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冷河战役: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次统一

冷河战役: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次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3/12/20 21:13:08

战役经过

在作战之前,尤吉尼厄斯波加斯特把一尊朱庇特的雕像奉于战场之上,并把赫拉克勒斯的肖像作为军队的保护神,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士兵对过去罗马胜利的回忆。昔日的那些将士们总是把自己寄托在那些旧神身上,然而,那样的时代永远过去了。在战役的第一天,那些老神看样子显示出了更强大的力量。狄奥多西在战役的一开始就主动发起进攻,然而形势毫无改善。他命令哥特盟军首先采取行动,这可能是借刀杀人之计,来减轻他们对帝国的潜在威胁。这样轻率的进攻当然只能导致惨重的伤亡,格鲁吉亚人将军伊比利亚的巴奇里斯在这次进攻中阵亡。

这一天结束时,尤吉尼厄斯庆祝了军队的成功防御,而阿波加斯特则派出了一支分遣队阻断了狄奥多西军身后的山路。

在一个无眠之夜后,狄奥多西收到这样的消息:阿波加斯特派去埋伏在河谷的部队准备叛变到他们这一边来。这个好消息使他奋起来。受到形势有利发展的振奋,东方军再一次发动了攻击。此时战场上下起了暴风雨,[注4]有些故事宣称风暴是狄奥多西祈祷来的。尘云被强风刮到西部军队的脸上,使他们睁不开眼睛。(这些故事甚至宣称连西部军队射出的箭也被强风刮回来了)。由于这不合时宜之风的袭击,阿波加斯特的战线崩溃了。狄奥多西取得了那位埃及僧侣所预言的胜利。

战役之后,尤吉尼厄斯被抓获并送到皇帝的面前。狄奥多西对他的哀求置若罔闻,并下令将他斩首。而阿波加斯特逃到了深山之中,但在几天的逃亡之后,他发觉难以逃过追捕,于是他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战后

对于狄奥多西,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然而对于那些元老们,这是一次灾难性的失败。西方诸省很快便狄奥多西投降,罗马帝国再一次却是最后一次统一了。

更重要的是,对基督教化的最后一次阻挠最终失败了。西部帝国的教会命运随之尘埃落定。是役的意义可以与米尔维安大桥之役相提并论,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内战的胜利,更是基督教的胜利–罗马这些信奉异教的精英再也不可能对基督教构成任严重的威胁,到了晚古时代,他们甚至成为教皇忠实的子民了。

然而,这次战役也加速了西部军队崩溃的速度。军团这一名词在西部几乎失去了它的意义。由于训练以及装备的整体下滑和这次战役的失败严重地削弱了西方军。—要知道,西部军团抵抗蛮族入侵的任务要比东部繁重得多。罗马军人素质的下降意味着不得不雇用更多蛮族雇佣兵(也就是所谓的辅助军团),这些人被证明并不可靠,甚至性好背叛。

该战役也是一个由步兵军队转型为骑兵军队的转折点,以骑兵为主的军队组织一直延续到中世纪末。

标签: 冷河战役罗马帝国

更多文章

  • 冷河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冷河战役爆发的前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冷河战役,罗马帝国

    尤吉尼厄斯和他的法兰克人指挥官大元帅阿波加斯特的战败使得整个帝国再次归于统一统治。该战役最重大的意义乃是结束了最后一次对基督教在帝国内地位的争论,基督教在晚期西罗马帝国的命运也就随着战役结果尘埃落定了。先兆对于超过两代人来说,自从君士坦丁一世宣布基督教合法到狄奥多西一世以帖撒罗尼迦敇令的形式将该教确

  • 狄奥多西一世: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君主(冷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狄奥多西一世,罗马,冷河战役

    狄奥多西一世(约346年-395年1月17日)又译为狄奥西亚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亦作狄奥多西大帝,是罗马帝国皇帝(379年~395年),392年统治整个罗马帝国。他是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君主。狄奥多西一世本名弗拉维乌斯·狄奥多西,出生于现今西班牙塞哥维亚的基督教信徒家庭并随父狄奥多西从军。37

  •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没有赢 邯郸之战死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在公元前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那时正由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一生守卫邯郸、退却秦军、开辟疆土,但是在他在位的时期,赵国国势逐渐转衰。公元前245年,赵王去世,太子即位。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名为赵丹。刚即位时,秦国攻打赵国,夺去了赵国三座城池。眼看着秦国还要继续攻打赵国,赵王向齐国求救

  • 揭秘白起为何宁愿自刎也要拒绝指挥邯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白起为何数次拒绝指挥邯郸之战?是真的生病了还是因为觉得愧对长平之战中被坑杀的人?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白起的四大作战特点,或许看完你就会明白了。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

  • 白起为何宁愿自刎也要拒绝指挥邯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起,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白起为何数次拒绝指挥邯郸之战?是真的生病了还是因为觉得愧对长平之战中被坑杀的人?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白起的四大作战特点,或许看完你就会明白了。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

  • 反清斗争:江阴八十一日的结果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江阴八十一日,清朝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

  • 江阴八十一日发生于什么时候?江阴八十一日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江阴八十一日,清朝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

  • 江阴八十一日血泪抗清史:全城被屠17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江阴八十一日,清朝

    清军入关之后,整个神州大陆上哀鸿遍野,满清因为人数较少,为了能够巩固王朝避免动乱,在当时就疯狂的屠戮汉人,而江阴八十一日虽然惨痛,却是其中最有民族气节,最振奋人心的惨状事件。整个江阴城在清军围攻下无一人投降,每一个平民都拿起武器抵御外敌,最后全城殉国被屠杀17万人。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

  • 甲申国难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评价甲申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甲申国难,明朝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陕西地区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地。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

  • 甲申国难如若张居正还活着,大明能不能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居正,明朝,甲申国难

    张居正是继商鞅、王安石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梁启超曾说过:“明朝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在晚明的颓世中,他重建了国家的繁荣。从某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张居正明朝也决不会再坚持了62年。这时小编心中萌生一个问题,倘若张居正出现在明末,能否逆转明朝灭亡的格局?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问题。崇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