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具体过程: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结果如何?

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具体过程: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15 2:53:22

1945年2月10日~4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北非:1940年6月~1943年5月;亚洲:1937年7月~1945年9月)的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9日)中,苏联红军的白俄罗斯第2、第1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部分兵力配合下实施的进攻战役。歼灭位于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德军重兵集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过程

由于胜利地进行了的一月进攻,苏联红军已进抵奥得河,并在西岸夺取了一些登陆场。德军以"维斯瓦"集团军群一部兵力(第2、第11集团军,共22个师,内4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5个旅,8个战斗群,5个要塞守备部队,司令为希姆莱)固守东波美拉尼亚。在1945年2月初前,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之间形成了100公里的缺口。德军统帅部准备以"维斯瓦"集团军群从北面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实施突击,在瓦尔塔河以北将其击溃,在波美拉尼亚设防固守,稳定它在柏林方向的态势。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决定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不再参加东普鲁士战役,而令其粉碎德军东波美拉尼亚集团攻占但泽(格但斯克)至斯德丁(什切青)之间的东波美拉尼亚,前出波罗的海沿岸。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中央左翼军队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配合下,于February

10日从布龙贝格(比得哥什)以北维斯瓦河各登陆场向斯德丁总方向发起进攻。他们在泥泞和森林湖泊地困难条件下粉碎了依托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德军的激烈抵抗,于2月,19日日终前在一些方向推进约70公里,但随即被阻于格涅夫、切尔斯克,霍伊尼采、拉采布尔(奥科内克)一线。February

16,德军(6个师)在施塔尔加德以南实施了反突击,将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压退8-12公里,并攻占了皮里茨(佩日采)、巴恩(班格)两市。显而易见,要粉碎拥有29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大量独立部队的德军东波美拉尼亚集团,只靠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兵力是不够的。因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朱可夫)和波兰第1集团军(司令为波普拉夫斯基少将)也奉命参加这一战役。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企图是: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左翼由岑佩尔堡(森普尔诺)以北地域向克斯林(科沙林)方向、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由恩斯瓦尔德(霍什奇诺)地域向科尔贝格(科沃布热克)实施两个突击,前出波罗的海沿岸,分割东波美拉尼亚集团,尔后将其各个歼灭。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应以航空兵;潜艇、鱼雷快艇的积极行动,破坏德军在波罗的海南部的海上交通,同时配合陆军攻占维斯瓦河口至奥得河口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尽管情况复杂,但两个方面军仍在预定期限内完成了进攻准备。苏联红军统帅部在总的优势不大的情况下,在各主要突击方向上构成了必要的优势。例如,在进攻前夕得到第19集团军(司令为科兹洛夫少将,2月12日晋升为中将,3月为罗曼诺夫斯基中将)和近卫坦克第3军加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中,苏联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宽17公里地带内造成了步兵多近2倍,坦克多1倍,炮兵多2倍的优势。

February

24,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编内的突击第2集团军(司令为费久宁斯基上将),第65(司令为巴托夫上将)、第49(司令为格里申中将,3月晋升为上将)、第70(司令为波波夫上将)、第19集团军,空军第4集团军转入进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其右翼建立了由突击第3集团军(司令为西蒙尼亚克中将,3月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第61(司令为别洛夫上将)、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近卫坦克第1(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第2集团军和波兰第1集团军组成的突击集团,于March

1发起进攻。苏联红军在突破防御和粉碎德军顽抗后,于3月5日前进逼波罗的海沿岸克斯林和科尔贝格两地域。德军东波美拉尼亚集团遂被割裂。进抵沿海之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向东北方向、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西北方向,分别展开进攻。

在战役过程中,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以航空兵、潜艇和鱼雷快艇对被合围于但泽地域的德军集团进行了海上封锁,并在波罗的海南部海上交通线上行动。空军第16、第4集团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波军混成航空兵第4师对德军及其军事目标实施了密集突击。到3月10日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务部队已基本上解放了直至奥得河口的波罗的海沿岸,仅科尔贝格地域由德军庞大守军死守。消灭该处德军的战役交由波兰第1集团军负责实施,该集团军顺利完成了任务,于March

18攻占科尔贝格要塞。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附转隶给它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顺利向但泽湾推进。March 28,方面军经激烈交战后占领了格丁尼亚,March

30占领了但泽,从而结束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被封锁于格丁尼亚地域的德军第2集团军残部于April

4被第19集团军彻底击溃和俘获。被逼至海岸但泽以东地域的德军集团于1945年5月9日投降。

结果

此役,德军15个师另5个旅被击溃,6个师另3个旅遭全歼;苏联红军前出至波罗的海沿岸但泽湾至斯德丁湾地段,解放波兰的波美拉尼亚(波莫瑞)地区,从而保障了柏林方向进攻军队的翼侧安全。

点评

歼灭东波美拉尼亚德军重兵集团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个任务的完成,使在柏林方向进逼奥得河的苏军免除了遭到翼侧突击的威胁。东波美拉尼亚获得了解放,整个波属波莫瑞地区连同一些大城市与重要港口重回波兰人民手中。德军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遭重大损失。二十一个多师另八个旅被击溃,其中六个师另三个旅遭全歼。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生俘德军官兵六万三千五百余名,缴获坦克和强击火炮约六百八十辆,火炮和追击炮三千四百七十门,飞机四百三十一架及许多其他武器。苏军前出波罗的海沿岸但泽湾至斯德丁湾地段,可靠地保障了正在柏林方向行动的主要战略集团翼侧。红旗波罗海舰队的驻泊地配系扩大了,已有可能对被合围于库尔兰半岛与但泽以东的德军集团进行更有效的海上封锁。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溃败,使的德军更难实现在柏林接近地组织防御的计划。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之后,腾出了十个集团军,开始了向柏林方向变更部署。苏军统帅部高度评价了波军在这次战役里的功绩,授波坦克第1旅以红旗勋章一枚。苏军与波军的许多兵团和部队被授予"科尔贝格"、"波美拉尼亚"的荣誉称号。

更多文章

  • 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苏联,德国

    1945年2月10日~4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北非:1940年6月~1943年5月;亚洲:1937年7月~1945年9月)的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9日)中,苏联红军的白俄罗斯第2、第1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部分兵力配合下

  • 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有什么不同 戊戌政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光绪,慈禧,恭亲王,康有为,梁启超,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

  • 戊戌政变后慈禧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戊戌政变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统绪由谁来继承?废帝后,光绪又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崇陵

  • 戊戌政变后10年间 慈禧为什么没有废掉光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一星期之后,著名的维新派谭嗣同等人被处决。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光绪皇帝的身份问题。戊戌政变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这对所谓母子的彻底决裂,但在决裂之后,光绪皇帝仍然做他的皇帝。慈禧并没有废除他的皇帝名位,这就很不科学了,根据当时的政治

  • 历史上的今天9月21号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的今天,慈禧,事件,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 (戊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在118年前的今天,1898年9月21日 (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距今11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极端仇恨,自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推行变法起,顽固派即开始策划政变,推翻新

  • 清军入关:山海关之战是最重要转折点(入关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军入关,清朝,入关战争

    明清战争,又称入关战争,交战双方,一为大明,一为女真满族的后金,后改国号为大清,人称满清。1589年,女真爱新觉罗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1616年建立后金,1644年清兵入关,清朝正式开始。但明朝名号的政权,结束于1683年台湾明郑王朝覆灭。第一次,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

  • 清军入关前,军事上有一致命弱点,被谁解决了?(入关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军入关,清朝,入关战争

    大家都知道,满洲八旗是清朝的核心军事力量,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之后,的确打赢了很多战争。但如果因此而认为,满洲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就大错特错了。如今,由于满洲建立了清朝,所以对其军事力量,就有一定的神话。实际上,在清军入关之前,军事上有一个致命弱点,只有六个字,这就是:缺乏攻城能力!显然,如果不解决

  • 清军入关时只有20万人,凭什么能统一中国?(入关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军入关,清朝,入关战争

    清军入关的时候,满族后金的八旗军,加上从蒙古那里调来的军队,总共也才20万左右。面对明朝上亿人口,清军凭什么靠着这20万人,征服中原,统一中国呢?第一点:拉拢以吴三桂为首的一批汉人将领。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明朝的军队并不是都被打光了。虽然这几年因为要抵御北方日益强大的后金,还有镇压国内的流民,消耗

  • 什么是入关战争?入关战争的背景,起因跟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入关战争,明朝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 满清入关、 清朝入关、入关战争, 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

  • 五国相王事件简介,五国相王发生在什么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五国相王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徐州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