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东普鲁士战役爆发的时间:东普鲁士战役的最终结果

第二次东普鲁士战役爆发的时间:东普鲁士战役的最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96 更新时间:2024/1/19 7:00:40

东普鲁士战役打了两次,第一次是一战时期(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俄军西北方面军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第二次是二战时期(1945年1月13日-4月25日),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一部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配合下对德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经过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第39(司令为柳德尼科夫中将)、第5、第28集团军(司令为卢钦斯基中将),近卫第11(司令为加利茨基上将)、第2集团军(司令为昌奇巴泽中将),第31集团军(司令为沙夫拉诺夫中将),空军第1集团军(司令为赫留金空军上将)于1945年1月13日转入进攻。该方面军粉碎德军抵抗后,于1月18日前在贡宾嫩(古谢夫)以北突破了德军防御,突破正面达65公里,纵深约45公里。第39集团军进展最大,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第11集团军遂于该集团军地带进入交战(按照战役计划原拟在第5集团军地带进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第50(司令为奥泽罗夫中将)、第49(司令为格里申中将,3月晋升为上将)、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突击第2集团军(司令为费久宁斯基上将),第48(司令为古谢夫中将)、第65(司令为巴托夫上将)、第70集团军(司令为波波夫上将),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为西年科坦克兵少将),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为瑙缅科空军少将)于1945年1月14日转入进攻。该方面军在突破德军防御后,发展猛烈进攻,于1945年1月26日在埃尔宾以北进抵波罗的海,切断了德军东普鲁士集团西退道路。方面军快速集群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及时进入交战(1945年1月17日),保证了进攻的高速度。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与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司令为巴格拉米扬大将)所属第43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博罗多夫中将)协同粉碎了德军蒂尔西特-因斯特堡集团,攻占了强固防御枢纽部因斯特堡(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并于1945年1月29日前进至波罗的海沿岸,从北面、西北面西南面迂回了柯尼斯堡。

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在德军海上交通线上积极行动,配合陆军进攻。由于陆军和舰队兵力的顺利行动,德军基本兵力(约32个师)被分割成3个孤立集团,即海尔斯贝格集团、柯尼斯堡集团、泽姆兰集团,仅德军第2集团军一部退到东波美拉尼亚。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主力从1945年2月10日起开始实施东波美拉尼亚战役。

得到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4个集团军(第50、第3、第4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加强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2月24日起改为泽姆兰集群,编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奉命消灭被逼至海岸的德军集团。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未能从行进间歼灭德军海尔斯贝格集团,而在1945年3月13日-1945年3月29日经变更部署后才完成这一任务。柯尼斯堡集团于1945年4月6日-1945年4月9日间被歼(参见柯尼斯堡战役)。

1945年4月13-1945年4月25日,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和轻兵力参加下粉碎了德军泽姆兰集团。航空兵对粉碎德军东普鲁士集团起了重要作用。早在1945年1月15日,随着天气好转,空军第3、第1集团军的1320架飞机就对德军主要防御地带的主要抵抗枢纽部和支撑点实施了突击。1945年1月18日以前(战役第一阶段),空军第3(司令为帕皮温空军上将),第1、第4集团军共出动飞机10350架次。

空中作战

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及波罗的海舰队,第1、第4、第18空军集团军及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共3097架飞机参加作战。德军防御部队中有1个航空队,飞机775架。为配合方面军的佯动,苏联红军第1空军集团军在方面军左翼修筑假机场,设置160架强击机和歼击机模型,架设模拟空军集团军司令部活动的电台。

1945年1月13日,战役主攻部队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发起进攻。14~18日,配属的第1空军集团军共出动飞机l万架次(夜间出动占24%),支援地面部队突破德军第二防御地带。法国飞行员组成的"诺曼底"团也参加了作战。14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华沙以北发起进攻。16日,配属的第4空军集团军出动飞机2500架次,突击德军防御阵地,投弹1800吨。1月19日~2月9日,第l、第4空军集团军共出动飞机1.79万架次,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进攻。2月10日~3月29日,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歼灭东普鲁士地区德军的作战中,第1空军集团军出动飞机2万架次,击毁敌机128架。4月,战役转入第二阶段,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受命攻占柯尼斯堡市,由3个空军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担负空中支援,参战飞机2444架,包括轰炸机1124架,强击机470架,歼击机830架。柯尼斯堡有德军13万人,作战飞机170架,高射炮450门。6日,苏联红军发起攻击。空军当天出动飞机1052架次。7日中午又出动伊尔-2型强击机和佩-2型轰炸机l18架突击邻近德军机场。13时10分,第18空军集团军514架重型轰炸机在124架歼击机掩护下,密集轰炸柯尼斯堡,持续45分钟,投弹550吨。随后再次组织突击。9日,柯尼斯堡德军投降。苏空军连续4昼夜作战,出动飞机约1.4万架次,投弹4440吨。

此役,苏联红军出动飞机14.6万架次(包括海军航空兵4100架次),其中61.4%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苏空军在战役进程中以强大的空中突击摧毁德军城防要塞,是夺得整个战役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战役点评

东普鲁士战役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苏联红军攻占了东普鲁士,摧毁了德国军国主义的东方前哨,解放了波兰北部部分地区。德国丢掉东普鲁士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国家经济区。德军25个师被歼,12个师遭重创。大大削弱了德国武装力量。攻占东普鲁士后,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舰艇的驻泊条件得到了改善,把战斗力量转移到了波罗的海西南部。德军海上交通线被完全破坏,其被封锁于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的库尔兰集团的,补给变得十分困难。

东普鲁士战役中苏联军事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了在滨海方计划、组织和实施方面军群、舰队、航空兵庞大兵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的经验。突破德军纵深梯次防御和筑垒地域的艺术更丰富了。战役开始时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第11集团军)为扩大第39集团军战果在原定地段以北进入交战的经验值得借鉴。阴雨天气严重限制了航空兵在战役第一日的行动,因此,在实施突破、对冲击进行火力支援和对进攻军队进行火力护送时压制德军防御的重任均由炮兵承担。合围战役是通过实施分割突击来完成的,这种分割突击的目的是将德军集团逼向波罗的海和柯尼斯堡地域各海湾。各被合围集团是被逐次消灭的。

苏联红军在强击柯尼斯堡要塞时表现了高超的艺术。炮兵和航空兵对攻占要塞起了重要作用。前线航空兵空军第1、第3集团军,远程航空兵空军第18集团军(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一部(飞机共约2000架),在攻占要塞以及消灭泽姆兰半岛德军时,都对陆军提供了积极支援。

苏联红军许多战功卓著的兵团和部队被授勋章和"柯尼斯堡"、"英斯特堡"、"贡宾南"等荣誉称号。为了纪念获得的胜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了"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标签: 东普鲁士战役德国俄国

更多文章

  • 第一次东普鲁士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第一次东普鲁士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普鲁士战役,俄国,德国

    东普鲁士战役打了两次,第一次是一战时期(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俄军西北方面军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第二次是二战时期(1945年1月13日-4月25日),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一部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配合下对德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时间东普鲁

  • 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法国是怎么投降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法兰西战役,德国,二战

    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黄色”计划)。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德军空降兵占领了荷兰和比利时的许多重要地区、机场和桥梁。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1940年5月14日,荷军投降。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

  • 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如何?双方有着怎样的武器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兰西战役,德国,二战

    为了实施第一次“黄色”战略战役,德国法西斯统帅部集中了136个师(其中10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7378门75毫米火炮。这些师展开成“B”、“A”、“C”三个集团军群。根据“黄色”战役企图,“A”集团军群(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5个师,其中7个坦克师;

  • 法兰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法兰西战役,德国,二战

    曼施泰因献奇计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希特勒便开始考虑进攻西欧。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旦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

  • 揭秘:东林党争是隐没的明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林党争,明朝

    东林党争概指明末东林党(及其骨血——复社)与宦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之争。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在这些党派中,最先以浙党势力较大,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都先后出任内阁首辅,在朝当政。后经“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之后,光宗朱常洛即位,东林党因拥立有功而势力大盛。

  • 东林党和魏忠贤,谁才是明亡的罪魁祸首?崇祯临死前的话令人深思(东林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林党,明朝,东林党争

    历史上众多王朝中,明朝的灭亡是最让人惋惜的。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东林党和魏忠贤阉党的党争绝对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当时女真人数太少,根本不足以打败明朝。清兵入关时也不过才20万兵力(满人8万,蒙古2万,汉10万),之前就更少了,这么点兵力,放在任何一个王朝眼里都不够看,可偏偏一

  • 怎么评价东林党在明朝后期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东林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林党,明朝,东林党争

    明朝的东林党最基本的宗旨是道德济世,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培植儒士群体意识,以此讽议朝政,针贬时弊,参与国事,一方面企求重提学术思想上的道德传统,重树道德伦理上的严格标准和绝对权威,另一方面针对现实问题,试图对社会作某些改造。东林党的兴起从万历中叶开始,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内忧外患不断,统治者日益昏庸腐

  • 东林党争是怎么回事?东林党争的起源、经过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林党争,明朝

    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以及其他派别之间的斗争,“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柱,水火薄射,讫于明亡。”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在东林党之外,还有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东林党争几乎是东林党与全国朋党集团之争。什么是东林党?从万历时代的国本之争、明末三案、京察之争,就有东林

  • 二桃杀三士是怎么回事?二桃杀三士的起源,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

  •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三士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面壁记徐婵菲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无名氏写的《梁父吟》,诗是这样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诗中提到的“二桃杀三士”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二桃杀三士”为《晏子春秋·谏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