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丕平献土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丕平献土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4/1/23 6:23:11

公元四世纪,西罗马帝国发生严重的奴隶制危机,国内奴隶、隶农、农民起义不断 。 国外蛮族的入侵,使西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最终在476

年奥多亚塞控制意大利全境后,西罗马帝国灭亡 ,教皇成为罗马城的一般主教。欧洲进入了中古时代 。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在七世纪之前也曾是帝国的国土。

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上半叶,在亚平宁半岛上存在东罗马帝国、伦巴德国的和教皇三种势力。

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拉纳总督区,直接威胁教皇统治的罗马公国。此时,教皇名义上的保护者东罗马帝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东方,且远离罗马,无力为教皇提供保护。于是,教皇便不得不寻求支持力量,他转了当时比较强大的法兰克王国,要求与法兰克王国结成政治和宗教联盟。宫相丕平、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独裁者就成为罗马教皇争取的对象。

丕平通过地区主教向罗马教皇扎卡利亚斯捎去了口信:“法兰克国王虽属王族和称王,可除在公文上签名外实际没有任权力。换言之,他们无权,只会照宫相的吩咐办事。”教皇为换取法兰克的支持,表示“谁为法兰克操劳,谁就是它的主人”。

751年,丕平在苏瓦松举行王国大会,教会为其涂抹圣油,赐王权,而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任王希德里克则被剃掉头发,关进了修道院,“矮子丕平”开创的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取而代之。

标签: 丕平献土罗马

更多文章

  • 教皇权和教皇国的起源:天主教加强了教皇的统治(丕平献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主教,教皇,丕平献土

    教皇权和教皇国的起源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变化脱不了关系,可以说社会的动荡是它的起源之一。教皇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父亲。四世纪时基督教的所有主教都获得这一称号,而从五世纪起才为罗马主教所专有。罗马帝国迁都于君士坦丁堡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了保卫罗马城以防御“蛮族”的侵掠,这一切都有助于罗马主教(即教皇

  • 塔兰托战役:改变海战模式,航母时代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塔兰托袭击战

    二战著名的塔兰托袭击战是二战期间的一次有重要影响的战役,是改变现代海战模式的一次战役。经此战役,意大利海军遭受巨大重创,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这对英国的海上运输船队减轻了不少压力。此战,英军出动了21架战斗机(投入攻击的战斗机实为20架),在短短六十五分钟时间里,击沉战列舰1艘,击伤战列舰

  • 英国突袭塔兰托:摧毁意大利海军主力(塔兰托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

    众所周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以六艘舰队航母为主力,用损失29架飞机的微小代价干净利落地击沉了美军四艘主力战列舰,并重创了另外四艘战列舰,可以说让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元气大伤,这直接导致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美军在太平洋上都没有可以使用的主力舰,日本人也因此能够席卷东

  • 塔兰托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塔兰托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

    塔兰托袭击战的发源是是二战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1940年英国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对驻泊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的突袭,使意大利舰队蒙受重大损失。顾名为塔兰托袭击战。战役准备塔兰托(Taranto)位于意大利靴形半岛的后跟,是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英国海军要打击意大利舰队的有生力量,坎宁安上将决定利用舰载航空兵,

  • 卡诺莎之辱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卡诺莎之辱.神圣罗马帝国

    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平息以鲁道夫为首的诸侯反对派,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格列高利七世认识到情况有变,于1080年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破门律),开除其教籍。亨利亦再度宣布废黜教皇,并任命一名敌对教皇克莱芒三世,随即率大军挥戈南下进军罗马(1084年)

  • 卡诺莎之辱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卡诺莎之辱.神圣罗马帝国

    事态进一步恶化,格列高利准备北上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诸侯会面,途径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城堡主人是托斯卡纳家族的玛蒂尔达女伯爵)。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被迫妥协。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高贵的国王身份,于1077年1月,决定冒着严寒前往卡诺莎觐见教皇,恳求他撤回开出教籍的敕令。与他随行的还

  • 卡诺莎之辱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卡诺莎之辱.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宗教人员的授权长期掌握在世俗君主手中。世俗君主利用教职的任命权,鬻卖神职, 将其封给忠诚的下属和家族成员,或者用各种手段把辖下的教区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君主的领内出现大量具备一定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教区和修道院,它们逐渐形成重要的政治势力。这些现象导致罗马教廷的财产流失,道德

  • 播州之役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播州之役,明朝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场平叛,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南宋末年,蒙古军由云南挥师东进,直逼播州(今日遵义)。土官杨文动员军民伐木通道,在龙岩山修建营垒、关隘、城楼,储备粮草和军需,以求自保。宋亡后,杨氏又先后归附元、明王朝。在嘉靖之前,隶属四川的播州宣慰司一直与明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明万历二十六年(

  • 揭秘:播州之役拖垮了明朝?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播州之役,明朝

    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祖先在唐末的时候,就打败了南召时期的统治者,从而在这块地区割据统治,历经宋元两朝,基本上在当地形成了一股很牢靠的实力,不用想你也能知道,一个家族能在当地维持四百多年的统治,其实力也是相当牛了。可以说杨应龙一家既是强龙也是地头蛇,相当霸气。到了大明的建立,即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

  • “播州之役”一个传承700多年的望族被灭,过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播州之役,明朝

    在明朝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被称为万历三大征。即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播州之役是三大征中最后一场,开始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