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鞭尸的故事:伍子胥为何鞭尸?(伍子胥奔吴)

伍子胥鞭尸的故事:伍子胥为何鞭尸?(伍子胥奔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11 2:52:52

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用鞭子抽打300下是件很辛苦的事情,重新坐上车之后的伍子胥一面擦着额头的汗珠一面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情景。虽然没有完全腐烂仍能看出一点楚平王生前的模样,但毕竟死体与活人还是很不一样的。在这死人的脸上,一点也没有了当年的残忍没有了当年的盛气凌人,死人就是死人。一鞭子下去,没有听到痛苦的惨叫也没有看到呲牙裂嘴皮开肉绽,有的只是苍蝇乱飞驱虫乱爬。脑袋被抽掉了下来,也只是在地上滚动一下,没有哀嚎没有求饶,有的只是旁观者捂住鼻子表情古怪。

伍子胥在想:我奋力把这个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打得更不成样子,又得到了什么?是的,想当年父兄为楚平王所残杀,自己死里逃生,内心的仇恨唤醒了无尽的能量,帮助吴王打败楚国,就是为了报这杀父之仇。可是,鞭打一个死人一具死体和折磨一个活人还是不一样的。如果鞭打一个活人,就免不了会有惨叫哀嚎和求饶,免不了会有血肉横飞皮开肉绽。我的仇恨也就会在他人的惨叫哀嚎血肉模糊之中消失。

如果没有,如果楚平王是条硬汉子紧咬牙关不哭喊一声甚至还在不停地辱骂我一家子,那他的宁死不屈也更能刺激我鞭打的力气啊!可是,这些都没有发生。要是能在自己满腔怒火烧得最旺的那一刻把楚平王千刀万剐就好了!但这一切注定都不会发生。在仇恨燃起的那一刻,我杀不了他;而在我能杀他之时,仇恨已逐渐消退。

最最无奈的是,我没有可能带着眼前的精兵良将去与若干年前的仇人厮杀。过去的作恶者不是现在眼前的这具尸首,过去的受虐者也不是现在的我。

不去想它了,伍子胥对自己说。仇与恨的问题有点玄乎,但体力的消耗却很实在。在马车的摇晃之中,这位必将流传千古的人物很快进入了梦想,打起盹来了。

更多文章

  • 伍子胥简介及生平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伍子胥奔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伍子胥,简介,死因,伍子胥奔吴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费无忌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有才干,不杀掉将成为楚国的祸患。可将他们的父亲作为人质将他们召来,不然就会成为楚国的祸害。”楚平王派使者对伍奢说“:你若将你的两个儿子招来可免你一死,不然性命难保。”伍奢说:“

  •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如何在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伍子胥奔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伍子胥,白发,伍子胥奔吴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是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平王因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欲杀伍奢并令其招回其两个儿子。伍子胥大哥为了救父回国,子胥逃走,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伍子胥。伍子胥欲适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因太子建在宋,伍子胥奔宋,因宋国内乱,与太子一起奔郑。奈何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

  • 世兵制是什么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兵制,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曾实行世兵制,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承,兄终弟及。魏晋以后,世兵制几起几落,直至清朝还沿袭“世兵制”,当时的八旗兵以旗人(军户)世代充任,凡族人男丁“人尽为兵”,“三丁抽一”,留家者为余丁;绿营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父在子为余丁,父死由子替补,世代以当兵为业。军籍由兵部统管,不入民册

  • 古代民军制,募兵制,征兵制,府兵制,世兵制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军制,募兵制,征兵制,府兵制,世兵制

    中国古代的民军制、募兵制、征兵制、府兵制、世兵制是结合当时情况而制定的适合军役制度,其主要区别便在于五者目的相同、性质不同。1、民军制:夏、商、周时代,兵役寓于田制之中,有受田权利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此称为民军制。2、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

  • 名将如云的三国,当兵的怎么样?猪狗不如(世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世兵制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太史慈这句著名遗言,说出了很多当时从戎之士的心理。太史慈的话带歪了对三国军旅的认识但是,如果你不能像李典、许褚那样,动辄就拽出几千人的家兵部曲投奔曹操,也不能像鲁肃那样,一捐就捐出80吨粮食来,你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要当兵,会怎么样呢?若想当兵要趁早

  •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世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征兵,募兵制,,世兵制

    眼下,2015年全国夏秋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多地高校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参军为何叫“入伍”?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人家各送一名男丁,恰好组成军队中的一伍。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

  • 亚特兰大战役打了多久?亚特兰大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亚特兰大战役,美国,南北战争

    亚特兰大战役的伤亡率对比反映出两个战场上的不同战术。格兰特和罗伯特·李都主张,消灭敌人的手段是进攻和全面交战。谢尔曼和约翰斯顿打的是诱敌战。谢尔曼不攻击邦联军的坚固的防御阵地,而是进行一系列的侧翼运动,迫使约翰斯顿为保护其交通线而一退再退。谢尔曼只有一次在凯纳索山下令从正面发起进攻,而这次进攻并不比

  • 亚特兰大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亚特兰大战役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特兰大战役,美国,南北战争

    亚特兰大战役是美国南北内战中重要的一场战役,发生时间是1864年5月-6月。最终该战役北方军队的大获全胜并夺取亚特兰大而告终,南方军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的局面由此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亚特兰大战役的伤亡率对比反映出两个战场上的不同战术。格兰特和罗伯特·李都主张,消灭敌人的手段是进攻和全面交战。

  • 美国海军中将罗伯特·李·戈姆利的生平简介(亚特兰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美国,罗伯特·李·戈姆利,亚特兰大战役

    罗伯特·李·戈姆利(Robert Lee Ghormley)(1883年10月15日-1958年6月21日)美国海军中将。1902年毕业于爱达荷大学, 1906年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毕业。1911年升为上尉,1912年参加海军陆战队干涉尼加拉瓜的军事行动,1913年在海军军官学校任教,1916年后在大西

  • 为什么会爆发德累斯顿战役?德累斯顿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德累斯顿战役,法国,拿破仑

    德累斯顿战役(Battle of Dresden) 1813年8月14-15(26-27)日,是在第六次反法同盟(Sixth Coalition, 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瑞典)反对拿破仑帝国的战争期间,奥地利元帅施瓦岑贝格亲王卡尔·菲利普统率的波希米亚同盟军(俄、奥、普联军)与拿破仑一世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