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倘若司马氏没有取代曹魏,那么中国还会出现“五胡乱华”吗(司马氏专权)

倘若司马氏没有取代曹魏,那么中国还会出现“五胡乱华”吗(司马氏专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3/12/6 5:59:25

大汉过后,三国鼎立,而后西晋灭三国,一统天下,国家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份安宁过后,却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此时的国家陷入了不断的战争之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许多人不由得发出感慨,倘若司马昭没有取代曹氏,中国还会不会经历五胡乱华呢?

《三国演义》之中,有一句经典语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的发展不断地印证了这句话。从这里我们不难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国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一统之后,谁也无法阻止他的分崩离析,所有的区别仅限于乱世的时间以及混乱程度。

再来看下司马昭与曹氏的恩怨。两汉之后,魏蜀吴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而其中又以魏国最为强盛。随着曹操的去世,曹丕建立了魏国,并将曹魏实力发展到了顶峰之势,此后魏明帝昏庸无能,不仅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还托孤失当,使得朝廷动荡,皇权旁落,而司马家族正是在这时候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随着曹爽集团的失势,司马懿把控了朝政,此后权利转移给了司马师,最后到了司马昭身上,而曹魏皇帝,此时已然相当于傀儡。

司马昭虽然并未称帝,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治国之才,在他的努力下,不仅将统一了三国,更是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改革,使得国家逐渐平稳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原本欣欣向荣的局面,却随着晋惠帝的登基而土崩瓦解,作为西晋的第二任皇帝,却为人痴呆不任事,导致大权旁落,于八王之乱中丢了帝位。由于皇室内部纷争不断,国家朝政自然也十分混乱。此时的内迁的各个民族乘机举兵,从而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势,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倘若司马昭没有取代曹氏,那么无论是曹魏、孙吴亦或是蜀汉任何一国的继承人都无法完成一统中原的伟业,那么此时诸个民族已然有机会乘机举兵乱华,可能会将五胡乱华的局势提前。退一万而言,倘若三个政权出现了一位明君,并一统江山的,但是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无法保证每一位即位皇帝都具有良好的治国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出现朝政混乱的几率也是十分之大,倘若正好此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那么五胡乱华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五胡乱华”局面的造成与司马昭一人并无必然联系。历史的发展是人为不可控制的,即使没有司马昭,也会有他人来促成这个局面的产生。

更多文章

  • 司马氏专权能够成功全靠司马懿能“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氏专权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

  • 新城之战趣闻,刘整骂人“死狗”,郑像被俘仍为战友打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城之战

    一:刘整骂吴军为死狗嘉平六年二月,镇东将军向曹芳汇报新城之战的战果,在封赏完张特之后。毌丘俭还向曹芳提供了这样两个人的信息。毌丘俭表示,当年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新城方面派遣了一个叫刘整的士兵出城传信,但是不幸被吴军抓获。吴军借此机会想从刘整嘴中撬出传信内容,在拷问过程中,吴军提醒刘整:“诸葛恪不想杀

  • 新城之战司马氏崛起,终夺取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城之战,司马氏

    其实说起司马懿,那必定要说说在诸葛亮了。其实二人也是经常被人在三国历史之中提到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有效的巩固了当时曹魏的政权,但是也间接的存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司马一族在后来天子年幼之时就开始把控朝政,那个时候的司马家在曹魏王庭之中算得上是一手遮天的,后来才算是真

  • 观应之乱的过程简介,观应之乱的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观应之乱,日本

    观应之乱爆发1350年,北朝改元【观应】。1350年10月,足利直义的养子,也就是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乱。足利尊氏派兵镇压。途中,足利直义逃出京都,并与南朝议和,投降。足利直义受颁纶旨,南朝要求足利直义讨伐足利尊氏。直义派山名时氏、细川显氏等纷纷出兵。足利尊氏返还备后国,高师直兄弟加入

  • 大阪之战中的名将:真田幸村的生平事迹简介(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田幸村,日本,战国时代,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真田信繁(さなだ のぶしげ,Sanada Nobushige,1567年-1615年6月3日),别名真田幸村(さなだ ゆきむら,Sanada Yukimura), 真田昌幸之次男,信幸(真田信之)之弟,真田信昌、片仓守信之父。 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战国乱世最后的英雄。关原合战时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

  • 楠木正成: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之一(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楠木正成,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家世出身楠木一脉源出以橘诸兄为始祖的橘氏,出生于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现大阪府南河内郡千早赤阪村)。他的家世居河内国赤坂村。父辈时,其家已与河内、和泉、摄津等地土豪联姻,并结成新型小武士团,打击庄园,抵制北条氏统治,故被地方守护称作“恶党”。根据江户时代学者赖山阳在日本外史的推测,楠木正成在永仁二年(

  • 源义经:日本传奇英雄,镰仓战神(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源义经,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早年经历源义经出身于名门河内源氏,幼名“牛若丸”或称“牛若”,为源氏领袖源义朝的第九子(异说)。其母亲常盘原为近卫天皇中宫九条院的侍婢,以千中选一的美貌著称,后来成为源义朝的侧室。平治元年(1159年),牛若诞生后不久,父亲源义朝即于平治之乱中为平清盛所败,随后于逃亡途中,于尾张遇害,一族亦非死即逃

  • 乐毅伐齐能打下70多座城池 为什么这两座却打不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膑,燕国,乐毅,燕国,乐毅伐齐

    战国时期,齐国自从孙膑担任军师大败魏军,齐威王就坐上了霸主的位置。齐威王礼贤下士,看重百姓的利益,在诸侯各国中威望很高。然而,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确是一位好武的君主,在他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没有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眼里。趁着燕国内乱,燕国太子和国相大动干戈,齐威王打着帮燕国处理内务的旗号,一举攻入燕国。众

  • 乐毅伐齐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 为什么最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燕国,乐毅,齐国,田单,乐毅伐齐

    燕国大将乐毅在是战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虽然这个人没有成为四大名将,但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远远要超过四大名将,也是他将当时本就弱小的燕国推向了强大。他展现了自己的合纵之术联合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和燕国,组成了五国联军攻打其齐国,在几年之内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

  •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乐毅,乐毅伐齐,齐国,楚国

    在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秦国并成为三大强国。不过,在吞并宋国后,齐国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济西击败了齐军主力后。乐毅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对于齐国剩下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乐毅围攻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