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诗词有什么特点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诗词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3/12/23 0:34:54

龚鼎孳是“江左三大家”之一,明清历史书籍中都有记载龚鼎孳生平简介,通过了解龚鼎孳生平简介得知,龚鼎孳生于公元1615年,卒于公元1673年,终年58岁。龚鼎孳是安徽合肥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安徽一带颇有名气的读书人。龚鼎孳聪慧灵敏,十二三岁时便能做八股文。明代崇祯年间,龚鼎孳因考取进士,而担任湖北蕲水县令一职。

龚鼎孳画像

后来因为龚鼎孳镇压张献忠起义立下了功劳,所以晋升为兵科给事中。龚鼎孳在兵科任职时,曾经弹劾过王应熊、吕大器等朝廷权臣,因此受到朝廷官员的尊敬。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龚鼎孳为了逃避杀戮,便携带妻子投井自杀。随后,龚鼎孳夫妇被李自成救起,随即投入李自成门下。明朝灭亡之后,世人曾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来形容龚鼎孳气节沦丧。

公元1644年,清朝睿亲王多尔衮入京,龚鼎孳前去迎接,清帝重用龚鼎孳,授予他吏科给事中,迁太常寺少卿等多个职务。顺治十一年,龚鼎孳因奏章过激而被贬官。公元1632年,龚鼎孳官复侍郎一职。后来,龚鼎孳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先后担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多个要职。龚鼎孳不但在政坛上活跃,而且还在文学领域颇有建树,《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等都是龚鼎孳的代表作品。公元1673年10月,龚鼎孳因病去世,终年58岁。

龚鼎孳诗词特点

龚鼎孳的诗词在清朝初年颇具盛名,因龚鼎孳在文学领域有不俗的造诣,因此时人将龚鼎孳、钱谦益、吴伟业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诗词特点非常鲜明,大多表现出了忧伤之感。《定山堂集》是龚鼎孳代表作品,诗人龚鼎孳以送别、赠友为题材,抒发了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思想感情。

龚鼎孳作品

除了对时事的感叹,龚鼎孳大部分诗词都表现出仕清的自责与悔恨。在龚鼎孳诗词作品中,“失路”一词用得最多,这也是龚鼎孳诗词特点之一。这里的失路涵盖多方面意思,一是说明朝灭亡后,本是明朝人的龚鼎孳失去了家园,二是说,龚鼎孳走错了人生道路,他不该在清朝廷为官。对古代文人来说,气节两字很重要,很多亡国文人因“一仆不侍二主”的思想而选择终身隐世。众所周知,明朝灭亡后,类似王夫之黄宗羲等文学家、思想家都选择归隐生活。此时,龚鼎孳如同“异类”般,出现在了世人眼中。

明朝遗士认为龚鼎孳卖主求荣,对他嗤之以鼻。而清朝官员认为龚鼎孳气节沦丧,对他非常不齿。在这种生活背景之下,龚鼎孳将愤懑之情全都写在了诗词作品中。所以纵观龚鼎孳诗词作品不难发现,龚鼎孳的诗词作品中既表现了内心忏悔,又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怀古、送别、怀人、赠答是龚鼎孳诗词又一特点,《老友阎古古重逢都下感赋》是龚鼎孳代表作品。

龚鼎孳的故事

龚鼎孳是安徽合肥人,如今在坊间还流传着龚鼎孳的故事。关于龚鼎孳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对对子”讲述的就是龚鼎孳童年时期的故事。龚鼎孳自幼聪慧灵敏,加上父亲对他的培养,因此小小年纪的龚鼎孳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神童。有一年,龚鼎孳的父亲送龚鼎孳参加考试,当时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有很多,朝廷官员为了有秩序的组织考生考试,便决定让考生按顺序进入考场。

龚鼎孳画像

由于龚鼎孳很年幼,为了不让人群冲散他,龚鼎孳的父亲便将龚鼎孳架在脖子上。轮到龚鼎孳进入考场时,主考大人一见龚鼎孳还架在父亲的脖子上,便面露鄙夷之色。随即,主考大人问明情况之后,便随口说了一联,考察一下龚鼎孳是否能对上。主考大人说:“小学生将父作马”,龚鼎孳听后,不假思索的对答道:“老大人望子成龙。”

主考大人见龚鼎孳对联很是工整,便决定再考考龚鼎孳。因为前来参加的考生有很多,龚鼎孳对完主考大人出的对联后,便好奇地东张西望。主考大人想到了《孟子》中“古之为市者”,于是主考大人以“以左右望”为上联,随即龚鼎孳以《中庸》中的“与天地参”来对答。主考大人听完龚鼎孳的下联后,十分感慨龚鼎孳的才华,便让他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如今,在安徽合肥一带,有关龚鼎孳“对对子”的故事仍在坊间口口相传。

更多文章

  • 江左三大家龚鼎孳:爱国忧思且文学造诣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龚鼎孳,江左,江左三大家

    龚鼎孳是“江左三大家”之一,明清历史书籍中都有记载龚鼎孳生平简介,通过了解龚鼎孳生平简介得知,龚鼎孳生于公元1615年,卒于公元1673年,终年58岁。龚鼎孳是安徽合肥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安徽一带颇有名气的读书人。龚鼎孳聪慧灵敏,十二三岁时便能做八股文。明代崇祯年间,龚鼎孳因考取进士,而担任湖北蕲水县

  • 长子西征有纪录吗 长子西征历史记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朝,拔都,张柔,长子西征

    《元史》本纪第二太宗七年乙未春,城和林,作万安宫。遣诸王拔都及皇子贵由、皇侄蒙哥征西域,皇子阔端征秦、巩,皇子曲出及胡土虎伐宋,唐古征高丽。九年丁酉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蒙哥征钦察部,破之,擒其酋八赤蛮。十一年己亥春,复猎于揭揭察哈之泽。皇子阔端军至自西川。秋七月,游显自宋逃归。以山东诸路灾,免其税

  • 长子西征的背景是什么?是在什么形势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子西征,元朝,蒙古

    窝阔台即位前的形势1222 年春,速不台、哲别率领蒙古军进入阿速(又称阿兰,高加索北麓的伊朗语族部落)、钦察(突厥语部落,分布在里海至黑海之北,东罗马人称之为库蛮,俄罗斯人称之为波罗维赤)之境,先后将阿速、钦察诸部各个击破,遂驻冬于钦察之地。1223 年五月,蒙古军与斡罗思、钦察联军会战于阿里吉河(

  • 蒙古帝国“长子西征”:拔都率蒙古铁骑横扫东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拖雷,蒙古,西征,,长子西征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攻灭西夏的最后时刻病逝,暂由拖雷监国。1229年,拖雷在蒙古首都和林召开忽里台大会,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奉窝阔台为蒙古大汗。窝阔台即位后,立即发动对金国的战争。1234年正月,蒙古与南宋联兵灭金,蒙宋以陈,蔡为界共分河南中原之地。成吉思汗西征军还师后,摩柯末的第三子嘉泰

  • 波斯都督府存在了没几年就被阿拉伯吞并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都督府,阿拉伯帝国,波斯都督府

    提到大唐对西域地区的控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西都护府。当时大唐在西域地区设置的都护府、都督府有二十余个,康居都督府、大宛都督府、宁远都督府、鸟飞州都督府等等,而波斯都督府则是最远的一个。据《旧唐书》记载,阿拉伯人在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入侵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大唐要

  • 波斯都督府——中国历史上国土曾达到的最西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太宗,俾路斯,波斯都督府

    唐朝梦被视为世界五大“国家梦”,它们分别是:罗马梦、唐朝梦、英国梦、苏联梦、美国梦,这五大国家梦都已经成为现实,有的已经成为历史。中国现在也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国梦”。罗马时期,欧洲流行一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见罗马在当时欧洲的地位。而英国在鼎盛时期,是世界经

  • 波斯都督府 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最远设置的都督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都督府,怛罗斯战役,波斯都督府

    唐的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州、县两级。约略相当于州这一级的重要大城市另外设有极少数的府。唐实行“府兵制”,“军府”则是相当于县这一级的特属建制,早期设有称为“道”的十个监察区,长官叫做“黜陟大使”。后来“道”增加到十五个。“道”的权力日渐扩大,并有了行政化的趋势。后来,要地和边地的军事领导“节度使”割据

  • 杜弢之乱: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之乱,杜弢,西晋,杜弢起义

    永嘉六年(312年),晋荆州刺史王澄屡攻杜弢,均被起义军击败。晋琅琊王司马睿遣周顗接任荆州刺史。建平流民傅密等投奔杜弢。杜弢别将王真(一说王贡)袭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周颉狼狈失守。晋征讨都督王敦遣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诸军共同镇压杜弢起义军,王敦进屯豫章(今江西南昌)为诸军后援

  • 杜弢简介 西晋荆湘地区巴蜀起义军首领杜弢生平(杜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弢,晋朝,起义军领袖,杜弢起义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举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后为醴陵令,流民共推为主,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降,杜弢部因败而互相猜忌,降晋者日增。后与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战。王真被陶侃说降,众军溃散,杜弢逃遁,死于途中。杜弢(?-315)西晋末

  • 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雄,皇帝,五胡十六国,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