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最终结果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最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1/19 1:29:13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

战争过程

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艘潜艇发现,并立即报告山本。南云获悉这一消息便命令主力群由航行序列改为战斗序列,加速南下,准备攻击美军。

十时许,美军的一架侦察机发现日军的增援群,弗莱彻接到报告于十四时四十五分派出轰炸机31架、鱼雷机6架前去攻击,十六时十五分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也起飞23架飞机前去攻击,入夜后,美军又派出5架水上飞机目标海域飞去,但以上三批飞机都没有找到日军增援群,只好扔掉炸弹鱼雷返航。这是因为日军增援群的司令田中经验丰富,他见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立即掉头向西北规避,驶出了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躲过了美军的攻击。

弗莱彻又接到情报说日军的航母还在特鲁克附近活动,他判断近几天不会有大规模战斗,便令第18特混大队返回南方加油,其两个大队则继续在马莱塔岛以东活动。这一决定使得他在以后的战斗中失去了一支劲旅,显得有些势单力孤。

8月24日晨,美军两个大队在马莱塔岛东南海域,而日军的大多数战术群也到达马莱塔岛东北海域,双方相距300余海里,而且通过昨天的侦察都知道对方就在附近,只是不清楚对方的具体位置。

十一时,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发现了日军的牵制群,但弗莱彻不大相信,没采取攻击行动。

十三时许,日军牵制群的龙骧号航母起飞6架轰炸机15架战斗机,前去攻击瓜岛机场。这些飞机遇到了美军"仙人掌"航空队的有力拦截,被击落一大半,没有能破坏瓜岛机场,但却起到了诱敌作用。弗莱彻从雷达上发现这一情况,认为这是日军主力的航母编队,立即命令萨拉托加号航母出动30架轰炸机和8架鱼雷机前去攻击。但随后不久,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又报告在已知目标(即日军牵制群)的东北六十海里处发现日军1艘航母,这是日军的先遣群。十四时三十分,企业号航母的侦察机发现了以2艘航母为核心的日军大舰队,也就是日军的主力群。弗莱彻这才感到形势有些不妙,马上命令攻击日军牵制群的机群转向攻击日军主力群,但由于航母与出击机群之间的通讯联络不畅,机群没有接到这一命令,于十五时五十分到达龙骧号上空,此时龙骧号正逆风航行准备起飞第二批飞机,美军30架轰炸机从4200米高空实施俯冲轰炸,8架鱼雷机则分为两队从左右两面以60米高度270米近距离投雷,龙骧号规避不及,被一条鱼雷和十余枚炸弹击中,舰体左倾20度,大量进水,于当天二十时沉没。

当主力群司令南云得知美军舰载机前去攻击牵制群,认为时机已到,于十四时许派出第一攻击波,计攻击机27架,战斗机10架。十五时又出动第二攻击波,计攻击机27架,战斗机9架,直扑美军航母编队。

与此同时,日军先后有两架侦察机飞临美军航母编队,虽被美军击落,弗莱彻认为日机在被击落前一定已经发出了报告,自己的位置肯定已经暴露,下令做好防空战斗准备,增加了在空中巡逻和甲板待命的战斗机数量,并将队形变为防空队形,为分散日军的攻击力量,两个大队拉开了十余海里的距离,考虑到企业号距敌较近,弗莱彻命令企业号负责统一指挥两艘航母的战斗机。几分钟后,企业号雷达发现88海里外有一批日机飞来,弗莱彻立即命令两艘航母上的13架轰炸机和12架鱼雷机全部起飞,前去攻击日军航母;甲板待命的战斗机也全部升空,这样空中警戒的战斗机已增加到53架。

十六时二十五分,空中警戒的战斗机报告发现日机。企业号的战斗机引导员本来计划在日机展开前进行拦截,但由于空中飞机数量很多,航母与飞机,飞机与飞机之间通讯频繁,导致通讯阻塞,引导截击的命令无法及时发出。

十六时二十九分,日军机群到达距企业号30海里处,分为几队展开,这就使美舰雷达显示屏上图象混杂,战斗机引导员分不清敌我,无法指挥拦截。美军战斗机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在距企业号25海里处上前拦截,双方发生了激烈空战,日机被击落6架。

十六时四十分,日机开始对企业号实施俯冲轰炸,当时第16大队已排成防空环形队形,企业号位于中央,周围有9艘军舰环护,以猛烈高射炮火进行拦阻射击,企业号还不时以大舵角急转弯规避攻击。由于日军飞行员的素质比中途岛战役时下降很多,加上美军炮火猛烈,日军鱼雷机在占领攻击阵位前就被全部击落,轰炸机也只有少数几架突破投弹,企业号被命中3枚250公斤炸弹,炸毁升降机两座,引发大火,炸死72人,船舷漏水,舰体横倾,所幸伤势不重。日机离去后,企业号进行了紧急抢修,仅用一小时就扑灭了大火,恢复平衡,航速达到24节,能够接受飞机着舰。

日军主力群的第二攻击波一直飞到距"萨拉托加"号50海里处也没有发现美舰,因燃油消耗过半,只得返回。

在日机来袭前起飞的企业号的11架轰炸机和7架鱼雷机也没有找到日军主力群,轰炸机飞往瓜岛机场着陆,鱼雷机则返回了航母。而同时起飞的萨拉托加号的2架轰炸机和5架鱼雷机却意外发现了日军的先遣群,随即发动攻击,击伤了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这批美机除了2架鱼雷机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迫降,其余飞机都安全返回了母舰。

弗莱彻接收了出击的飞机后,天色已黑,为避免夜战,率领舰队向南撤退。

日军先遣群遭到攻击后,高速向南追击,还派出水上飞机前去搜索,只发现1艘正在援救落水飞行员的美军驱逐舰,再没其他发现。当晚二十四时,山本下令撤出战斗,先遣群、主力群即以28节北撤。

日军只顾寻找美军航母决战,却忘了保护增援群,增援群23日被美军发现后,果断向西北退避,这才避免遭到攻击,在圣伊萨贝尔岛附近逗留了一整天,于24日十二时再掉头南下,计划于25日将增援部队送上瓜岛。

战争结果

此次海战,日美双方出动的主要兵力对比为:航母3:2,水上飞机母舰1:1,战列舰3:1,巡洋舰16:4,驱逐舰30:11,日军几乎比美军多一半,然而日军被击沉航母、驱逐舰各一艘,被击伤水上飞机母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90架。美军仅一艘航母被击伤,损失飞机17架。美军在战斗中只损失了7名飞行员。然而,日本失去了61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对日本来说他们是难以替代的,因为他们已制度化的海军飞行人员培训计划能力有限和缺乏训练有素的后备役人员。

可以说日军在这次海战中是彻底失利。不仅歼灭美军航母编队的企图没有实现,而且向瓜岛增援的目的也没完成。究其原因,是日军没将向瓜岛运送援军作为当务之急,没有全力保障增援群的安全。而是只顾攻击美军的航母编队,忽视了对增援群的保护,因此当主力群撤退后,增援群就失去了空中掩护,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日军作战目的主次不分的重大失误。

东所罗门海战无疑是美国的胜利,但只有很少长期的影响,除了训练有素的日本航空母舰飞行员进一步减少外。无法利用慢速运输舰运送的(日本)增援部队不久将通过其他方式到达瓜达尔卡纳尔岛。

亨德森机场显示出其战略价值,在8月28日一次个单独的增援行动中,日军驱逐舰朝雾号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北70英里(130公里)的"海槽"被以该机场为基地的美军飞机击沉和另外两艘日军驱逐舰遭到严重破坏。岛上的争夺战在随后2个月陷入僵局,其中焦点是发生在9月13日于埃德森岭上激烈的陆战和在10月初在埃斯佩兰斯角有大型水面舰艇参与的战事。

企业号前往珍珠港作大规模维修,于1942年10月15日修复。

它在10月24日回到南太平洋,正好赶上圣克鲁斯群岛战役和与翔鹤号和瑞鹤号再次战斗。

更多文章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发生的时间: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美国,日本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日本8月21日夜,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得知一木支队被歼,非常震惊,这才

  • 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提起孙可望,估计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孙可望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孙可旺的,后来在老家实在是太过于清贫,再加上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是选择参加了起义军,慢慢的因为人比较机灵,而且还识字,所以便被张献忠给收养了,是他手下四个养子里面的老大。这样一来,也就跟着张献忠改姓

  • 孙可望的结局是什么?孙可望为什么与李定国分道扬镳?(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孙可望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深受张献忠的重用。张献忠去世之后,孙可望与李定国一起接手张献忠的势力。随后实行联明抗清政策,成为南明权臣。后来又投靠清朝,协助清朝清缴南明势力,被清朝封为义王。孙可望事三主,张献忠、永历帝、顺治帝,但是最终结局却并不好。若是猜测一二的话,个人认为可能还比不

  • 李定国如果不和孙可望闹翻南明会不会更久?(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李定国和孙可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大义来讲,前者是坚定抗击英雄,而后者最后投降并出卖南明;从大义和道德等方面讲,两者没有可比性,也许有网友会非常不满。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完全以大义和气节来评价一个人,而且就南明这段历史期间,很多人物都是非常复杂的,至少没有人能否定,孙可望前期为抗清做了积极贡献吧。

  • 嘉道中衰发生在什么时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国统治者以少数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使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清朝在乾隆年间之后,吏治迅速败坏,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清朝国势日非。乾隆五十九年,朝鲜使者记录:“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 洪亮吉陈述乾隆末年时说:“士大夫渐不

  • “嘉道中衰”中的嘉庆帝,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帝,清朝,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嘉道”指的是嘉庆和道光。嘉庆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终其一朝,都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但嘉庆帝的勤奋是一种“懒惰”的勤奋,他高喊守成,标榜“法祖”,死按祖宗的“实录”办事,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仔细的查祖宗的实录,看看类似事件人家怎么处置的,然后自己照办。1

  • 大老虎之后:和珅倒台与嘉道中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清朝,嘉道中衰

    对吴熊光来说,1799年2月7日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诡异的日子,这一天既被称为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但同时也被称为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不仅由 皇帝亲自颁发天下的黄历会同时印刷两个年号,全国铸造的钱币也是乾隆、嘉庆各半,甚至专门记载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也有两本,一本以嘉庆纪年,一本 以乾隆纪年

  • 揭秘:嘉道中衰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着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朝完全的衰败则由乾隆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开始“嘉道中衰”并非偶然,而“嘉道中衰”也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个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延续。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的最后时期。但乾隆后期已经埋下了清朝和封建社会衰败的伏笔,表现在吏治的腐败,如著名的贪官:和珅;和社

  • 曹操兵力明明占优势为何在汉中之战中还是被刘备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曹魏的兵马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一方,孙刘联合才能有实力抗曹,那么为什么占据优势兵力的曹操为何会在汉中之战时输给了刘备呢?其实打这一仗的刘备也不轻松,他打了两年才拿下汉中,而且他的胜利并不是赢在了战斗之中,而是赢在了部署上。首先,刘备和曹操在战术上基本差不多。刘备是率先发起攻击的,占据“先发制人

  • 汉中之战过后,王平为何归降弱小的蜀汉?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在三国时代,许多将领都曾不仅效忠了一个主公。许多将领都有过降敌的经历。就像曹操的五子良将,其中很多都是降将。而东吴的甘宁,甚至连忠义无双的关羽、赵云都曾有过降敌的经历。一般来说,名将之所以会叛降,原因都是因为战败,或者放弃弱势的一方,去投奔强大的一方。但也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王平。王平我们都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