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城之战趣闻,刘整骂人“死狗”,郑像被俘仍为战友打气

新城之战趣闻,刘整骂人“死狗”,郑像被俘仍为战友打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3/12/11 7:57:13

一:刘整骂吴军为死狗

嘉平六年二月,镇东将军向曹芳汇报新城之战的战果,在封赏完张特之后。毌丘俭还向曹芳提供了这样两个人的信息。

毌丘俭表示,当年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新城方面派遣了一个叫刘整的士兵出城传信,但是不幸被吴军抓获。吴军借此机会想从刘整嘴中撬出传信内容,在拷问过程中,吴军提醒刘整:“诸葛恪不想杀你,你大可放心的说。”这时刘整却怒骂道:“死狗,你这是什么话,我死了也是魏国的鬼,绝不求苟活,你哪凉快儿哪儿待着去,要是想杀我,就赶紧杀了吧。”刘整到最后一丝有价值的事情都没有透露,就被杀害了。

新城遗址

另外小编想说的是,以上一段小弟都从古文翻译得来,唯一没有变过的词语就是死狗,这死狗二字的的确确被记载在《三少帝纪》里面,除了《史记》提到了兔死狗烹其中有死狗二字(还不是死狗这个意思),小编还真没在三国时期之前看到这个用词,实在不行我退一步,在本纪中我是绝对没看到过得。

熟悉小编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本人之前曾用半篇文章来翻译曹叡骂诸葛亮的圣旨,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曹叡的骂人奏折,除了不知道他说什么之外就是觉得好像这么骂人没什么。现如今刘整用如此两个简单的文字形容敌军还真是贯古通今,人人皆知。

毌丘俭

小弟冒昧瞎想,估计曹叡把骂诸葛亮的文用来骂我,我还得研究研究。如果有人骂我死狗,我的反映应该会更加直接。

当然,面对这一个历史事件(刘整宁死不降)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小编今天只是用较为轻松的方式分享,各位看官千万不要教育小编刘整有“既无畏,又愤怒,同时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

二:郑像被俘仍为战友打气

另外一位兵哥哥叫郑像,因为魏军发现刘整被抓或者久久没有达成目的,于是魏军又派出一名士兵传信,诸葛恪不知是有人通风报信还是猜到了魏军行动,命令骑兵部队搜寻新城的第二位传信士兵,而这位郑像极其不幸,也被吴军抓到了。

吴军这回没有客气,四五个人将被抓获的郑像押解着绕新城一整圈,以示羞辱和透露没有援军的信号。吴军还要求郑像对城中大呼:“魏军已经班师洛阳,不如早些投降”。这位郑像立场极其坚定,找到机会立刻对城中大叫,魏军离这里不远了,壮士们努力!

吴军听到之后非常生气,用刀筑(捅)郑像的嘴,让他无法再说话。郑像强忍疼痛,虽然不能说话但仍然大声吼叫,为了城中的战友能够听到,最终被残忍杀害。

毌丘俭

毌丘俭认为,刘整和郑像虽然是普通士兵,但是能够守义执节,实为军队的楷模。

三:曹芳对以上二人的褒奖

曹芳听了毌丘俭的报告后,下诏。

曹芳认为,官高爵显是用来褒奖巨大功劳的人,重赏是应该授予烈士的。刘整和郑像作为使节,能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忽略生命却遵守信义,虽然被俘虏还坚持立场,扬军队士气,安抚守城者的恐惧心理,临危不顾。即使是当年的解杨,刘整和郑像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芳表示,现如今赏赐刘整,郑像为关中侯,将他俩的名字从士兵册中删去并记录在将领名册上。命令他俩的儿子继承其爵位,宛如部将战死所受的恩典一样。

综上所述,本文分享了刘整和郑像两位士兵在新城之战的事迹。很多朋友们指出新城之战就是一场默契球,没什么可说的。小弟一直尊重所有人解释权,所以并不会过多在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尽量呈现自己所能知道的。如何解释,还是各位看官的任务。

标签: 新城之战

更多文章

  • 新城之战司马氏崛起,终夺取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城之战,司马氏

    其实说起司马懿,那必定要说说在诸葛亮了。其实二人也是经常被人在三国历史之中提到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有效的巩固了当时曹魏的政权,但是也间接的存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司马一族在后来天子年幼之时就开始把控朝政,那个时候的司马家在曹魏王庭之中算得上是一手遮天的,后来才算是真

  • 观应之乱的过程简介,观应之乱的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观应之乱,日本

    观应之乱爆发1350年,北朝改元【观应】。1350年10月,足利直义的养子,也就是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乱。足利尊氏派兵镇压。途中,足利直义逃出京都,并与南朝议和,投降。足利直义受颁纶旨,南朝要求足利直义讨伐足利尊氏。直义派山名时氏、细川显氏等纷纷出兵。足利尊氏返还备后国,高师直兄弟加入

  • 大阪之战中的名将:真田幸村的生平事迹简介(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田幸村,日本,战国时代,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真田信繁(さなだ のぶしげ,Sanada Nobushige,1567年-1615年6月3日),别名真田幸村(さなだ ゆきむら,Sanada Yukimura), 真田昌幸之次男,信幸(真田信之)之弟,真田信昌、片仓守信之父。 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战国乱世最后的英雄。关原合战时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

  • 楠木正成: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之一(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楠木正成,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家世出身楠木一脉源出以橘诸兄为始祖的橘氏,出生于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现大阪府南河内郡千早赤阪村)。他的家世居河内国赤坂村。父辈时,其家已与河内、和泉、摄津等地土豪联姻,并结成新型小武士团,打击庄园,抵制北条氏统治,故被地方守护称作“恶党”。根据江户时代学者赖山阳在日本外史的推测,楠木正成在永仁二年(

  • 源义经:日本传奇英雄,镰仓战神(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源义经,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早年经历源义经出身于名门河内源氏,幼名“牛若丸”或称“牛若”,为源氏领袖源义朝的第九子(异说)。其母亲常盘原为近卫天皇中宫九条院的侍婢,以千中选一的美貌著称,后来成为源义朝的侧室。平治元年(1159年),牛若诞生后不久,父亲源义朝即于平治之乱中为平清盛所败,随后于逃亡途中,于尾张遇害,一族亦非死即逃

  • 乐毅伐齐能打下70多座城池 为什么这两座却打不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膑,燕国,乐毅,燕国,乐毅伐齐

    战国时期,齐国自从孙膑担任军师大败魏军,齐威王就坐上了霸主的位置。齐威王礼贤下士,看重百姓的利益,在诸侯各国中威望很高。然而,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确是一位好武的君主,在他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没有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眼里。趁着燕国内乱,燕国太子和国相大动干戈,齐威王打着帮燕国处理内务的旗号,一举攻入燕国。众

  • 乐毅伐齐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 为什么最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燕国,乐毅,齐国,田单,乐毅伐齐

    燕国大将乐毅在是战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虽然这个人没有成为四大名将,但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远远要超过四大名将,也是他将当时本就弱小的燕国推向了强大。他展现了自己的合纵之术联合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和燕国,组成了五国联军攻打其齐国,在几年之内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

  •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乐毅,乐毅伐齐,齐国,楚国

    在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秦国并成为三大强国。不过,在吞并宋国后,齐国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济西击败了齐军主力后。乐毅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对于齐国剩下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乐毅围攻了三

  • 大破高句丽的名将毌丘俭为什么最后死得很窝囊?(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高句丽,毋丘俭,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提到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是在隋唐时期,隋炀帝杨广曾多次动员大军进攻高句丽,规模最大一次更是调度了足足113万人,可隋朝对高句丽的行动却仍不免以失败告终。后来经李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唐王朝攻灭了这个东北小国,但仅凭着这弹丸一隅的高句丽竟能与中原王朝对抗这么多年,亦足见其强悍。很

  • 高句丽在三国时期就被灭了一次,比唐朝还早500年(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句丽,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在修复道路时,发现土里竟然挖出一块破损的石碑。碑系赭红色,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发现时只残余全碑的左上角,表面光洁,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凿刻工拙。经考证,此碑正式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纪功碑!碑后几行字按理说应该是刻写为参加此次战役的将军,但由于石碑主体缺失,不能见其姓名。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