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国海军上将:杰克·弗莱彻,二战期间美国特遣舰队指挥官(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美国海军上将:杰克·弗莱彻,二战期间美国特遣舰队指挥官(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3/12/15 18:04:51

法兰克·杰克·弗莱彻(英:Frank Jack

Fletcher,1885年4月29日-1973年4月25日)海军上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舰特遣舰队指挥官,曾参与大战初期数场重要的航舰部队会战,包括珊瑚海之役,中途岛之役,与东所罗门海之役等。之后调任第十三军区司令与西北海疆司令,统率北太平洋部队。杰克·弗莱彻是另一位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法兰克·弗莱德·弗莱彻上将的侄子。

杰克·弗莱彻上将(时任中将)1885年4月29日(1885-04-29) – 1973年4月25日(87岁) 出生地点:爱荷华州马歇尔镇

逝世地点: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国家:美国美国 隶属:美国海军 服役年份: 1906年–1947年 阶级:上将 统率:北太平洋部队指挥官 参与战役:韦拉克鲁斯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兰克·杰克·弗莱彻(英文:Frank Jack

Fletcher,1886年3月9日-1961年9月26日)海军上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舰特遣舰队指挥官,曾参与大战

初期数场重要的航舰部队会战,包括珊瑚海之役,中途岛之役,与东所罗门海之役等。之后调任第十三军区司令与西北海疆司令,统率北太平洋部队。杰克·弗莱彻

是另一位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弗莱德·弗莱彻上将的侄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弗莱彻少校先担任战斗舰奇尔沙治号(USS

Kearsarge,BB-5)的枪炮官,1917年10月担任巡逻艇玛格丽特号(USS Margaret,

SP-527)艇长,1918年2月接掌驱逐舰亚伦号(USS Allen,DD-66),到5月转任班汉号(USS

Benham,DD-49)的舰长,其中在指挥班汉号时,因担任欧洲水域的潜艇警戒与护航任务,而获得海军十字勋章。

1918年10月到1919年2月,负责驱逐舰克连恩号(USS Crane,DD-109)的舣装工程,然后指挥驱逐舰格瑞德利号(USS

Gridley,DD-92)的训练航行。 1919年4月调回岸上,担任海军航海署征召部主任。 1922年9月调到美国太平洋分队,先后担任驱逐舰惠普尔号(USS

Whipple,DD-217),巡逻炮舰沙加缅度号(USS Sacramento,PG-19)与潜艇供应舰彩虹号(USS Rainbow,

AS-7)等舰舰长,以及位于菲律宾甲米地的潜舰基地指挥官。

弗莱彻于1925年3月调回美国,服役于华盛顿海军造船厂。 1927年调任战斗舰科罗拉多号(USS

Colorado,BB-45)副长,然后1930年6月从海军战争学院结训。 1931年8月自陆军战争学院结训后,任美国大西洋舰队参谋长。

1933年至美国海军军令部长办公室服务,并于同年11月被指派担任海军部长克劳德·史璜森(Claude A.

Swanson)的助手,直到1936年5月,奉派成为战斗舰新墨西哥号( USS New Mexico,BB-40)的上校舰长为止。

1937年弗莱彻成为海军检查会议成员,之后于1938年6月出任海军航海署副署长。

1939年9月调回太平洋舰队,升任少将并担任巡洋舰战队指挥官。日本突袭珍珠港时,弗莱彻为第6巡洋舰战队指挥官,并搭乘明尼亚波里斯号(USS

Minneapolis,CA-36)在欧胡岛南方巡弋,并不在珍珠港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

威克岛救援行动为援助受到日军攻击的威克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哈斯本·金默尔(Husband E.

Kimmel)上将任命弗莱彻少将担任以萨拉托加号为核心的第17特遣舰队(Task Force 17,TF

17)指挥官,护卫载运陆战队第4防御营的水上机供应舰坦吉尔号(USS

Tangier,AV-4),于12月16日从珍珠港出发前往威克岛。但在12月17日,金默尔被解除了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权,由太平洋舰队战斗部队指挥官

威廉·培伊(William S.

Pye)中将代理。由于担忧珍珠港及其它海上联络线可能受到攻击,培伊中将于12月23日取消了救援威克岛的行动,威克岛也在同时间被日军攻占。

太平洋行动

回到珍珠港后,弗莱彻少将改登上新到太平洋战区的约克镇号(USS Yorktown,CV-5),仍编组为TF

17,并载运陆战队前往萨摩亚群岛。由于新任美国舰队总司令的金恩上将建议新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上将应攻击吉尔勃特群岛(Gilberts),以

分散日军对新加坡与爪哇所施加的压力,于是尼米兹派遣由海尔赛中将所率领,以企业号为核心的TF 8前往萨摩亚,会合TF

17后,一同攻击吉尔勃特群岛与马绍尔群岛(Marshalls)。

1942年1月24日两只特遣舰队在萨摩亚会合,1月30日与2月1日,两只特遣舰队分别攻击了吉尔勃特群岛与马绍尔群岛。这个行动对于金恩上将所希望的

分散日军压力的期望,完全没有达成,因为日军的侵入行动并没有受到抑制的迹象。就纯粹军事上的战果来看,对受攻击的日本守军的影响也很有限。基于金恩上将

于2月5日与9日的命令,尼米兹派遣TF 16(重新编组的企业号航舰战斗群)与TF 17于2月14日出发前往攻击威克岛与马库斯岛(Marcus

Island)。由于美国舰队总司令于2月15日突然下令要尼米兹必需留一艘航舰在珍珠港南方的坎顿岛(Canton Island),于是TF

17遂前往该地巡弋。但不久之后,由威尔森·布朗(Wilson Brown)中将指挥,以列辛顿号(USS Lexington,CV-2)为核心的TF

11前往该地,统一指挥两个特遣舰队前往珊瑚海,并于2月19日派出战机攻击新几内亚北方的几个小岛。

包含其它航舰战斗群的行动在内,这些作战给日军的损失非有限,也无力阻止日军的推进,但提供美军实际的战斗经验,也多少提了美军与美国人的士气。

珊瑚海之役

由于美国海军在澳洲的情报单位发现日本海军预备将在1942年5月间,由以两艘舰队航舰为核心的突击舰队与一个由轻航舰所护航的攻击部队,进攻并

占领新几内亚的土拉吉岛(Tulagi)与摩斯比港,于是尼米兹上将于4月中旬命令由欧伯瑞·费区少将指挥的TF 11从珍珠港出发,至珊瑚海与TF 17会合。

5月1日两个特遣舰队会合,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同一日,日军开始攻击土拉吉岛。

5月3日,约克镇号上的战机对土拉吉岛进行长达一天的连续攻击,日军几艘次要船只,包括驱逐舰菊月号被击沉。

5月4日,日军突击舰队(第五航空战队,指挥官原忠一少将),包含瑞鹤号与翔鹤号离开拉布尔进入珊瑚海。

5月6日,日军侦察机发现TF 17,并由拉布尔日军基地发出接敌通知。但是突击舰队并未收到这项通知。

5月7日,日军航舰上的侦察机发现了弗莱彻的补给船只,但误认为航舰部队;另一方面,也发现了由特遣舰队所分遣出去,由英国皇家海军少将约翰·喀瑞斯(John G.

Crace)指挥的支援舰队(属于麦克瑟将军的舰队),于是突击舰队对两只部队发动攻击。同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飞机则发现了往摩斯比港前进的攻击部队,

于是弗莱彻放出飞机攻击了日本攻击部队,将轻航舰祥凤号击沉,并迫使攻击部队往拉布尔撤退。

5月8日,美日双方航舰的侦察机都发现彼此的正确位置,于是史上首次航舰间会战正式展开。在一整天的军事行动中,美国的两艘航舰都被击中,包含击中列辛顿

号的两枚鱼雷。日军祥鹤号被三枚炸弹击中,但仍能自力航行;瑞鹤号本身无损,但舰上飞行大队损失严重。列辛顿号于当天下午因舰内数次严重爆炸而被放弃,最

后由驱逐舰将之击沉。

美军在珊瑚海之役中,船舰的损失比日军大,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决定中止进占摩斯比港,这是从太平洋战役开始以来,日军的推进首次被击退。

中途岛之役由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情报单位破译出日军的行动命令,因此美军很早就开始部署部队以防卫中途岛,并对抗日本的航舰部队。

1942年5月27日,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第一机动舰队(辖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与苍龙号)从柱岛出发,29日,由山本五十六大将亲自指挥的主队与由

近藤信竹中将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分别由柱岛与威克岛出发。而由史普劳恩斯少将指挥的TF 16〔辖企业号与大黄蜂号(USS

Hornet,CV-7)〕,与弗莱彻少将的TF 17(辖约克镇号)分别在28日与29日从珍珠港出发。

6月2日,美军两只特遣舰队会合,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

6月4日凌晨,第一机动舰队抵达中途岛西北方,并发动108架战机攻击中途岛。空中攻击对岛上造成广泛的伤害,同时也击落了绝大部份的防御战斗机。当中途

岛上的PBY-5巡逻机发现第一机动舰队后,中途岛与两个特遣舰队也陆续放出超过210架战机前去攻击。中途岛的轰炸机与特遣舰队的鱼雷轰炸机企图攻击第

一机动舰队,却几乎全军覆没。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没有找到目标,但约克镇号与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在未经安排的情况下,从不同方,却几乎同时间找到第一

机动舰队,并瘫痪了赤城号,加贺号,与苍龙号。

依照侦察机的报告,飞龙号的俯冲轰炸机发现,并击中约克镇号,但约克镇号在短时间便挥复行动自由,于是又被飞龙号的鱼雷轰炸机击中两次。这次瘫痪

了约克镇号,并使弗莱彻少将将指挥权移交给史普劳恩斯少将。 TF 17与中途岛的侦察机发现飞龙号后,企业号与大黄蜂号放出俯冲轰炸机将其瘫痪。

6月4日晚间到5日早上,日本四艘航舰先后沉没。山本大将于4日下午就下令攻略部队中的第7战队的4艘重巡洋舰炮击中途岛,但5日凌晨山本大将下令全面撤

退时,三隈号与最上号互撞,其中三隈号于5日与6日被中途岛与TF 16的轰炸机连续攻击所击沉。约克镇号与提供动力的驱逐舰海麦恩号(USS

Hammann,DD-412)则在6日被日军潜舰击中,海麦恩号立刻沉没,约克镇号则于7日沉没。

日本在中途岛之役的损失改变了太平洋战争的方向,除了4艘航舰被击沉,最糟的是损失了绝大部份熟练的飞行员。从此美军转守为攻,直到最后。

瞭望台行动瞭望台行动瞭望台行动是太平洋舰队第一个转守为攻的作战,太平洋舰队将以海军航舰部队与陆战队攻击并占领土拉吉岛与瓜达康纳尔岛。由于之前几场战役的功积,

弗莱彻于1942年7月15日晋升中将,并由尼米兹上将任命为TF 61指挥官。在南太平洋战区司令罗伯特·哥姆雷(Robert L.

Ghormley)中将的节制下,负责两岛的登陆作战。 TF 61包含两个特遣支队(Task Group),TG 61.1由雷·诺伊斯(Leigh

Noyes)少将指挥,包含萨拉托加号(弗莱彻的旗舰),企业号,与胡蜂号(USS Wasp,CV-8)等三个航舰战斗群。 TG

61.2由凯利·屠纳(Richmond K. Turner)少将指挥,为两栖登陆舰队(TG 61.2后改编组为TF 62,仍由屠纳少将指挥)。

TF 61于7月26日于斐济集结,8月7日陆战队第1师开始登陆两个岛,并迅速歼灭两个岛上的日军。日军的反应也很迅速,在7日与8日两天由拉布尔发动一连串

的空中攻击,击沉一艘运输舰,并损坏两艘驱逐舰。日军被击落36架飞机,美军损失19架,包含14架战斗机。因为担心战机的损耗,与航舰的燃料状况,弗莱

彻于8日傍晚将TG

61.1撤离瓜达康纳尔岛海域以补充燃料,留下没有空中掩护的登陆部队与两栖船只。由于缺乏空中支援,屠纳计画在8日夜间尽量将补给卸下,并于次日离开土

拉吉-瓜达康纳尔地区。

但在离开之前,日本第八舰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率领5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与1艘驱逐舰,于8日到9日夜间冲进萨沃湾,击沉联军4艘重巡洋舰,

并重创1艘重巡洋舰与2艘驱逐舰,但攻击并没有延伸到运输船与岸上部队。此役被称为萨沃岛之役(日方称第一次所罗门海之役),运输船则在9日晚间离开土拉

吉-瓜达康纳尔地区。

之后TF 61持续在瓜达康纳尔岛东南方巡弋,以保护交通线。但日本侦察机于8月20日发现了TF

61,于是南云忠一中将所指挥的第三舰队(含舰队航舰翔鹤号与瑞鹤号,以及轻航舰龙骧号)从特鲁克岛(Truk)出发,前往所罗门群岛海域。

23日,美国PBY巡逻机先发现日军舰队,但因为天候不良,萨拉托加号的攻击机群并没有发现日军,但23号下午胡蜂号却离开战场去补充燃料,导致美军是以

两艘航舰对抗日军的三艘。

24日,龙骧号被分遣出去攻击瓜达康纳尔岛,结果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萨拉托加号的攻击机群找到了龙骧号并将之击沉。同时,日军的侦察机也发现企业号航舰战

斗群,发动攻击并让企业号暂时退出战场。这场战役称为东所罗门群岛之役(日方称为第二次所罗门海之役),日军除了损失一艘航舰,其舰载机也被击落约75

架。之外,在25日的运补行动也被陆战队航空队所阻止,因此美军获胜。

第十三军区司令与北太平洋部队

1942年8月31日,萨拉托加号在瓜达康纳尔岛东方巡弋时,被一艘日本潜舰所发射的鱼雷击中,只好回到珍珠港整修。由于弗莱彻也受了轻伤,因此尼米兹让他放假,而金恩命令他前往华盛顿进行短暂工作,以便「观察他」。

10月中,弗莱彻申请回到海上,尼米兹支持,但金恩拒绝,并任命他为第十三海军军区司令与西北海疆司令(总部在西雅图)。

1943年11月,任北太平洋部队司令,直到战争结束。在1944年与1945年,他指挥北太平洋部队(包含陆军航空队与海军部队)进行对千岛群岛的轰炸

与岸轰任务。并在日本投降后,于1945年9月,率领60艘北太平洋部队的舰艇在日本陆奥湾接受日本海军北方舰队的投降。他对官兵们所做的演说时曾提过一 段话:

「回顾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偷袭珍珠港,巴丹的死亡行军,以及数不尽的谋杀、酷刑、与让我们不幸被俘的伙伴们挨饿受苦,但我们不会这么对日本人。我们已经对日本军人与世界展示了我们优越的战力,现在我们要对日本人跟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们展现我们为它的战的民主与法治。」

弗莱彻中将于1946年任将官会议主席,至1947年5月退休,并晋升为上将。弗莱彻上将于1973年4月25日病逝于比塞大海军医院,并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更多文章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美国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战争过程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发生的时间: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美国,日本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日本8月21日夜,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得知一木支队被歼,非常震惊,这才

  • 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提起孙可望,估计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孙可望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孙可旺的,后来在老家实在是太过于清贫,再加上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是选择参加了起义军,慢慢的因为人比较机灵,而且还识字,所以便被张献忠给收养了,是他手下四个养子里面的老大。这样一来,也就跟着张献忠改姓

  • 孙可望的结局是什么?孙可望为什么与李定国分道扬镳?(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孙可望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深受张献忠的重用。张献忠去世之后,孙可望与李定国一起接手张献忠的势力。随后实行联明抗清政策,成为南明权臣。后来又投靠清朝,协助清朝清缴南明势力,被清朝封为义王。孙可望事三主,张献忠、永历帝、顺治帝,但是最终结局却并不好。若是猜测一二的话,个人认为可能还比不

  • 李定国如果不和孙可望闹翻南明会不会更久?(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李定国和孙可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大义来讲,前者是坚定抗击英雄,而后者最后投降并出卖南明;从大义和道德等方面讲,两者没有可比性,也许有网友会非常不满。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完全以大义和气节来评价一个人,而且就南明这段历史期间,很多人物都是非常复杂的,至少没有人能否定,孙可望前期为抗清做了积极贡献吧。

  • 嘉道中衰发生在什么时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国统治者以少数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使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清朝在乾隆年间之后,吏治迅速败坏,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清朝国势日非。乾隆五十九年,朝鲜使者记录:“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 洪亮吉陈述乾隆末年时说:“士大夫渐不

  • “嘉道中衰”中的嘉庆帝,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帝,清朝,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嘉道”指的是嘉庆和道光。嘉庆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终其一朝,都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但嘉庆帝的勤奋是一种“懒惰”的勤奋,他高喊守成,标榜“法祖”,死按祖宗的“实录”办事,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仔细的查祖宗的实录,看看类似事件人家怎么处置的,然后自己照办。1

  • 大老虎之后:和珅倒台与嘉道中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清朝,嘉道中衰

    对吴熊光来说,1799年2月7日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诡异的日子,这一天既被称为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但同时也被称为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不仅由 皇帝亲自颁发天下的黄历会同时印刷两个年号,全国铸造的钱币也是乾隆、嘉庆各半,甚至专门记载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也有两本,一本以嘉庆纪年,一本 以乾隆纪年

  • 揭秘:嘉道中衰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着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朝完全的衰败则由乾隆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开始“嘉道中衰”并非偶然,而“嘉道中衰”也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个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延续。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的最后时期。但乾隆后期已经埋下了清朝和封建社会衰败的伏笔,表现在吏治的腐败,如著名的贪官:和珅;和社

  • 曹操兵力明明占优势为何在汉中之战中还是被刘备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曹魏的兵马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一方,孙刘联合才能有实力抗曹,那么为什么占据优势兵力的曹操为何会在汉中之战时输给了刘备呢?其实打这一仗的刘备也不轻松,他打了两年才拿下汉中,而且他的胜利并不是赢在了战斗之中,而是赢在了部署上。首先,刘备和曹操在战术上基本差不多。刘备是率先发起攻击的,占据“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