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竟能坚持近二十年 原因何在?

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竟能坚持近二十年 原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3/12/26 3:40:41

明末清初地图里,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清军八面包围之中,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有一小块地方,近二十年间,一直写着个大大的明字。这就是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

李自成战死之后,他的部将郝永忠(又称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等人一改消灭明朝的既定策略,转而联明抗清。在夔州、远安、竹溪、施州广大区域的崇山峻岭之间,与清军周旋。史称夔东十三家(又名川东十三家)。

明朝方面,也终于识时务地放弃了弘光朝廷坚持的“借虏平寇”政策,隆武帝开始联合大顺、大西军余部抗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三方演义变成两方对抗,整体局面为之一新,有时甚至大好。

从1646年进入山区至1664李来亨全家自杀,为何夔东十三家能坚持近二十年呢?

原因大概有三点。

其一是地理环境。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里是这样记述的,“所谓夔东,大致相当于长江三峡地区,这里山高水急,形势险要,从军事上来说,不仅是易守难攻,而且切断了四川同湖北的通道,进可出击两湖、豫西、陕南和四川,退可以据险自守”。

在这样一片区域搞进攻,清朝知道会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于是说到了第二点。

清军舍近求远,任腹地出现长期抗清基地,也是他们权衡之后的策略之一。先易后难。先把永历皇帝打掉,让夔东诸将没了主心骨,没了号召力,更有利于从心理上击破。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在北方兵败如山倒,起义军在北方被清军追着打,一旦到了南方,一旦联合起来,他们的战斗力,竟然成倍增长。从朱由崧弘光朝廷被击破到将永历帝朱由榔绞死昆明,花了整整十八年。也许,这是清朝最初的决策者们,所想不到的。

待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夔东十三家军时,已过了一代人的时间。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夔东军民们对头发、服饰等文化的坚定信念。

我们知道,清军入关之初,之所以明朝投降者众,只因他们以为又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哪里知道,多尔衮露出本来面目,剃发易服,这是明朝人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南方的抵抗,明显比北方强烈。

郝永忠等人处在深山老林,固然易守难攻,固然暂时没有清军的压力,但他们的生活,却仍然是艰难的。说白了,吃饭都成问题。

只要他们投降,完全可以升官发财,吃香喝辣,但他们没有,他们一直坚持着,坚持着,直到清军终于打来。

在最后的战斗中,夔东十三家将领除了极少数投降之外,大多不是战死就是全家自杀,被俘的郝永忠等人也坚决不投降,最后被清廷杀害。

标签: 夔东十三家清朝

更多文章

  • 夔东十三家——17世纪中国陆地上明的遗臣为光复明朝最后的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夔东十三家,清朝

    在明末清初的诸多政权中,绝大多数的政权老百姓是不满意的。但是,却有一个政权由农民起义军发展起来,在清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抗清,并最终壮烈的走向了灭亡。这个政权就是后明政权,又称作夔东十三家、川东十三家、夔东四家。后明夔东十三家政权在明末清初是一个少有的令百姓满意的政权。在四川的后明政权至少基本

  • 抗清夔东十三家是哪十三家?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夔东十三家,清朝

    我们一直说的抗清夔东十三家到底是哪十三家?后来怎么样了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夔东四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张献忠战死,郝摇旗、刘体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袁宗第、李来亨等联合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反清地主武装),以兴、房、竹、巫、奉一带为根据地

  • 统一度量衡发生在什么时候?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哪些?和现在比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

  • 度量衡揭秘:用于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统称(统一度量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度量衡,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度量衡器具秤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

  • 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介绍 秦始皇书同文字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书同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行在列国推行“书同文”,并在期间发生焚书坑儒等惨烈的事件,并在其后千年中常常遭到痛斥,但是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仍不可小觑。历史上对于“书同文”更多的评价是促进了秦令的推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书同文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书同文图片伴随着秦统

  • 关于阿杜瓦战役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埃塞军队的胜利无疑是个奇迹,但奇迹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孟尼利克皇帝在强敌临境的态势下,一方面采用缓兵之计,稳住对手,一方面积极备战,进口武器装备,弥补自己军队的不足。 其次,孟尼利克皇帝非常重视后勤。反观意军,后勤不力导致军心不稳,才发起贸然进攻。意军由于不熟悉战场地形,各旅之间缺乏协同配合。

  • 阿杜瓦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面对突变的局势,意大利的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将军并不在意,他轻松地打垮了曼加夏的部队。巴拉蒂里回到意大利时,受到了英雄般的热烈欢迎。当他走入国会时,全体议员起立向他致意。巴拉蒂里承诺,要将孟尼利克“装在笼子里运回罗马”。巴拉蒂里认为,埃塞军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的作战计划非常简单:将埃塞军队引

  • 阿杜瓦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19世纪,在欧洲列强竞相争夺海外殖民地时,与英国修好、并得到英国庇护的意大利,把目光锁定了埃塞俄比亚。1885年,意大利出兵占领马萨瓦,准备在红海沿岸建立殖民地。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尼斯四世奋起反击。然而,由于双方军事科技的差异异常悬殊,意大利军队并没有受到多大伤害。作战中,意军仅靠升起侦察气球或是夜

  • 丰岛海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丰岛海战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丰岛海战,清朝,日本

    丰岛海战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 。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战争经过「济远」和「广乙」两艘中国军舰在完成护送清军在朝鲜牙山登陆后,离牙山返航,在朝鲜丰岛海面,遇上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