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日争夺瓜岛:600多名日军死在山上,埃德森岭被称为“血腥岭”(埃德森岭战役)

美日争夺瓜岛:600多名日军死在山上,埃德森岭被称为“血腥岭”(埃德森岭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1/23 20:55:23

二战中,争夺平洋岛屿的战斗异激烈,在美国日本之间展开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战役,可谓是一场起到扭转战局作用的岛屿攻防战。

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盟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了对日本的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些胜利为盟军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要利用太平洋的岛屿争取战略动权,瓜岛便成了盟军部队的首选目标。

为什么选择瓜岛?因为它的作战半径大,而且它起的机场还可以控制当时南太平洋重要的俾斯麦海。

但此时的瓜岛却在日军手里,军飞机对岛上日军进行了狂轰滥炸。

30分钟的枪战,歼灭了31名日军,但美军也付出了3名士兵死亡的代价,这也美军发出了警告:附近有日军集结,大战即将爆发。

登陆之后,一木清直就率领500人冒失地发起进攻,他们打算偷偷穿过丛林,跑 到亨德森机场周围歼灭美军,但在依鲁河边附近的沙洲遭遇了美军埋伏。

遭到突然伏击的日军在一阵惊慌失措后重整队伍,对美军发起了猛攻。11个时后,战事结束。34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倒下。而日军916名士兵中777人在依鲁河战死,死伤惨重!

“血腥岭”

依鲁河之战结束后,日军又增加了4000名士兵,秘密前往瓜岛。目标仍是亨德森机场。

美军和日本的拉锯战已经在埃德森山岭上持续了24小时!

日军留下了600多具散布在山坡上的尸体后撤退,而31名美军海军陆战队队员也在这个山岭上丢了性命。埃德森山岭,后来也因此被称为“血腥岭”。

一个月后,日本又派出4000多名日军增援瓜岛。为了延缓日军扑过来的速度,美军架设了钢丝

10月25日,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一队日军,正向中士巴士隆的小队推进。他们并没有发现前方的美军,误入了包围圈,进入了美军的“口袋”。

瓜岛上的战事持续至1943年2月,最后日军被赶离该岛。连续7个月的激烈战斗,美军伤亡近6000人,日军损失2~5万人。

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胜利,成为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吹响了同盟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一连串胜利的号

更多文章

  • 瓜岛战役的一部分:埃德森岭战役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埃德森岭战役,美国,日本

    第一大队在凌晨发起了进攻,尝试从埃德森岭的北侧夺取 123 高地,但是美军的火力导致日军这个大队损失了 100 人以上。由于损失过大,第一大队被迫撤退,吃饱了饭并不能挡子弹啊。另外,第二大队的两个中队和第三大队的一个中队,尝试从埃德森岭的东侧直冲亨德森机场。黎明到来前,这些部队几乎已经看到了亨德森机

  • 埃德森岭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埃德森岭战役的详细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埃德森岭战役,美国,日本

    埃德森岭战役属于太平洋战争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一部分。美军在此场战役中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为取得瓜岛战役的最终胜利作了必要的铺垫。1941年9月7日,川口清健发表他的攻击计划,"击溃和歼灭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机场附近的敌人。"川口的攻击计划,要求他的部队,分成3组,迫近伦加周边内陆,最终实施1次夜间突

  • 瓜岛战役:美军以少打多 日军过于自信犯兵家大忌(埃德森岭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一木清直,瓜岛战役,埃德森岭战役

    1942年6月底,日军派遣大批工兵部队在瓜岛修建机场,扩建军事设施,将先前由海上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改为以陆路进攻为主,海路进攻为辅,并组建第8舰队。第8舰队拥有重型和轻型巡洋舰7艘以及数艘驱逐舰和潜艇,但日军在瓜岛仅有海军警备部队240人和施工部队2700人。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打算派一支部

  • 丕平献土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丕平献土,罗马

    伦巴第王国的阿斯托夫(国王的兄弟)在753年发兵南下,侵袭意大利各地区。罗马和罗马教皇不堪其扰,向东罗马皇帝求援。但东罗马帝国皇帝对此没什么反应。于是,新上任的教皇史蒂芬二世亲自北上,来到伦巴第都城帕维亚,试图劝说阿斯托夫能够友善对待上帝的人间代理机构,遭到阿斯托夫的回绝。教皇求援753年冬,教皇司

  • 丕平献土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丕平献土,罗马

    公元四世纪,西罗马帝国发生严重的奴隶制危机,国内奴隶、隶农、农民起义不断 。 国外蛮族的入侵,使西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最终在476 年奥多亚塞控制意大利全境后,西罗马帝国灭亡 ,教皇成为罗马城的一般主教。欧洲进入了中古时代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

  • 教皇权和教皇国的起源:天主教加强了教皇的统治(丕平献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主教,教皇,丕平献土

    教皇权和教皇国的起源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变化脱不了关系,可以说社会的动荡是它的起源之一。教皇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父亲。四世纪时基督教的所有主教都获得这一称号,而从五世纪起才为罗马主教所专有。罗马帝国迁都于君士坦丁堡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了保卫罗马城以防御“蛮族”的侵掠,这一切都有助于罗马主教(即教皇

  • 塔兰托战役:改变海战模式,航母时代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塔兰托袭击战

    二战著名的塔兰托袭击战是二战期间的一次有重要影响的战役,是改变现代海战模式的一次战役。经此战役,意大利海军遭受巨大重创,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这对英国的海上运输船队减轻了不少压力。此战,英军出动了21架战斗机(投入攻击的战斗机实为20架),在短短六十五分钟时间里,击沉战列舰1艘,击伤战列舰

  • 英国突袭塔兰托:摧毁意大利海军主力(塔兰托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

    众所周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以六艘舰队航母为主力,用损失29架飞机的微小代价干净利落地击沉了美军四艘主力战列舰,并重创了另外四艘战列舰,可以说让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元气大伤,这直接导致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美军在太平洋上都没有可以使用的主力舰,日本人也因此能够席卷东

  • 塔兰托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塔兰托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塔兰托战役,英国,意大利

    塔兰托袭击战的发源是是二战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1940年英国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对驻泊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的突袭,使意大利舰队蒙受重大损失。顾名为塔兰托袭击战。战役准备塔兰托(Taranto)位于意大利靴形半岛的后跟,是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英国海军要打击意大利舰队的有生力量,坎宁安上将决定利用舰载航空兵,

  • 卡诺莎之辱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卡诺莎之辱.神圣罗马帝国

    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平息以鲁道夫为首的诸侯反对派,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格列高利七世认识到情况有变,于1080年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破门律),开除其教籍。亨利亦再度宣布废黜教皇,并任命一名敌对教皇克莱芒三世,随即率大军挥戈南下进军罗马(10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