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德国纳粹元帅莫德尔(奥廖尔战役)

"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德国纳粹元帅莫德尔(奥廖尔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8 更新时间:2023/12/30 2:27:13

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是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

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的突出部之战即登攻势中,他的指挥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令西线盟军战线崩溃,德国最后的这场攻势最终以惨败收场。莫德尔元帅于1945年4月鲁尔战役失败,无力回天,自杀身亡。

人物经历

莫德尔1891年1月24日出生于一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1909年加入德意志帝国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一战后继续在德军中服役,历任步兵团长、陆军总参谋部训练局参谋、第4军参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莫德尔在入侵波兰时是第4军首席参谋长,在法国战役中为第16军参谋长。他在1940年4月被晋升为少将,当年11月首次获派高级指挥职务,他被分配指挥第3装甲师。他立即着手放弃所有组织和指挥的规条,而提拔爱他的人。对于激怒他的军官,他们往往要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莫德尔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或是指挥不力的军官经加以训斥,在军官中他的名声并不好,但是却深受士兵的爱戴,因此也被称为"士兵的指挥官"他还建立了1个联合兵种培训计划,使他的部下无论其原先单位如,一起被扔在各个特设集团:坦克人员、步兵、工兵、侦察单位一同培训等。因此,莫德尔预计到德军几个月后将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使用的战斗群模式,而后来这将成为常规做法,它在1940年末和1941年初仍然不是德意志国防军的1个普遍做法。

入侵苏联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第3装甲师被分配至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国第2装甲集团中之第24装甲军。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古德里安敦促他的装甲师以惊人的速度前推进。这对莫德尔颇为适合,直至7月4日,由他领导的装甲集团先遣人员已经到达第聂伯河,因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令他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但是,强渡第聂伯河是另一回事,由于红军准备保卫河岸防线。第3装甲师的先锋被苏联第21军团赶回对岸,直到7月10日,德军才有能力渡河。此行动中,莫德尔获得了更多的部队支援,他指挥的部队被改编分成3组:1支强大的步兵部队将渡河,建立1个桥头堡,1支机动装甲集群将穿过桥头堡,并继续前进,和1支火力支援群包括其几乎所有的火炮。该计划进行得非常成功,并几乎没有任何伤亡。接着的2个星期是艰苦战斗,以掩护装甲集群的侧翼,在此期间,他被分配到第1骑兵师与第3装甲师组成1个"莫德尔战斗群",然后攻击并击溃在罗斯拉夫尔附近集结的大量苏联军队。

斯摩棱斯克陷落后,希特勒下令改变进攻方向,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向南进入乌克兰。其目的是包围在基辅的苏联军队,因此需要在缺乏支援下前进275公里(172英里),第3装甲师将再次成为先锋。1941年8月24日至9月14日莫德尔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动闪电进攻,他告诫部下,速度就是一切。当第3装甲师在罗克费特沙与南方集团军的第16装甲师会师时,包围圈终于形成。虽然他需要数天来消除一切抵抗,基辅附近的包围圈已被封锁。

在整个巴巴罗萨行动的初期,莫德尔通过他的个人努力,按古德里安的要求实现快速的前进步伐。他已经承受了大量风险,在1个地点上第3装甲师只有10辆坦克作战;但他的胆略和应变技巧(对手的战术无能),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莫德尔的决定为他的士兵结束了战争,但他自己没有什么希望见证战败的后果。他在解散他的司令部之前,他对参谋人员说:"是否你们已造了一切事情以证明我们在光明的历史中之作用?有什么可以留给一名战败的指挥官?在古代,只有毒药"。他自杀的决定是保密的,尤其是当他得知苏联人控告他犯下战争罪行,特别是在拉脱维亚的集中营杀死577,000人和驱使175,000人进行苦役。当试图在战线自杀性的战死无果而终后,他在1945年4月21日于森林向头部开枪自杀。该位置,位于与杜伊斯堡和拉廷根村庄之间,即是现今城市拉廷的一部分。据报,希特勒在得知曾经是心腹爱将的莫德尔自杀后,说道"如果莫德尔做的到,那么我也可以"。9天后(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举枪自杀。

更多文章

  • 法越战争:整个据点300多人只有这4人生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法越战争,法国

    1953年琅勃拉邦岌岌可危,法国方面再次派人劝说老挝国王西萨旺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没想到他还是出奇的“硬气”,又一次拒绝了法国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河内法军指挥部实在是黔驴技穷了,只好给守军下了死守的命令。说来也是“天不灭法”,越军虽然兵临城下,不过也已经是师老兵疲了。补给线拉的太长,后勤跟不上,

  • 法越战争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总共进行了几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法越战争,法国

    第一次法越战争1858-18621858年6月27日,法国海军上将戈·德热努伊率领法国远征军和西班牙联军3000多人和14艘战船,炮轰并占领了越南不设防的土伦港,拉开了法越战争的序幕。法国远征军占领土伦后,没有马上北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而是于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占了越南南部重镇西贡,只派少

  • 一次拯救儒家思想号召的政治会议——白虎观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虎观会议,汉朝

    汉朝时期,随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一句见解,一时之间让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当朝君主进行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但是当时因为王莽建立新朝后对于国内的一些思想进行了整改,所以除儒家思想外的其他文学代表也逐渐重新有了增长的势头。学术繁杂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分歧产生,所以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权者必须选取一种学术加

  • 什么是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的原因,背景,以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虎观会议,汉朝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

  •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它又影响了哪些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虎观会议,汉朝

    这个在历史上声名不显的白虎观会议,这个东汉汉章帝,他召集的这个会议,这是一个讨论儒家学术,儒家经典的一次学术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进一步的把一个忌讳之学和儒家的学说两个学说结合起来,使得它到了一个压服其他学说的地步。在这个会议中,确定了儒家它的学术地位的至高无上,也是巩固了汉朝,东汉这个王朝它在这读书人

  • 什么是唐灭高句丽之战?战争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影响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灭高句丽之战,唐朝

    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百济和唐、新罗之间的战争,高句丽最终被唐王朝击败、攻灭。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罗唐战争后,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

  • 揭秘:唐朝灭掉高句丽的得与失(唐灭高句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灭高句丽,唐朝,唐灭高句丽之战

    高句丽做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方政权,有独特的历史跟文化,且跟日后的契丹、女真不同,高句丽是农耕民族,基本上汉民族对上农耕民族是不太会输的,即使输了也只是鲜疾之痒,并不会像输给游牧民族那样伤筋挫骨,历史上中国分裂时期常被游牧民族打败,但是对上高句丽,即使是处于分裂时代的三国公孙氏政权、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各

  • 唐朝为什么用了50年才灭掉高句丽?原因是什么?(唐灭高句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灭高句丽之战,唐朝

    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和唐朝与新罗联军之间的战争。由于唐与新罗联军的长年征战,加之高句丽内部发生纷争与长年饥荒,高句丽最终被唐与新罗的联军击败。高句丽被灭后,罗唐战争爆发。新罗将唐驱出朝鲜半岛并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自称高句丽继承者的渤海国控制。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

  • 稷下学宫的齐地学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稷下学宫,齐国,学术

    稷下学宫,或者说,齐地中央学术研究院,是随着田齐政权兴盛而诞生的。稷下学宫鼎盛的时候,是当时国际学术文化圣地。儒家、变异儒家(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都在稷下学宫有活动。儒家的圣人孟子和荀子,都曾经名列稷下学宫。荀子更是做了稷下学宫祭酒,就是院长。更不要说阴阳家邹衍,儒家变异学派(法家

  • 齐国的稷下学宫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齐国稷下学宫画像先来看看稷下学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吧。稷下学宫的“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