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德国纳粹元帅莫德尔(法莱兹包围战)

"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德国纳粹元帅莫德尔(法莱兹包围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10 更新时间:2023/12/19 2:19:07

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是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

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的突出部之战即登攻势中,他的指挥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令西线盟军战线崩溃,德国最后的这场攻势最终以惨败收场。莫德尔元帅于1945年4月鲁尔战役失败,无力回天,自杀身亡。

人物经历

莫德尔1891年1月24日出生于一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1909年加入德意志帝国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一战后继续在德军中服役,历任步兵团长、陆军总参谋部训练局参谋、第4军参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莫德尔在入侵波兰时是第4军首席参谋长,在法国战役中为第16军参谋长。他在1940年4月被晋升为少将,当年11月首次获派高级指挥职务,他被分配指挥第3装甲师。他立即着手放弃所有组织和指挥的规条,而提拔爱他的人。对于激怒他的军官,他们往往要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莫德尔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或是指挥不力的军官经加以训斥,在军官中他的名声并不好,但是却深受士兵的爱戴,因此也被称为"士兵的指挥官"他还建立了1个联合兵种培训计划,使他的部下无论其原先单位如,一起被扔在各个特设集团:坦克人员、步兵、工兵、侦察单位一同培训等。因此,莫德尔预计到德军几个月后将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使用的战斗群模式,而后来这将成为常规做法,它在1940年末和1941年初仍然不是德意志国防军的1个普遍做法。

入侵苏联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第3装甲师被分配至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国第2装甲集团中之第24装甲军。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古德里安敦促他的装甲师以惊人的速度前推进。这对莫德尔颇为适合,直至7月4日,由他领导的装甲集团先遣人员已经到达第聂伯河,因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令他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但是,强渡第聂伯河是另一回事,由于红军准备保卫河岸防线。第3装甲师的先锋被苏联第21军团赶回对岸,直到7月10日,德军才有能力渡河。此行动中,莫德尔获得了更多的部队支援,他指挥的部队被改编分成3组:1支强大的步兵部队将渡河,建立1个桥头堡,1支机动装甲集群将穿过桥头堡,并继续前进,和1支火力支援群包括其几乎所有的火炮。该计划进行得非常成功,并几乎没有任何伤亡。接着的2个星期是艰苦战斗,以掩护装甲集群的侧翼,在此期间,他被分配到第1骑兵师与第3装甲师组成1个"莫德尔战斗群",然后攻击并击溃在罗斯拉夫尔附近集结的大量苏联军队。

斯摩棱斯克陷落后,希特勒下令改变进攻方向,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向南进入乌克兰。其目的是包围在基辅的苏联军队,因此需要在缺乏支援下前进275公里(172英里),第3装甲师将再次成为先锋。1941年8月24日至9月14日莫德尔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动闪电进攻,他告诫部下,速度就是一切。当第3装甲师在罗克费特沙与南方集团军的第16装甲师会师时,包围圈终于形成。虽然他需要数天来消除一切抵抗,基辅附近的包围圈已被封锁。

在整个巴巴罗萨行动的初期,莫德尔通过他的个人努力,按古德里安的要求实现快速的前进步伐。他已经承受了大量风险,在1个地点上第3装甲师只有10辆坦克作战;但他的胆略和应变技巧(对手的战术无能),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莫德尔的决定为他的士兵结束了战争,但他自己没有什么希望见证战败的后果。他在解散他的司令部之前,他对参谋人员说:"是否你们已造了一切事情以证明我们在光明的历史中之作用?有什么可以留给一名战败的指挥官?在古代,只有毒药"。他自杀的决定是保密的,尤其是当他得知苏联人控告他犯下战争罪行,特别是在拉脱维亚的集中营杀死577,000人和驱使175,000人进行苦役。当试图在战线自杀性的战死无果而终后,他在1945年4月21日于森林向头部开枪自杀。该位置,位于与杜伊斯堡和拉廷根村庄之间,即是现今城市拉廷的一部分。据报,希特勒在得知曾经是心腹爱将的莫德尔自杀后,说道"如果莫德尔做的到,那么我也可以"。9天后(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举枪自杀。

更多文章

  • 卢提西行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卢提西行动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卢提西行动,德国,美国,英国

    卢提西行动是德国在诺曼底战役中一次反攻行动的代号,,它在1944年8月7日至8月13日于摩尔坦附近的美军阵地展开。 ("Lüttich"在比利时城市列日的德语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1914年8月初在这里赢得了胜利)。在美国和英国的诺曼底战役历史中,该进攻亦仅仅被称当作"摩尔坦反攻"。这次

  • 卢提西行动是什么?卢提西行动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提西行动,德国

    卢提西行动是德国在诺曼底战役中一次反攻行动的代号,,它在1944年8月7日至8月13日于摩尔坦附近的美军阵地展开。 ("Lüttich"在比利时城市列日的德语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1914年8月初在这里赢得了胜利)。在美国和英国的诺曼底战役历史中,该进攻亦仅仅被称当作"摩尔坦反攻"。这次

  • 沙漠之狐:轴心国集团非洲军司令隆美尔(卢提西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非洲军,隆美尔,沙漠之狐,卢提西行动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德国,出现了一位非同寻常的着名将领。他既非贵族职业军官家庭出身,又未在高等军事院校里接受过正规参谋教育;但他却以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的行动而在德国军事史上留下盛名。他就是拥有“沙漠之狐”绰号的德国陆军元帅艾尔文·隆美尔。隆美尔,这个德国装甲兵的战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位声名显赫的风

  • 查科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查科战争,玻利维亚,巴拉圭

    1932年5月,一位玻军少校乘飞机巡视北查科时,发现一个大湖。由于北查科炎热干旱,玻、巴两国对控制当地水源极为重视。一个面积广阔的湖泊,战略意义重大。少校向政府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并很快接到命令:迅速占领该湖泊。于是,他便带领着一支小分队赶往湖边。经过3个星期的艰苦行军,当他抵达湖边时却沮丧地发现,

  • 查科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查科战争,玻利维亚,巴拉圭

    格兰查科地区位于巴拉圭河以西、安第斯山脉以东,亚马逊盆地以南,潘帕斯草原以北,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但人烟稀少、缺乏物产。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对格兰查科北部约2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1884年,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国爆发“南美太平洋战争”。战争中,智利击败玻、秘联军。战败的玻方被迫将唯一

  • 许特根森林战役的称呼怎么得来的 许特根森林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德国,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许特根森林战役

    1944年10月8日,艾森豪威尔同蒙哥马利、布莱德利在布鲁塞尔商议盟军未来的行动后,整个冬季进攻的雏形形成了。此战役被称呼之为:许特根森林战役。该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至1945年2月10日,战场在纳粹德国-比利时东部边境,范围超过50平方英里(129平方公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本土进

  • 许特根森林战役为什么会是德国本土作战中最长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本土,美国,蒙哥马利,巴顿,许特根森林战役

    二战期间有很多战役都非常有名,作为战争发起之一的国家德国,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向其他国家发起攻略,但是它也有本土做战的时候,其中最长的一个战役要数许特根森林战役了,这场持久战从1944年9月份一直打到了1945年的2月,跨度长达近半年,而且这一战的范围超过了50平方英里,这对于德国而言,是最长的一场

  • 许特根森林战役:德国本土进行最长时间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特根森林战役,德国

    1944年10月8日,艾森豪威尔同蒙哥马利、布莱德利在布鲁塞尔商议盟军未来的行动后,整个冬季进攻的雏形形成了。此战役被称呼之为:许特根森林战役。该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至1945年2月10日,战场在纳粹德国-比利时东部边境,范围超过50平方英里(129平方公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本土进

  • 关于祖鲁战争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祖鲁战争,英国

    相关评价1879年的英祖战争的进行与众多其他非洲的殖民战争颇为类似。相似的是,用小规模的专业的以现代化的步枪大炮武装的英国部队,以及从本地同盟者中征召的本土人去对抗那些进行顽强反抗的土著人军队,但到最后土著们会屈服于密集的炮火。祖鲁战争也是如此。但是祖鲁人出人意料的赢得了一场胜仗,这场令人震惊的胜仗

  • 祖鲁战争中的屠杀事件是怎么回事?是导火索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祖鲁战争,英国

    屠杀事件1876年9月,一大群年轻女子因为她们没有接受塞奇瓦约的安排嫁给一群年长男子,而是自己选择了同龄男子而被屠杀的事件导致了纳塔尔政府的强烈抗议,并占领政府通常倾向于以屈尊俯就的态度看待被征服的非洲民族的事务。塞奇瓦约和德兰士瓦见由于边境线纠纷所造成的紧张关系依然持续着。西奥菲勒斯·谢普斯通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