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斯科大公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莫斯科大公国的存在时间

莫斯科大公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莫斯科大公国的存在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60 更新时间:2024/1/22 3:04:06

莫斯科公国(英语:Grand Duchy of

Moscow;1283年-1547年),一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是斯拉夫人世代生活的家园,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

从14世纪初起,该公国陆续合并四周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兴起于亚洲草原北部的钦察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

13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大帐汗国独立出来,到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后亦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直到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后,改称沙皇俄国。1721年,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尼斯塔特约》签订,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此后成为俄罗斯帝国。

早期历史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流动的民族,索洛维约夫称之为具有"液态因素"。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这块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基辅罗斯

古罗斯国家形成于公元9世纪末的欧洲东部内陆平原和森林地带。

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哥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

伊戈尔(912~945);

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

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3);

弗拉基米尔一世(978~1015在位)。

公元862~公元1132,是从专制统治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金帐汗国

1237年,兴起于亚洲东北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国大军入侵欧洲东北部地区东北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建立金帐汗国。

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

伊凡二世(1341~1359在位)。

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队,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

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瓦西里二世(1425~1462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

极盛时期

莫斯科公国是十四至十五世纪东北罗斯的封建国家,首都莫斯科,故名。

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绰号长手)在位时(1125-1157),建莫斯科城(1147年)。

十三世纪上半叶,由弗拉基米尔公国分封为莫斯科大公国,十三世纪末割据独立。

十四世纪初,国事日强,陆续合并周围公国。

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钱袋)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依靠金钱、蒙古人和教会的支持,击败劲敌特维尔大公国,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领导罗斯诸侯。

到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9-1389)在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而这时金帐汗国却日益削弱了。德米特里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先后击退立陶宛和蒙古人的入侵,取得顿斯科伊的称号。

但不久脱脱迷失再次突袭莫斯科,被迫再次纳贡。

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广大地域的统一集权化的行政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1497 年颁布了推行于全罗斯的法典,在各地和各城市任命了大公的地方长官。

从此,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它只是东北罗斯许多公国的一个,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莫斯科大公权力的性质也改变了,过去只是"几个平等王公中的最有权势的一个",他成了整个俄罗斯唯一的君主,其他王公都为他来服务、成为他的臣民。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俄罗斯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政治统治方式,但此时的俄罗斯尚处于封建制阶段,未形成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

折叠编辑本段专制政权俄罗斯之所以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罗斯东正教会作为一个统一组织,即使在封建分裂时期都一直是罗斯共同体思想的体现者,因而也是俄罗斯国家统一的坚决拥护者。从1328年起罗斯主教驻莫斯科,并且成为传统。这样,罗斯东正教会就成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心理和精神支柱。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是金帐汗国对罗斯长期实行野蛮统治的反作用。为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俄罗斯需要集中全部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俄罗斯民族要形成高度的向心力、凝聚力。

另一方面,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莫斯科大公也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专制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到伊凡四世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设开始起步,俄罗斯国家开始走向了中央集权。

标签: 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

更多文章

  • 广宁之战大明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战略 为什么无法完美地解决辽东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后金,努尔哈赤,王化贞,广宁之战

    小编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明朝后期与当时的后金之间爆发的广宁之战,这一战中大明朝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战略,也有着不同的结果,是胜是败,是输是赢,皆在选择的一念之间。一切的源头都要追随到大明王朝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历1616年,努尔哈赤借十三幅兵甲起兵,在赫图阿拉称大汗,建立女真人的帝国大金,在历史上称为后

  • 熊廷弼在广宁之战犯下了什么致命错误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熊廷弼,明朝,王化贞,山海关,广宁之战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明朝重新起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然而,仅仅半年之后,明军在广宁之战中惨败,辽西重镇广宁失陷。熊廷弼率军民放弃剩余城池,退入山海关。后来,朝廷问罪,熊廷弼被斩首后传首九边。熊廷弼的悲剧里有朝廷党争的背景,但是其本人在广宁之战中也犯下了致命错误,才授政敌以口实,落得了这个

  • 广宁之战中王化贞为什么会失败 王化贞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毛文龙,王化贞,明朝,努尔哈赤,广宁之战

    熊廷弼在牵制后金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他的策略就是以守为攻,并联合朝鲜,使后金在一年以内不敢轻进。那就是这么一位忠贞之将,没有战死沙场,却在天元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五日行刑在京师西师的刑场上。熊廷弼是辽东战场的主力干将,在抗击后金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死在明朝廷的法场呢?说道熊廷弼的死,必

  • 嘉定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定和议,宋朝,金国

    嘉定和议,是说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专权,定理学为伪学,受到当时不少士大夫的攻击。1206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

  • 宋金战争的恩怨情仇: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金战争,宋朝,战争,历史,嘉定和议

    宋金战争刚开始金人开始突然发动进攻,一直侵蚀宋朝的领土,而宋朝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直到派出大将岳飞接连收复了几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变,但后来因为统治者个人原因贻误战机,后来两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宋朝再也无力抵抗敌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赶到江南地区这场战争才停止。宋金战争过程的后半段主要包括金人对战争的

  • 宋宁宗嘉定和议是怎么回事?嘉定和议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宁宗,宋朝,嘉定和议

    接着,又是兵败之后的谈判。而对南宋来说,战败以后的和谈是气短的。作为胜利者,金朝自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除了提出割地赔款之外,还要求将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谋缚送金国。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礼部侍郎史弥远和杨皇后是主要的代表。杨皇后因当年韩侂胄在宋宁宗选皇后的问题上不倾向于她而怀恨在心,

  • 刘渊起兵建立了哪个政权?刘渊是匈奴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渊,匈奴,刘渊起兵

    为了避免匈奴五部叛乱,晋武帝时,匈奴五部颇具声望的刘氏嫡子刘渊被诏往洛阳作为人质。刘渊到了洛阳后,被汉臣赞赏他的才华和武艺。晋武帝爱才,想任用刘渊平定凉州之乱,被身边的人劝阻。有臣子担心刘渊以后造反,劝晋武帝除掉刘渊以绝后患,晋武帝没有采纳。刘父去世后,刘渊接任父位。刘渊在位尽心尽职,治理有方,惩恶

  •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有多少个儿子 刘渊的儿子都是谁(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渊,皇帝,五胡十六国,刘渊起兵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特,刘渊,西晋,,刘渊起兵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刘渊,后汉,刘渊起兵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