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申国难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评价甲申国难

甲申国难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评价甲申国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92 更新时间:2024/2/11 20:59:42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陕西地区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地。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蒙、汉、回民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争场所,各族人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地区成为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

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县农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二首义点燃了农民战争的星星之火,各地纷纷响应。天启八年(1628年),陕西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领导饥民起义,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自成后来投入高迎祥军中。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是王嘉胤义军,他们曾经一度占领府谷,称王设官,建立了临时性政权。但是,农民起义军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而且成份复杂,缺乏推翻明朝政权的明确目标。

大顺军占领北京后,大顺政权的领导人如果能够高瞻远瞩,对全国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完全可以采取正确的对策。然而,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领导人并没有依据形势的变化在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他们仍然以农民利益的维护者自居,在管辖区内继续实行打击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政策。在军事部署上,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也缺乏战略眼光。李自成在西安决策大举东征,以推翻明王朝为目标时,就应当对下一步迎战清军做到胸有成竹。事实却完全相反,他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而后来的招降吴三桂不成和山海关战役,标志着大顺军在北京统治的失败。山海关战役是明清之际直接影响全国局势发展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对于推翻明朝后究竟是由大顺朝廷还是清朝廷统治全国关系重大。战役的结果是清胜顺败,根本原因在于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目光短浅,政策和战略上犯了一系列重大错误。山海关战役的意义标志着:一、大顺军的历史使命从此由推翻明王朝转变为抗清斗争;二、清廷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三、以吴三桂为倡首在汉族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拥清派。

公元1644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标签: 甲申国难明朝

更多文章

  • 甲申国难如若张居正还活着,大明能不能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居正,明朝,甲申国难

    张居正是继商鞅、王安石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梁启超曾说过:“明朝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在晚明的颓世中,他重建了国家的繁荣。从某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张居正明朝也决不会再坚持了62年。这时小编心中萌生一个问题,倘若张居正出现在明末,能否逆转明朝灭亡的格局?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问题。崇祯十

  •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的结果如何呢?在明清的夹缝中落败(甲申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李自成,甲申国难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民团打死,李自成死后大顺军还有数十万兵马,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却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印迹。李自成从陕西南撤时兵分两路,李自成率领的东路军在其死后接受了湖广总督何腾蛟的改编,但是很快被何腾蛟分化,原本在大顺军中地位较低的郝摇旗等人反而成了何腾蛟的心腹,而地位较高的

  • 大藤峡之战造就了哪两个人物?一个成为帝王的生母,一个成为有名的大太监(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藤峡之战,明朝,大藤峡起义

    明朝的统治在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阶级制度森严,人民群众受到的剥削也日趋严重,导致的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频发,包括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广西的大藤峡地区瑶、壮族人民的起义。先来说说大藤峡之战是如何引起的。何为大藤峡:大藤峡在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因“峡中大藤如斗,延亘两岸”,所以被称为大藤峡

  • 大藤峡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藤峡农民起义,明朝,大藤峡起义

    大藤峡农民起义是明一代广西地区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它的范围包括平乐的府江、桂北的永富古田、宜山的怀远等大藤峡地区,是广大农民反抗明朝政府、反地主的斗争。自古以来广西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体为壮族,人数较多的有瑶族和汉族,大藤峡地区则以瑶族为主。明朝建立后,沿袭了历代王朝的制度,在当地设立

  • 明朝全能大儒王守仁出生(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守仁,大藤峡起义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即公元1472年10月31日)太夫人郑氏娠十四月生文成公于余姚,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即公元1529年1月9日)辰时卒于南安,享年五十七岁。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陆王

  • 什么是乙未事变?背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乙未事变(朝鲜语:을미사변)又称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

  • 乙未事变——明成皇后闵兹映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如果要问19 世纪末叶,谁是东亚最有权势的女人,那么答案毋庸置疑是中国“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而在与中国山水相连的朝鲜半岛,同样有一位热衷干预政治的“女强人”,她就是被今天的韩国影视剧包装为“贤良淑德”、“开化先锋”的明成皇后闵兹映。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闵兹映便与自己的公公——

  • 朝鲜哪位美皇后被日军活活烧死?闵妃弑害事件(乙未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鲜,朝鲜皇后,乙未事变

    日军对朝鲜皇后的暴行——1895年10月8日,闵妃在“乙未事变”中被日本人暗杀于景福宫玉壶楼,她的死一直备受争议。日本军人强行深入皇后所在的房间里,在皇后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几脚,然后刺了她好几刀,再玩弄她的阴部,并在她还末断气前,将她的身体浸在油中,点火烧她至死。明成皇后是朝鲜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本名

  • 锡伯族信仰 锡伯族信奉藏传佛教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锡伯族文学艺术,藏传佛教

    锡伯族的藏传佛教信仰喇嘛教(确切地说是藏传佛教)传入锡伯族地区始于元代。元朝统治者由于喇嘛教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因而,在西藏大力扶持它的同时,又通过各种形式,把它很快传入蒙古族统治地区,使大部分蒙古族以及其他所属少数民族相继都皈依了此教。在此期间,喇嘛教虽然受到了来自这些民族原有萨满教的强烈反

  • 普米族宗教 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普米族,普米族历史,普米族宗教,藏传佛教

    除信仰原始宗教外,普米族还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本区俗称为喇嘛教。喇嘛教属于佛教教派,元朝始传人宁蒗普米族中。早期传入的喇嘛教称“萨迦”喇嘛教(当地汉称白喇嘛教,通称花教),该教在宁蒗县修建有两所较大的寺庙,一在永宁者波村,称“他鲁生给空’寺庙(亦称白教喇嘛寺),现仅存遗址。一在新营盘村,称“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