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五次大战,使魏国登上了顶峰!(魏灭中山之战)

战国时期五次大战,使魏国登上了顶峰!(魏灭中山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65 更新时间:2024/1/21 16:08:39

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是战国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在魏文侯执政的前二十二年时间里,魏国还不强大,史书关于魏氏这一时段的记载也基本上是空白。因为当时赵襄子(前475年——前425年在位)为晋国正卿,所以魏氏和韩氏是受赵襄子领导的。公元前425年,赵襄子去世,赵氏发生争夺君位的内乱,魏文侯执晋国之政,史书关于魏氏的记载多了起来。

魏文侯重用人才,他筑礼贤台求贤,很多人才来到魏国。最出名的是李悝吴起。李悝为法家始祖,他担任魏国之相,在魏国展开了变法,魏国很快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世卿世禄制开始废除,土地私有化进程加快,于是政治清明,经济富裕。吴起来到魏国后,为魏国进行了军事改革,创立魏武卒,要成为武卒,必须可以负重日行百里。当然,成为魏武卒后,待遇也是非常好的,免除全家赋税徭役,授予土地和爵位。魏国军事实力很快强大起来。于是魏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成为战国首位霸主。

今河北魏县,魏文侯礼贤台

《大秦帝国》中魏武卒

第一战:河西之战。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魏伐秦,占领秦河西。据《史记》记载:

公元前419年,魏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筑城。

公元前418年,魏与秦战于少梁。

公元前417年,魏国再次在少梁筑城。

前413年,魏国打败秦国于郑(陕西省华县华州镇附近)。

公元前412年,魏文侯派太子击围秦国的繁庞(今陕西韩城县东南),取胜,把繁庞之地的秦国人赶走。

公元前409年,魏伐秦,在临晋(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陕西省澄城县东南)筑城。

公元前408年,魏伐秦至郑(今陕西华县),在洛阴(陕西大荔县西南)、合阳(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筑城。

魏国通过十二年的河西之战,建立了河西郡。

第二战:灭中山国之战。公元前408年,中山国进攻魏国。从公元前408年到公元前406年,通过三年的艰苦作战,魏国灭掉了位于今天河北省中部的中山国。中山国的疆域大致在现在河北石家庄和保定一带,是鲜族建立的一个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发掘出了中山王墓,证实了中山国曾经的强大和辉煌。

魏灭中山国的过程是艰难的,魏文侯派了三位重量级人物:乐羊、太子击、李悝。乐羊为灭中山国的主将,但是他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为将。而乐羊当时是魏相翟璜的门客,乐舒曾杀了翟璜的儿子翟靖,翟璜举乐羊为主将可能是因为乐氏本来就来自中山国。中山国听闻乐羊为魏军主将,就杀了乐舒,并将其肉熬成汤给乐羊喝,乐羊喝了这个汤后强忍悲痛,通过三年苦战灭了中山国。回国后很得意,魏文侯给他看了这三年来很多人进谗言写给魏文侯的信,有一箱之多,这些人说乐羊带魏国重兵三年不能灭中山有谋反之心。乐羊才知道,自己能灭中山是因为遇到了明君。魏灭中山国后,让太子击守之,李悝为中山相。

中山国疆域

第三战:伐齐之战。《史记魏世家》记载:公元前404年,“周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长城),先会于平阴(山东省济南市郊县)”。齐长城西起平阴,经肥城、济南、莱芜、博山、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至胶州入海,全长达1200余里。韩、赵、魏通过这次丰功伟绩,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为侯爵。这次伐齐之战也表明三晋将扩张的方向从西方转向了东方。

齐长城

第四战:榆关之战。从公元前393年到公元前391年,三晋与楚国发生了一场大战。公元前393年,楚国攻打韩国,夺取韩国的负黍(河南登封西南)。公元前391年,三晋伐楚,大败楚国,魏国占领楚国大梁、榆关(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魏国自此开始以大梁为中心进行扩张。楚国抵挡不住三晋的联合进攻,厚赂秦国和齐国,希望秦国和齐国进攻魏国,来帮楚国渡过难关。秦国和齐国接受了楚国的贿赂,更主要的是怕三晋过于强大,于是救楚。公元前390年,齐国进攻魏国襄陵;公元前389年,秦国进攻魏国的阴晋。魏国打败齐国后,再次把兵力转向西方,与秦进行了阴晋大战。

第五战:阴晋之战。前389年,秦国趁三晋与楚和齐大战之机,大军倾巢而出,进攻魏国都城安邑、韩国都

城宜阳、魏国的阴晋、阳狐、注等地。魏军很快展开反击,《吴子》载:吴起以五万魏武卒战胜秦五十万大军,魏国取得对秦战争的胜利,老秦人又被魏国击回到河西以西,魏国西部领土再次扩张,魏国占领今天陕北的延安和榆林一带,设立上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延安有吴起镇。这一战打出了魏武卒的威风,吴起因此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神话。吴起和白起实为战国时期最厉害的两位战将。这一战打得秦国元气大伤,近三十年不敢东出,而魏国在魏文侯去世后,把进攻和扩张的主要方向转向了东方。

总之,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389年,三十年的时间内通过五次大战,魏国西夺秦河西、上郡,北灭中山,东伐齐入长城,南夺楚榆关和大梁,成为战国的第一位霸主。而这一切源于其用人才的国策。

标签: 战国魏灭中山之战

更多文章

  • “五国相王”中最会玩的中山国 国力弱小却热衷于称“王”(魏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中山国,魏灭中山之战

    公元前323年,魏国权臣公孙衍发起一个倡议,联合韩,燕,赵和中山国等国的国君一起称王,虽然这个提议是为了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这让齐国深感不安,中山国的国君称王更让齐威王不能接受。中山国一直以来都依附于齐国,如果五国相王的提议最终成立,中山国等于背叛了齐国,因此,齐威王声称,如果中山国称王,则自己要联

  • 战国时期传奇中山国,国土虽小几次被灭却几次复兴,最后毁于...(魏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山国,魏灭中山之战

    战国中山国,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国家,这个国家先后与晋国、魏国、齐国、燕国、赵国等大国持续征战,国运历经风雨,几次亡国,又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复兴,并屡克劲敌,跻身强国之列。在战国那样群雄争霸的年代,中山国虽小,却能在列强的夹缝间顽强生存、开疆扩土,甚至称王称霸,其原因何在呢?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是

  • 魏国、赵国、燕国、中山国,究竟哪一个才是乐毅的祖国呢?(魏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乐毅,魏灭中山之战

    原文: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史记·乐毅列传》译文:我听过这种说法,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开端好的不一定结局好。从前伍子胥的主

  • 盐铁之议的结果跟影响如何?后世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盐铁之议,汉朝

    会议结束后,朝廷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霍光借助贤良文学,应得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也使得官营政策有所收缩。会议争论双方的观点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主流上看,大权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

  • 什么是盐铁之议?汉朝盐铁之议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盐铁之议,汉朝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擢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弊端百出,

  • 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盐铁之议及事件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擢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弊

  • 盐铁之议:汉昭帝时期中国第一次执行宏观调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昭帝,盐铁之议,桑弘羊,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mín) 等,这虽然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

  •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一次明斯克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斯克战役,德国,苏联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军。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S.K.铁木辛哥元帅)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

  • 明斯克战役:苏联惨败而斩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斯克战役,苏联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军。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S.K.铁木辛哥元帅)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

  • 1944年明斯克战役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斯克战役,苏联,德国

    1944年6月29日—7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白俄罗斯第3、第2、第1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配合下,实施的进攻战役,是战略性白俄罗斯战役的组成部分。战争背景1944年实施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莫吉廖夫战役、勃布鲁伊斯克战役的结果,德军第4集团军基本兵力陷入苏联红军的深远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