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揭秘: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2/21 9:59:41

自从安史乱后,朝廷封赏大批安史降将和平叛功臣为节度使,各自拥兵割据,不听中央号令,史称“藩镇”。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削平藩镇。

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维岳要求继承(当时的藩镇大多数都是父子兄弟相继承,朝廷无可奈何),被唐德宗拒绝。于是李维岳联合魏博、淄青、山南东道等镇起兵谋反。

(元和方镇图,大概体会一下。淄青在山东,山南东道在湖北、重庆一带)

淄青正对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大军,很快被围;山南东道孤悬,也被朝廷平定;李维岳被部下王武俊杀死投降。不到一年,四镇只剩下了淄青、魏博两镇。

但是唐德宗对成德所属八州一分为三,导致白跑空趟的幽州留后朱滔和意图完全继承成德的王武俊不满,于是二人勾结淄青、成德反水,四人分别称王。次年秋,南线主力李希烈又造反,自称兴王(后称楚帝)。

唐德宗发泾原军东征,但是因为赏赐菲薄,泾原军造反,唐德宗出逃。泾原军群龙无首,于是拥立了“恩养”在京的检校太尉朱泚(朱泚当初是幽州节度使,但是为了表示忠诚,亲自入朝,将军务交给朱滔,而朱滔反手清洗了朱泚的亲信,使他想回幽州也回不去)为秦帝。一时间中华大地上除了一个大唐皇帝,还有四个王、两个皇帝,可谓热闹非凡。这就是所谓的“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后,唐德宗只能致力于收复长安,赦免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朱滔之罪,不复有经略河北之意。

标签: 泾原兵变唐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后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中之治,唐朝

    大中之治是唐宣宗在位期间由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而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称为“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但是“大中之治”也是晚唐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唐宣宗李忱曾经被视为智障人士,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在武宗在位期间他一直扮演

  • 大中之治发生在什么时候?大中之治的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中之治,唐朝

    大中之治是唐代后期出现的一次难得的清明盛世,大中之治的主要缔造者是唐宣宗,所以大中之治的时间跟唐宣宗在位的时间有关系。唐宣宗李忱是唐代的第16位皇帝,他从846就开始执掌唐朝政权,直到859年他去世,在这13年中,就是大中之治出现的时间段。由此可以看出来大中之治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从会昌六年也就是公

  • 此人张疯卖傻36年,终于坐上皇位,被称“大中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忱,大中之治

    后人常用“大唐盛世”来形容唐朝的繁荣昌盛,但作为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唐朝的辉煌其实并不长久。从公元617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公元755年唐玄宗安史之乱,盛唐不过一百多年,此后便逐渐走了下坡路。直到公元810年,唐朝才诞生了一位明君,此人名为李忱,也是唐朝的第16个皇帝,史称唐宣宗。李忱的母亲本

  • 谁是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皇帝?为何说他的继位过程是十分特殊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宣宗,大中之治

    唐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在唐朝的二十位皇帝中,诞生了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比如说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国力鼎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建立者唐玄宗李隆基。这些都是做出了显赫功绩的一代明君。但是在唐朝末期,有一位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皇帝唐宣宗李忱,他的继位过程却是十分特殊的,他并不是以

  • 历史上真实的天地会、小刀会是怎么回事?他们都采取过哪些行动?(小刀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天地会或是效法太平天国的榜样建号称王,如“升平天国”“定南王”“镇南王”之类;或自称元帅、都督,遥奉太平天国或“大明天德皇帝”为正统发动起义。由于天地会各山堂互不统属的内在性缺陷,一些颇具声势的天地会起义因孤立无倚而相继失败。部分起义队伍辗转与太平军会合,进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

  • 揭秘: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系吗:小刀会起义的首领刘丽川曾公开宣布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有联系,遵守太平天国的法令,甚至奉洪秀全为领袖,所以,难免有人会将小刀会归为天平天国运动的一部分。事实上,小刀会虽然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但它根本不属于天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首领刘丽川曾公开宣布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有联系,遵守

  • 小刀会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其专制程度达到顶峰,统治者只顾维护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暴专制镇压。有压迫势必会有反抗,如此境地下民间以秘密形式组织成立了一些反抗团体,比如说众所周知的天地会便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晚清发动小刀会起义的小刀会等诸多团体。此次我们说的小刀会是南方天地会的分支,

  • 小刀会起义女首领周秀英的结局是什么?死时年仅19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关于周秀英之死有多个版本,有种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之战中被杀死,尸体被剥光了示众;有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中战马被洋枪队打死,其坠马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有说法指周秀英逃走时躲在一床铺底下,被清军拖出斩首(或凌迟);更有说法指周秀英潜往宁波削发为尼。小刀会的女将并不止周秀英一人,她只是其中

  • “书同文”可以理解,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车同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书同文”,车同轨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始着手改革旧制,开始秦帝国的新气象。其中除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之外,最重要的三条改革内容就是“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就是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规范。统一文字和道德规范都很好理解。都是为了维护统一在政治文化上的举措。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统一车轨的轨距呢?一直以来

  • “车同轨”“书同文”究竟谁更重要?秦始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秦始皇,车同轨

    实在抱歉,又要标题党了。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是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秦始皇用“车同轨”让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制,此举保证了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最有效地运转,从而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马车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对于什么人坐什么车有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