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什么原因使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的机会,反被后世耻笑?(泾原兵变)

是什么原因使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的机会,反被后世耻笑?(泾原兵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22 12:06:20

泾原兵变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兵变,那泾原兵变背景是什么呢?

唐朝中期泾原的士兵受诏去援救襄阳,途径长安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度过严寒,结果朝廷什么都没给,士兵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被迫离开。士兵后来又到了浐水,皇帝下令地方官员犒赏士兵,而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只给了士兵很少的粗茶淡饭,就要打发士兵走,引起士兵强烈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兵变,泾原士兵攻入皇宫后大肆掠夺宫中的粮食和金银财宝。泾原兵变本质上是士兵对朝廷的不满,被野心家利用而发生的一场兵变,这也是泾原兵变背景。

兵变发生后唐德宗带众人狼狈的逃跑,从咸阳城一直逃窜到奉天才停下休整,叛乱的士兵攻下咸阳之后紧追逃窜的唐德宗到奉天。叛军攻打奉天一个多月没有成功,于是退回咸阳城防守。天子颜面扫地,在此期间唐德宗听信宰相的谗言,疏远李怀光,后来迫于叛军的威胁,唐德宗不得不再次重用李怀光。泾原兵变其实是中央集权被削弱的结果,唐德宗是历史上第三个逃离帝都的皇帝,正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唐德宗疏远了宰相,由最初警惕宦官到再次重用宦臣,最后导致宦官崛起,这件事情在史上被称为奉天之难。以上便是泾原兵变背景的主要内容了。

泾原兵变起因

泾原兵变起因是泾原士兵俸诏去救援襄阳城,在途径长安城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希望皇帝可以赏赐他们,从而度过饥寒交困的日子,可是皇帝什么都没赏赐,就让士兵们离开。

当士兵们到了浐水,唐德宗下令让地方官员犒赏部队,但是地方上却阴奉阳违,只是赏赐士兵很少的粗茶淡饭就要打发士兵离开,引起士兵强烈的不满,这是泾原兵变起因。泾原兵变发生后,士兵攻打都城,唐德宗惊慌失措,赶紧派使臣去和叛军商谈,想要以每人赏赐两匹布帛来化解此次兵变,唐德宗的做法进一步激怒叛军,叛军盛怒之下射杀前来谈判的使臣,泾原叛军拥立朱泚

唐德宗仓皇失措的从长安逃到了奉天,在奉天下诏征集附近诸王前来相助,朱泚攻下长安自立为王,并率领士兵去攻打奉天,攻打一月有余,因城池坚固,守城士兵顽强抵抗。最终没有攻下,被迫撤兵,重整旗鼓再次进攻,在官军和朱泚的军队打的不分上下之时,李怀义率领其部下来救援,一鼓作气的击败了朱泚的部队,朱泚被杀,泾原兵变以此告终,奉天的困境解除,历史称此次事件为奉天之乱。本质上讲泾原兵变起因是统治阶层对下层人民的剥削过于严重,引起底层人民的反抗,百姓这种心理被阴谋家加以利用,最终形成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经过

泾原兵变是唐朝士兵对唐德宗失望而发动的一次叛乱,那么泾原兵变经过是怎样的呢?

泾原兵变发生后,唐德宗想要赏赐每人两匹布帛化解此次兵变,反而激怒了叛军,叛军攻入皇宫,大肆掠夺粮食和金银财宝,拥立朱泚为叛军首领,朱泚自立为皇帝,并率军去攻打逃到奉天的唐德宗,唐德宗到达奉天之后,下诏召集周边的诸王部队,来抵御朱泚的叛军,这便是泾原兵变经过。

泾原事变经过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朱泚让长安西明寺的僧人制造云梯,用云梯攻打奉天,一架云梯可以装下五百名士兵,奉天城里的人看见此云梯,十分恐惧,唐德宗急忙让诸位大臣来商量应对云梯之策。使臣浑瑊献出计策说:云梯十分的沉重,如果把城池外面的土地挖通,我们只需要等叛军携云梯来袭,云梯因为沉重,自然会陷进去。

朱泚率领叛军来袭,攻势十分猛烈,已经有部队攻上城池,唐德宗以封官来激励士兵顽强抗敌,士兵为了封官拼死搏杀,又因为云梯陷入地道之中,大火从地道中喷出,借助风势,烧死了大片攻城士兵,朱泚叛军被迫撤军。当天夜里朱泚又率叛军来攻城,官军和朱泚叛军势均力敌,正处于胶着状态,李怀义率领救援的部队赶到,一起击败朱泚叛军,朱泚授首、奉天危机消失,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泾原事变经过。

泾原兵变结果

泾原兵变结果是唐德宗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三个被迫逃离都城的皇帝,帝王威严扫地,沦为后世笑柄。中央集权被削弱,宦臣势力不断加强,宰相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和重视,将领处处受到皇上的猜忌。泾原兵变结果是因为唐德宗不懂如何体恤士兵,不懂得如何安抚自己的部下,只顾自己享乐所导致的。德宗让地方官员犒劳泾原士兵,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士兵愤怒引发哗变,最终引发泾原兵变,间接造成泾原兵变结果。

唐德宗本想上位以后大展拳脚,削藩改革,没想到用兵不当以及用人失误,不仅没有削藩成功,反而引发泾原兵变。德宗自己狼狈逃窜,陷入不得不姑息养奸的尴尬情境,朝廷没有发兵镇压藩镇割据的实力,导致唐朝的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对待藩镇割据的政策上,只能审慎的、采取温和的态度对待,皇帝十分的无奈。而且唐德宗举兵不当,还导致李怀光的叛变。

泾原兵变结果在唐德宗用人不当的时候就已注定,而且唐德宗实行借商、物业税等政策引起社会动荡,紧跟而来的削藩以及削藩路上因赏赐不公导致士兵哗变,引发了巨大的军事危机,朝廷险些灭亡,这更是导致唐朝一步一步走衰败。后来唐德宗还重用宦官,再也无法成为贤明的帝王,只留下被后世耻笑的名声。这便是泾原兵变结果。

泾原兵变的影响

泾原兵变的影响非常大,最直接的结果是唐德宗为首的统治阶层颜面扫地,中央集权被大大的削弱,朝廷不再重用宰相,对将领十分的猜忌,皇帝由最初的防备宦臣到亲信宦臣,使宦臣慢慢的壮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它是唐朝政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河朔藩镇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唐德宗上位之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他拥有带领大唐走向兴盛,成为一代伟大帝王的机会,他上位后锐意进取,认为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先扫清河北的藩镇,于是听从宰相杨炎的谏言,采取各种发展经济的举措。朝廷对河北藩镇大举发兵,可惜用兵不当,不但没有削藩反而引起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的影响还包括它导致唐德宗在面对河北藩镇的问题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唐德宗不得不审慎的对待,对此十分的无奈,却又没有强大的实力去镇压他们,只能采取姑息养奸的策略,而另一方面他变革政治体制,成为这场叛乱的导火索。泾原兵变是唐德宗削藩的错误态度,以及用兵不当、连续出现问题导致形势不断恶劣而发生的叛乱。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留名万古的机会,反而成了被叛军追杀,逃离都城的皇帝,被后世耻笑。而且唐德宗在位期间,重用宦臣,疏远忠臣,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以上便是泾原兵变的影响。

标签: 唐德宗唐朝泾原兵变

更多文章

  • 泾原兵变的影响是什么?怎么评价泾原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泾原兵变发生在唐德宗时期,是士兵针对唐统治者的一次哗变,唐朝士兵哗变次数很多,在府兵制崩溃之际,募兵制登上政治舞台,它一改士兵以前一边务农一边打仗的做法,利用金钱招募士兵,使得士兵地位上升,解除了与将帅之间的人身束缚,同时使得士兵阶层产生了一股重利的风潮。通常情况下,节度使掌握财政大权,也是士兵哗变

  • 揭秘: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自从安史乱后,朝廷封赏大批安史降将和平叛功臣为节度使,各自拥兵割据,不听中央号令,史称“藩镇”。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削平藩镇。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维岳要求继承(当时的藩镇大多数都是父子兄弟相继承,朝廷无可奈何),被唐德宗拒绝。于是李维岳联合魏博、淄青、山南东道等镇起兵谋反。(元和方镇图

  • 为什么说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后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中之治,唐朝

    大中之治是唐宣宗在位期间由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而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称为“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但是“大中之治”也是晚唐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唐宣宗李忱曾经被视为智障人士,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在武宗在位期间他一直扮演

  • 大中之治发生在什么时候?大中之治的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中之治,唐朝

    大中之治是唐代后期出现的一次难得的清明盛世,大中之治的主要缔造者是唐宣宗,所以大中之治的时间跟唐宣宗在位的时间有关系。唐宣宗李忱是唐代的第16位皇帝,他从846就开始执掌唐朝政权,直到859年他去世,在这13年中,就是大中之治出现的时间段。由此可以看出来大中之治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从会昌六年也就是公

  • 此人张疯卖傻36年,终于坐上皇位,被称“大中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忱,大中之治

    后人常用“大唐盛世”来形容唐朝的繁荣昌盛,但作为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唐朝的辉煌其实并不长久。从公元617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公元755年唐玄宗安史之乱,盛唐不过一百多年,此后便逐渐走了下坡路。直到公元810年,唐朝才诞生了一位明君,此人名为李忱,也是唐朝的第16个皇帝,史称唐宣宗。李忱的母亲本

  • 谁是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皇帝?为何说他的继位过程是十分特殊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宣宗,大中之治

    唐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在唐朝的二十位皇帝中,诞生了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比如说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国力鼎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建立者唐玄宗李隆基。这些都是做出了显赫功绩的一代明君。但是在唐朝末期,有一位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皇帝唐宣宗李忱,他的继位过程却是十分特殊的,他并不是以

  • 历史上真实的天地会、小刀会是怎么回事?他们都采取过哪些行动?(小刀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天地会或是效法太平天国的榜样建号称王,如“升平天国”“定南王”“镇南王”之类;或自称元帅、都督,遥奉太平天国或“大明天德皇帝”为正统发动起义。由于天地会各山堂互不统属的内在性缺陷,一些颇具声势的天地会起义因孤立无倚而相继失败。部分起义队伍辗转与太平军会合,进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

  • 揭秘: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系吗:小刀会起义的首领刘丽川曾公开宣布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有联系,遵守太平天国的法令,甚至奉洪秀全为领袖,所以,难免有人会将小刀会归为天平天国运动的一部分。事实上,小刀会虽然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但它根本不属于天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首领刘丽川曾公开宣布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有联系,遵守

  • 小刀会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其专制程度达到顶峰,统治者只顾维护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暴专制镇压。有压迫势必会有反抗,如此境地下民间以秘密形式组织成立了一些反抗团体,比如说众所周知的天地会便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晚清发动小刀会起义的小刀会等诸多团体。此次我们说的小刀会是南方天地会的分支,

  • 小刀会起义女首领周秀英的结局是什么?死时年仅19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刀会起义,清朝

    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关于周秀英之死有多个版本,有种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之战中被杀死,尸体被剥光了示众;有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中战马被洋枪队打死,其坠马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有说法指周秀英逃走时躲在一床铺底下,被清军拖出斩首(或凌迟);更有说法指周秀英潜往宁波削发为尼。小刀会的女将并不止周秀英一人,她只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