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军方阵简介 方阵的装备和作战方式是什么样的

秦军方阵简介 方阵的装备和作战方式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8:37

秦军方阵是指秦军拥有一种步兵方阵,手持7米长矛,将它端平,靠它很长的优势刺伤敌兵。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达10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秦人在作战时,在没有短兵相接的时候,就通过秦弩重创敌人的主力,是秦国集权管控强力军事制度的集中体现,方阵中弩、步、车、骑的规则分布,让人联想到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图。根据地形地势,敌我方力量优势对比,方阵的统帅摆阵布兵,时而严阵以待,时而机动灵活地调整着阵法的变换,以最有效的方式调集着内部组织资源。

简介

秦军拥有一种步兵方阵,手持7米长矛,将它端平,靠它很长的优势刺伤敌兵。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达15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秦人在作战时,在没有短兵相接的时候,就通过秦弩重创敌人的主力。

装备

1974年,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一条6.3m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整个长矛接近7m。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m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拥有7.2m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也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戟(jǐ )和铍(pī )。戟的长度在2.8m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人才华是最关键的。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约在3.5m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根据猜测,秦军的步兵方阵中,长矛手起到拒敌的作用,利用长度优势杀伤敌人,抵抗战车——当时主要的突击部队;铍手在长矛手身后,当长矛手的阵型被打乱的时候,以较小的突击阵型,利用极强的突刺能力将突入的敌人推出去;戟手则是在方阵陷入混战时,以单兵为单位加入战斗,肃清阵内之敌。

作战方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像: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标签: 秦朝方阵秦军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成吉思汗子孙的最后一个汗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吉思汗,宋朝,野史秘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元朝的历史非常短暂,不过百年。其实,元朝只不过是成吉思汗子孙的一个汗国。那么,成吉思汗子孙的汗国,最后一个啥时灭亡的?到清朝了,那时乾隆都72岁了!很多人说成吉思汗是播种机,将蒙古的血性传遍了世界各地。直至今日,还有人说英国皇室还有成吉思汗的血统。事实真就是这样,蒙古人在征服的道路

  • 元定宗贵由:元太宗窝阔台的长子,他是如何登上汗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贵由,史称“贵由汗”,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生母是乃马真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贵由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转入拖

  • 按照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多少个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

  • 蜀魏的最后一战经过如何?邓艾为何会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邓艾,战史风云

    蜀军攻魏旷日持久的战争断断续续达30年,给蜀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力和物力损耗。不谈别的,光军粮一项开支就大得惊人。有研究者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例: 蜀兵有10万,按每人每日口粮5升计算,日耗粮5000石,一个月内,要耗粮15万石。如运粮者每人背负两石,那么供应10万军队一个月的粮食就需要7.5万人去

  • 战国时期秦灭赵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灭赵之战,历史解密

    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

  • 历史上有名的三位皇帝的奶娘,她们都干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封建社会,也出现了几百位皇帝。但在古代皇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多数的皇子多是由奶娘带大的。其实他们都有亲生母亲,为什么要由奶娘带呢?第一,是为了疏远皇子与亲生母亲的关系。皇帝为了稳定朝局,娶了很多妃子都是大臣的女儿,皇家为了不让皇子参与到母亲家族的势力,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第二

  • 陈平成为刘邦的谋士后,在楚汉之争中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陈平, 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平喜读书,有大志,才华横溢。他原是项羽的谋士,却不得重用。他在鸿门宴中遇见刘邦,认为刘邦必成大器。此后他用声东击西之计将刘邦救出咸阳。他投奔刘邦后,谋划“六出奇计”为刘邦

  • 安禄山为何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向长安发动安史之乱?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

  • 清朝最惨的四次败仗 每场都十分的奇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败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说到清朝末年,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愿意回忆起这段悲惨的历史,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最屈辱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之内不管是清朝还是后来的中华民国,都是饱受列强的欺负,签订了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积累两千年的威严,在短短的一百年之内,不仅威望全无,而且自

  • 先秦时期诸侯国:越国的建立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越国,春秋,历史解密

    越国(公元前2032年 -公元前222年 ),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