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阿克提姆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阿克提姆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4/1/27 16:22:06

在希腊西海岸,夏季的风上午总是从海上吹大陆,到中午就转为西北风,风力相同。安东尼根据这个规律制定了作战计划。他把实力最强的舰队集中在右翼,利用转向的风力迂回到敌人的左翼抢占上风,利用上风舰船的优势与屋大维的舰队进行决战。他认为屋大维的舰船较小,而且又是逆风作战,这样就可以迅速击败屋大维。一旦屋大维的舰队被击败,他的陆军就会因缺少运输船只和粮食而不战自乱。这样安排,安东尼认为万一失利也可顺风逃跑。为此,他命令各舰携带风帆(当时作战都是划桨进退,一般不带帆),甚至连战争费用也一同装在船上。

然而,这个美好的作战计划,由于一个逃兵的出现而全部落空了。正当安东尼高兴地打着如意算盘时,屋大维听到了这个逃兵的报告。之后,他决定将计就计。他把舰队在海面上分左中右三部成一线展开,各由格里帕、阿伦提和自己指挥。他们面对普雷佛扎海峡,等待着安东尼的舰队驶出港湾。

公元前31年9月2日正午,海上刮起了见的和风,大战也随风而至。安东尼的右翼和阿格里帕的左翼同时向对方侧翼迂回。不一会开始交战,安东尼的士兵不断用机械或手投掷巨石、弩箭和带倒刺的铁标枪。阿格里帕率领左翼战船,充分发挥船体轻、机动性好的优点,避开安东尼舰队的远程矢石攻击,猛烈撞击敌舰,将其击沉。一次不成,立即退回,重新组织再次撞击。驾驶人员和摇桨人员冒着极大的风险和疲劳,奋力划桨,时而进攻时而后退,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双方舰船互相撞击,有的撞击船头、腹部,有的破坏尾舵、桨板。海面上,大船小船混杂在一起,喊声、号角声和船板破裂声交织在一起,战斗十分激烈。

最成功的还是屋大维舰队的“钳子”。士兵们随心所欲地选择较弱的敌手,然后用弩炮把“钳子”投射出去,铁钩死死拖住敌舰,敌人砍不断跳板,够不到绳索,船上的步兵则趁机踏着跳板跳到对方甲板上,用长矛、短剑杀死敌人,海战顿时变成了陆战。船上、海上血肉横飞,到处是漂泊的船板和断残的肢体,鲜血染红了海面。

就在安东尼指挥右翼仍在苦战之际,他的中央和左翼舰队感到胜利无望,竟然掉头向港内逃跑。埃及女急忙指挥她的预备队阻挡,可是哪里知道她的预备队不但没有截住逃跑的战船,反而转舵回身,举起他们的船桨,直接向屋大维投降了。安东尼眼睁睁看着逃跑的战船一筹莫展,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安东尼知道败局已经无可挽回,除了撤退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于是,他挂起了事先约定好的信号旗,通知克里奥佩特拉,准备逃跑。

埃及舰队接到信号后,纷纷挂起船帆,不顾一切地穿过众战船,向广阔的海面逃去。仍在激战之中的安东尼的其他战船,看到信号后也放弃了战斗,扯起风帆,把投射器等重机械丢入海中,以减轻负载,迅速撤离。一些没有带风帆的战船,包括安东尼的旗舰在内,因为无法逃走,便重新组织力量,准备血战到底。这时,屋大维的士兵情绪更加高涨。他们没带风帆无法追击逃跑的敌舰,就死死缠住无法逃走的敌舰。他们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对残敌舰的攻击上:有的集中几艘战船,从四面八方同时撞击一艘敌舰;有的猛力撞击敌舰下层,折断它们的长桨;有的通过接舷跳板冲上敌舰与敌人展开肉搏。安东尼舰船上的士兵竭力用船钩推开敌舰,用斧头砍杀冲上来的敌人,用沉重的矢石击退靠近的敌船,砸死那些想爬上船来的敌军。由于安东尼舰队上的士兵拼命抵抗,屋大维的战船遭到很大损失。于是屋大维命令舰队撤离敌舰,改用火攻。

不一会,千万支火箭、扎着火把的标枪和发射器射出的涂有泊油的木炭块,从不同方向飞向安东尼的战船。霎时,安东尼的一些战船燃起熊熊大火,炽烈的火焰映红了海面。安东尼的旗舰也被敌舰的“钳子”死死钩住了,他急忙爬上另一艘战船,带着残存的四十艘战船逃走了。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屋大维舰队因为没带风帆,而且也看不清整个战场,所以就没有追赶。

第二天,没能逃走的安东尼的一些战船全部投降。安东尼的陆军看到海军大败,也都投奔了屋大维。

阿克提姆海战灭亡了曾经无比发达的埃及王朝,从此埃及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近代。而由于屋大维的胜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罗马的救星,以后更建立了罗马大帝国。罗马帝国北起多瑙河,南到非洲(包括埃及在内的北非一带),西起比利牛斯半岛,东到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形成了古代史上一个最庞大的帝国,地中海都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阿克提姆海战,实际上是以屋大维为首的西方明与以安东尼为首的东方帝国的较量。屋大维的取胜,使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而罗马才是帝国的中心。如果在阿克提姆海战中安东尼取胜,可以肯定地说,罗马和埃及的地位就要交换一下,安东尼会把首都建在亚历山大城,而罗马则只是安东尼帝国的一个行省。那么历史上辉煌的罗马文明,也就到此为止,不会有以后的繁荣了。

标签: 阿克提姆海战屋大维

更多文章

  • 阿克提姆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克提姆海战,屋大维

    公元前31年9月2日,阿克提姆海战爆发。罗马统帅阿格里帕率领260艘战船,在希腊西海岸迎战安东尼率领的220艘战船。由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弃军而逃,导致安东尼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次海战成为安东尼与屋大维斗争的决定性战役。阿克提姆海战,发生在公元前31年,也是古代世界发生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

  • 钱斯勒斯维尔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钱斯勒斯维尔战役,美国,南北战争

    钱斯勒斯维尔战役(Battle of Chancellorsville),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要战役之一,发生于1863年4月30日-5月6日。战役背景自内战开始以来,林肯只是执意依据"宪法原则"而战,即是只求实现联邦完整统一,而不涉及废奴之事。又加上交战一年多来,双方虽然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是南方

  • 陆军少将约瑟夫·胡克的生平简介:约瑟夫·胡克怎么死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约瑟夫·胡克,美国,陆军少将,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约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 (1814年11月13日 - 1879年10月31日)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参加过美墨战争,在内战中成为少将,尽管在整场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总是因在钱诺斯维尔战役中被罗伯特·李大败而被人诟病。他有个绰号叫"好战的乔",但其实只是以讹传讹。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

  • 南军名将罗伯特李:为全部美国人敬仰的败军之将(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伯特李,南军,美国人,,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美国历史上有不少声名显赫的名将,诸如独立战争时期的华盛顿、内战时期的格兰特、一战中的潘兴、二战中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但是获得“战神”这一巨牛称号的只有一人,他就是美国内战时南部同盟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此君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在内战中N次打得北军找不到北,差点没把林肯总统给愁死。李生于美

  • 勒潘多海战:基督教国家共抗伊斯兰教奥斯曼土耳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自从第一次十字军之后,从来不曾引起到如此的宗教狂热:在基督世界中,到处都传播着土耳其人被击败了的佳音。教皇庇护五世深信此次胜利是玫瑰圣母的护佑,以致后来发生该战的十月被命名为玫瑰圣母月。难产的联盟公元14世纪,土耳其倚仗伊斯兰教和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在中亚西亚迅速崛起:吞食了欧亚大片领土,攻占了东罗

  • 勒潘多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土耳其对抗威尼斯在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工作之后,苏里曼二世于1570年4月派出使臣去威尼斯,要求威尼斯立即归还塞浦路斯岛,遭到威尼斯政府的断然拒绝。威尼斯政府当然清楚,土耳其的这个无理要求,实质上是苏里曼二世下的最后通牒,拒绝无异于“战争”一词,于是,威尼斯政府立即向所有基督教国家呼吁支援。但是,由于

  • 勒潘多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公元14世纪,中亚细亚一个新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它依靠伊斯兰教的影响和一支剽勇强悍的军队,经过连年征战,蚕食了亚、欧两洲大片土地。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基督教在东方的影响开始逐步衰落。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的土耳其苏丹苏里曼,其野心更加膨胀。在穆

  • 门罗主义的实质内容是什么?门罗主义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门罗主义,美国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影响2013年是门罗宣言

  • 门罗主义是什么意思?门罗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门罗主义,美国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此观点由詹姆斯·门罗总统

  • 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简介:“门罗主义”倡导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门罗主义

    詹姆斯·门罗(1758-1831)James Monroe生卒年月:1758年4月28日生于维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郡(Westmoreland County, Virginia)1831年7月4日逝世于纽约州纽约市(New York City, New York)总统任期:1817年3月4日——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