛亲,日本,大阪七将星

    长宗我部盛亲(ちょうそがべ もりちか 罗马字:Chousogabe Morichika)是长宗我部元亲的四子。名字中的"盛"字取自秀吉家臣增田长盛。其身高也达180,在平均身高160的战国年代,可谓堂堂伟丈夫了,长兄信亲战死后,深受父亲的溺爱并继任了家督。在关原之战中,原本打算加入德川家康的东军,但

  • 大阪七将星是哪七个人?大阪七将星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阪七将星,日本

    1614-1615年间,德川方面发动冬之阵和夏之阵,旨在彻底消灭丰臣政权。大阪方面则招募各地的浪人入城助阵。在各地的浪人和丰臣固有的武士中,有七位文武双全的军略家,被后世称为"大坂七将星"。他们是:真田幸村、后藤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长宗我部盛亲、大野治房以及木村重成。真田幸村真田幸村(1567

  • 日本战国武将明石全登:大阪七将星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石全登,日本,大阪七将星

    明石全登(あかしてるずみ,1551——1618),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宇喜多家臣,明石景亲之子,主家内乱之后负责管理国政。关原之战中担任宇喜多军的先锋,后来进入大阪城,在大坂之战中率领天主教武士奋战,大阪七将星之一。天主教的洗礼名是基文尼·吉斯图(ジョパンニ?ジュスト)。宇喜多氏家臣,他是天主教徒

  • 揭秘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秦长城修筑于秦朝,距今已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了,千年岁月的风霜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痕迹,即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例外。那么,秦长城还在吗?据考证,秦长城至今还有能见到,只不过由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如今残存的秦长城已经不多了。长城由于某些原因,人们以为秦长城都是嬴政修建的,其实不然,第一段秦长城是秦昭王修建的

  • 明长城和秦长城的异同比较 秦长城现今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长城

    秦长城修筑于秦朝,距今已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了,千年岁月的风霜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痕迹,即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例外。那么,秦长城还在吗?据考证,秦长城至今还有能见到,只不过由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如今残存的秦长城已经不多了。秦长城遗址由于某些原因,人们以为秦长城都是嬴政修建的,其实不然,第一段秦长城是秦昭王

  • 盱眙之战以少胜多,臧质以3700人完胜拓跋焘十万军队(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盱眙之战,盱眙之战(南北朝)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卫国战争胜利之威,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宋文帝刘义隆不得不奉献请和。次年正月初二日,魏退师北还,途经盱眙,遂与守将臧质发生了一场攻防战役,是为盱眙之战。盱眙之战,臧质带领3700人对抗拓跋焘数十万军队,臧质完胜。《宋书》记载:虏

  •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拓跋焘,名将,,盱眙之战(南北朝)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盱眙之战(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星门事件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星门事件幕后的推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阴谋论,索马里海盗,星门事件

    事件经过网上关于“亚丁湾星门”的传言,其实已经传了两年多了。果壳网流言调查员发现:早在2008年12月,在一个著名的“阴谋论”网站上出现了一系列署名Sorcha Faal的文章,讨论亚丁湾的军事行动与UFO、圣经故事、美苏冷战等一些传统的阴谋论话题的联系。这些文章中已经出现了“星门”这个词。作者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