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打了多少天?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结果

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打了多少天?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4/3/7 14:45:14

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Battle of

Fredericksburg)为美国南北战争中期(1862年末)的一场重要战役,场面浩大,参与将士达十八万人,为期5日(12月11日至12月15日)。此战役中,联邦的波多马克军团承受了惨重的伤亡,而联盟的北维吉尼亚军团则以打败敌军换取圣诞节的平安

12月10日晚上,伯恩赛德发出简单的指令,要求大军须于次日全面登陆:威廉·富兰克林将会率左翼渡河至弗德堡之南部;萨姆纳则会率右翼渡河直取弗德堡;约瑟夫·胡克之部下将兵分两路支援左右两翼。然而,伯恩赛德没有指示部队接下来要怎样。

至12月11日,于150门大炮的掩护下,共60,000名联邦将士已集于拉帕汉诺克河之湄准备渡河登陆;其的联邦军则驻于不远处。一大清早,两支步兵团的工兵团(Engineer

regiment)开始在河边筑浮桥,隶属纽约州第五十步兵团的工兵团于右翼落下浮桥;左翼的则由隶属纽约州第十五步兵团的工兵团负责。

尽管对岸的联盟军只有密西西比州第十八步兵团的两个连,第十五步兵团的工兵团受挫而未能落下浮桥,于是联邦军以炮火驱赶联盟军,此工兵团于9时30分完成工作。不过,第五十步兵团的工兵团亦久久未能完工,因为对岸的密西西比旅的神射手大都部署在城外,密集的齐射一次又一次击退工兵团。密歇根州第七步兵团及马萨诸塞州第十九自愿步兵团(the

Seventh Michigan and Nineteenth Massachusetts

Volunteers)上前掩护,仍无济于事。至下午一时,联邦军愤然拉来一百多门火炮轰炸弗德堡及联盟军阵地,两小时内发射了超过5,000颗炮弹,弗德堡四处起火,周围遍布砾石,只是密西西比军旅仍原地死守。联邦军最后只得派出四支步兵团冒险划船前进。密歇根州第七步兵团及纽约州第八十九步兵团自愿当先锋,马萨诸塞州第十九及二十步兵团尾随支援,成功登陆后强攻敌军据点,数分钟内俘获31人,击溃了河边的守军。

南北双方在城里打了一场罕见的巷战:联盟军边打边退,逐条街道地后撤;北方虽然饱受四面八方的攻击,但仍然以众多的人数节节推进,甚至一遇到有联盟军在内顽抗的建筑物遂以火炮摧毁;此时,朗斯特里特(见联邦军已经花了一整天强攻弗德堡而再不能同日进攻荒地后的联盟军阵营,遂指示密西西比军旅于4时30分完全撤出。

联邦军在空前激烈的巷战过后占领该城,许多部队对平民财产纵情抢劫。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战双方中以始终保持良好纪律而闻名的布鲁克林第十四民兵团依旧发扬了高尚的品格,拒绝参与抢劫行动。

伯恩赛德又基于一些原因而只派一个师渡河入城,其余的打算留待次日。联邦军洗劫弗德堡之举激怒了联盟军,但将军知道不可以因此而轻易的报复,故选择按兵不动,但派出数个师加强右翼的防卫。

由于伯恩赛德一早就有意集中兵力先击破石墙杰克森于风景山上的防线,再包围朗斯特里特之兵团。故12月13日上午八时半,当伟大之师左翼的威廉·富兰克林察觉到石墙杰克森的防线有一处缺口,就率先发动攻击,主力为3,800至4,500名宾夕法利亚战士,由乔治·米德(George

Gordon Meade)率领,同行的还有亚比拿·达波岱(Abner

Doubleday)和Gibbon之师。米德曾要求有更多战士参与该次攻击,但不受接纳。

其实联盟军的防线隐藏在树后,联邦军不但看不见联盟军,自己的行踪反而一目了然。采取直线进攻的联邦军起初没有受到任阻碍,直至中途,其左翼与后方遭邦联军官约翰·佩勒姆(John

Pelham)麾下的弗吉尼亚州骑乘炮兵(Virginia Horse

Artillery)炮轰,推进受阻。李将军见后,不禁称赞曰:"见到一个如此年轻的人有着这样的勇气真是光荣。"(It is glorious to see

such courage in one so young.)

联邦军并没有退却,留下在空地上直至骑乘炮兵的弹药用光,才继续推进至联盟军防线500码内。杰克森这时下令隐藏在树后的火炮开火攻击。联邦军炮兵反击,其中一颗炮弹击中联盟军的弹药马车(ammunition

wagon),成功打开联盟军防线的一道缺口。米德把握机会率其宾夕法利亚部队带着刺刀一拥而上,穿过缺口,与A. P. 希尔麾下Maxcy

Gregg之卡罗来纳部队遭遇。当时的浓雾令Gregg无法判断来者是友是敌,而犹疑是否作防卫,直至遭一颗子弹击中。两军交锋,米德大胜,占据高地,俘获联盟军约200名;其余的联盟军四散。但由于开始失去了己方炮兵的支援,杰克森又派出Birney's之师与Early之骑兵堵塞缺口,联邦军后力不继;联盟军转守为攻,把米德之联邦军一步步由高地逼回河边,所幸得到Sickles和Birney的支援,联邦军才挡住了联盟军强烈的反攻。

以后再没有冲突爆发于风景山上。

联邦军于风景山上失利,令伯恩赛德无法按照原订计划孤立玛莉高地上的联盟军,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向玛莉高地作一连串的进攻。他和其他的将领都料到此进攻会使联邦军蒙受重大的损失,因为玛莉高地与弗雷德里克斯堡相隔一大片荒地,联邦军一步出弗德堡就会遭联盟军炮火从四方攻击。然而,不但是因为联盟军的主力都部署在此处,相对弗雷德里克斯堡周围其他的山地,玛莉高地是较为平坦,故联邦军只有向此高地发动总攻击。

13日早上,萨姆纳攻向玛莉高地。

自13日的早上起,由爱德·萨姆纳趁著浓雾仍笼罩着整个弗德堡,率领其伟大之师的右翼开始作准备。萨姆纳收到的指令与富兰克林早前所得到的相似:伯恩赛德要求他以一整师或更多的兵力攻克玛莉高地。他更吩咐萨姆纳在进攻开始时留待于河流的东部,以免其部下进攻时,一向习惯在他们前面领导的萨姆纳会不禁冲上前。邦联军方面,朗斯特里特麾下之拉法叶·麦克罗斯(Lafayette

McLaws)移走Barksdale之密西西比军旅至后防,派出玛斯·科布(Thomas R.R.

Cobb)之军旅驻守玛莉高地前方一条破裂的道路Telegraph

Road;而第二十四北卡莱罗纳步兵团则守于在科布旅之左翼的战壕,全长250码。前线共有2,000名联盟军,高地之山脉则另驻有7,000人。

风吹雾起时,萨姆纳下令总进攻开始,Darius

Couch之兵团首先出击,从弗雷德里克斯堡向西出发,目标为600码外的玛莉高地。联邦军将要穿过只有三条桥的水道,再在大片荒地上跑向目标:玛莉高地顶上的石墙,丝毫没察觉到躲在Telegraph

Road后的联盟军。

联邦军先锋为弗伦奇(French)军师麾下奈登·金巴尔](Nathan

Kimball)淮将之军旅。此军旅因为花上太多时间于重组阵容而于15分钟内遭联盟军炮火击溃,只能推进至目标的125码内。接下来的为约翰·安德鲁斯(John

Andrews)之军旅,紧紧跟在金巴尔旅后方,但金巴尔旅一撤退,安德鲁斯旅就立即遭敌军的迎面痛击打退。然后弗伦奇派出奥利佛·帕尔默(Oliver

Palmer)淮将之军旅。帕尔默旅虽然加快了行军速度,但亦无所得。

汉考克(Hancock)率部下尾随支援,派出塞缪尔·索克(Samuel Zook)、Thomas Meagher之爱尔兰军旅及约翰·考德威尔(John

Caldwell)。索克旅紧跟在帕尔默旅后方,一度冲向高地,却一如前三个军旅,最终要退下火线。此时荒地遍布尸首以及没有人理会的重伤兵,使撤退更为艰难。接着,爱尔兰军旅带上他们著名的绿色旗帜冲向高地,并成功推进至目标的50码内,其中一批更走到去防线的25码内,但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当晚,1,200人中少于25%的成员回到阵营;次日,证实全队只45%的生还率。但当考德威尔旅亦来到高地时,纳尔逊·米连所率之两个步兵团在联盟军右侧成功推进至石墙的40码内,米连遂向考德威尔建议将主力移至右侧,再以刺刀冲锋击破联盟军的防卫。虽然考德威尔否决了此建议,但奥利佛·霍华德(Oliver

Howard)同意将率其师向右侧发动攻势。不过,同时间,弗伦奇和汉考克都希望霍华德会去支援两人的军师免受摧毁,令霍华德最终没有攻击联盟军右侧;最后亦不敌联盟军密集的齐发而溃退。

联邦军的第四波攻击是来自Sturgis的第九兵团。他们尝试攻击联盟军的右翼,却也失败,无法对联盟军防线造成破坏。联邦军短时间内都不敢再轻率行动。直到下午二时半,伯恩赛德决定发动新一轮攻势,派出约书亚·胡克(Joseph

Hooker)之师进攻高地。胡克察视战场后认定此进攻方向必无成效,遂吩咐Daniel

Butterfield暂代指挥进攻,自己赶回军营请求伯恩赛德停止此愚蠢的攻击。

当时Sturgis所率的第九兵团仍困在荒地上苦战,Butterfield深感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于是派出Charles

Griffin之军旅。其后,Darius Couch见Griffin之军旅亦无法攻上高地,决定派出炮兵团支援荒地上的步兵。但麾下之查理斯·摩根(Charles

Morgan)担心炮兵团一上到前线就会到达敌军炮火射程以内。Darius Couch大怒,使1st Rhode Island

轻炮兵团上阵。部分成员都在部署完成前遭联盟军炮火击伤,最后联邦军成功向联盟军开火,却无法对之造成伤害。

早在联邦军刚发动的攻势后不久,联盟军的朗斯特里特就开始担心联邦军真的会攻上高地顶部的石墙,遂寄出口信提醒科布(Cobb)在遇到任何危险时务必要撤退,以免守军要承受巨大的伤亡;然而,科布回应答,自己将不会撤离石墙。同时,李将军都同样的顾虑,命麦克罗斯(McLaws)派出麾下约瑟夫·科晓(Joseph

Kershaw)之北卡莱罗纳战士支援科布。后又派出Ransom的两支步兵团。此四支步兵团赶到时,科布已中弹负伤,由部下送离战场,凯萧统率石墙后的守军。

当石墙后的联盟军有所移动时,联邦军误以为联盟军在撤退,安德鲁·韩福瑞不希望机会白白溜走,计划立即率两支军旅发动攻击,但行动前他先命令手下装上刺刀,而不要将时间浪费在上弹或开火上;但进攻后不久,韩福瑞就已失去约1,000名部下。George

Sykes见状,率军师掩护韩福瑞撤离荒地,自己却也遭联盟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只能以地上的尸首作掩护,进退不得。未能说服伯恩赛德打消强攻高地的胡克终于返回战场,派出George

Getty 发动新一波的攻势。由于已是黄昏,Rush

Hawkins之军旅一直不被联盟军留意;待联盟军发现他们并开火时,联邦军立刻撤退了。胡克亦停止了所有的攻势,不愿再牺牲部下。

此役中,联邦军队共七个师向玛莉高地发动了十六次进攻,却一无所得,反而承受极沉重的代价:估计有12,653人伤亡及失踪,其中伤重者两人为将军,乔治·贝亚德(George

D. Bayard)及康拉德·杰克森(Conrad F. Jackson),而且无任何一人能够爬上石墙;玛莉高地上的联盟军则只有1,200人伤亡。李将军因此说

"幸好战争是如此骇人,否则我们会打到乐此不疲。"(It is well that war is so terrible, or we should grow

too fond of it.)不过,联盟军的Maxcy Gregg及T. R. R. Cobb两位将军同告阵亡。

在联邦军这十六次进攻中,爱尔兰旅是众部队中最成功的一个 – 推进得最远 – 但因而失去了一半的军力。朗斯特里特后来写:

"这些孤注一掷和血肉横飞的冲锋,都是完全无望成功的。"(The charges had been desperate and bloody, but

utterly hopeless.)

伯恩赛德原打算派第九兵团作最后一击,但最后同意与李将军达成协议,于是联邦军队撤离弗雷德里克斯堡。

更多文章

  • 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美国,南北战争

    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Battle of Fredericksburg)为美国南北战争中期(1862年末)的一场重要战役,场面浩大,参与将士达十八万人,为期5日(12月11日至12月15日)。此战役中,联邦的波多马克军团承受了惨重的伤亡,而联盟的北维吉尼亚军团则以打败敌军换取圣诞节的平安。乔治·麦克莱

  • 阿克提姆海战安东尼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逃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克提姆海战,屋大维

    埃及艳后是古埃及最后一任法老,虽然托密勒王朝已经并非血统纯正的古埃及王朝,但是好歹托密勒王朝还维持着埃及的国家形式。公元前30年,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亡之后,埃及就变成古罗马的一个行省。在凯撒去世之后很快找到第二座靠山的埃及艳后,原本不该早死的。可是,因为一个逃兵,决定她命运的那场战争出现

  • 阿克提姆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克提姆海战,屋大维

    在希腊西海岸,夏季的风上午总是从海上吹向大陆,到中午就转为西北风,风力相同。安东尼根据这个规律制定了作战计划。他把实力最强的舰队集中在右翼,利用转向的风力迂回到敌人的左翼抢占上风,利用上风和舰船的优势与屋大维的舰队进行决战。他认为屋大维的舰船较小,而且又是逆风作战,这样就可以迅速击败屋大维。一旦屋大

  • 阿克提姆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克提姆海战,屋大维

    公元前31年9月2日,阿克提姆海战爆发。罗马统帅阿格里帕率领260艘战船,在希腊西海岸迎战安东尼率领的220艘战船。由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弃军而逃,导致安东尼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次海战成为安东尼与屋大维斗争的决定性战役。阿克提姆海战,发生在公元前31年,也是古代世界发生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

  • 钱斯勒斯维尔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钱斯勒斯维尔战役,美国,南北战争

    钱斯勒斯维尔战役(Battle of Chancellorsville),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要战役之一,发生于1863年4月30日-5月6日。战役背景自内战开始以来,林肯只是执意依据"宪法原则"而战,即是只求实现联邦完整统一,而不涉及废奴之事。又加上交战一年多来,双方虽然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是南方

  • 陆军少将约瑟夫·胡克的生平简介:约瑟夫·胡克怎么死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约瑟夫·胡克,美国,陆军少将,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约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 (1814年11月13日 - 1879年10月31日)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参加过美墨战争,在内战中成为少将,尽管在整场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总是因在钱诺斯维尔战役中被罗伯特·李大败而被人诟病。他有个绰号叫"好战的乔",但其实只是以讹传讹。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

  • 南军名将罗伯特李:为全部美国人敬仰的败军之将(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伯特李,南军,美国人,,钱斯勒斯维尔战役

    美国历史上有不少声名显赫的名将,诸如独立战争时期的华盛顿、内战时期的格兰特、一战中的潘兴、二战中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但是获得“战神”这一巨牛称号的只有一人,他就是美国内战时南部同盟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此君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在内战中N次打得北军找不到北,差点没把林肯总统给愁死。李生于美

  • 勒潘多海战:基督教国家共抗伊斯兰教奥斯曼土耳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自从第一次十字军之后,从来不曾引起到如此的宗教狂热:在基督世界中,到处都传播着土耳其人被击败了的佳音。教皇庇护五世深信此次胜利是玫瑰圣母的护佑,以致后来发生该战的十月被命名为玫瑰圣母月。难产的联盟公元14世纪,土耳其倚仗伊斯兰教和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在中亚西亚迅速崛起:吞食了欧亚大片领土,攻占了东罗

  • 勒潘多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土耳其对抗威尼斯在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工作之后,苏里曼二世于1570年4月派出使臣去威尼斯,要求威尼斯立即归还塞浦路斯岛,遭到威尼斯政府的断然拒绝。威尼斯政府当然清楚,土耳其的这个无理要求,实质上是苏里曼二世下的最后通牒,拒绝无异于“战争”一词,于是,威尼斯政府立即向所有基督教国家呼吁支援。但是,由于

  • 勒潘多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公元14世纪,中亚细亚一个新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它依靠伊斯兰教的影响和一支剽勇强悍的军队,经过连年征战,蚕食了亚、欧两洲大片土地。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基督教在东方的影响开始逐步衰落。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的土耳其苏丹苏里曼,其野心更加膨胀。在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