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帖木儿东征的详细经过?东征过程中击败了哪些国家

帖木儿东征的详细经过?东征过程中击败了哪些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52 更新时间:2023/12/22 2:49:32

公元1403年春,时年67岁的跛子帖木儿(Timur

lenk,或者叫Tamerlane)在横扫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至此,他已经连续征战长达6年之久,在半个亚洲大陆上散布着灭绝人性的恐怖屠杀:1398年,他从自己位于乌兹别克的首都撒马尔罕出发,进攻北印度,屠杀德里;1399年在伊朗;1400年在土耳其;1401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屠杀巴格达和大马士革;1402年回到土耳其,在7月20日的安卡拉会战中俘虏了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西德。后组织百万大军远征明朝,因病暴毙于行军途中,史称“帖木儿东征”。

据当时在撒马尔罕的阿拉伯人回忆,帖木儿自古出兵,后勤工作从未做得如此次这般扎实,真是粮积若山,马羊成海。公元1404年11月27日,他率军离开撒马尔罕,踏上了“中国圣战”之旅。在冬季翻越白雪茫茫的天水固然辛苦,,但总比忍受塔里木盆地的酷夏要舒服一些。部队推进至锡尔河时遭遇大雪,河面开始结冰。帖木儿在河岸上驻扎了足足50天,等河冰冻结实。这期间,他去祭拜了一位伊斯兰教圣人的陵墓,可能还和家族内部的一些人发生了争执。在过去的几年中,帖木儿最优秀的几位子孙相继去世,令他极其悲痛,哀叹自己没有成吉思汗的福气,虽然百战百胜,但总得自己亲自出马才能解决问题。

帖木儿的前锋部队,也就是从塔什干出发的右路军已经在公元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1月6日推进至伊犁河。当日地球、土星、水星连珠,巫师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儿心情大坏。但他还是渡过锡尔河,并命令右路军总司令、他的皇孙哈里·苏丹加紧进军,务必在三月初拿下蒙古斯坦,而自己则暂时留在讹打刺。这位哈里·

苏丹刚刚狂热地爱上了一个黑人女仆,在帖木儿家族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他打起仗来还是不负众望,于2月下旬推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位于吐鲁番的东北方,上面的地图标到吐鲁番的西北方是错的,那其实是乌鲁木齐),此处离明帝国西部边界重镇哈密卫还剩大约400公里。

直到现在,明帝国才发觉可能要出事。没有人知道哈里·苏丹是打算就此止步,还是南攻嘉峪关,或东走居延海。总之“朝廷闻帖木儿假道别失八里率兵东,敕甘肃总兵官宋晟儆备。”

宋晟是朱元璋开国时的老将,曾在江西、广西等地作战,后来“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朱棣对他极为信任和欣赏,“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专任以边事,所奏请辄报可。”不过,公元1400年伊斯坎达攻略于阗等地,宋晟却坐视不救(当然那是在“靖难”期间)。可能宋晟当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多次请求回南京,朱棣都不同意,直到他在1407年病逝。朱棣起兵之日,良臣猛将尚多,但此时张玉、王真、陈亨、张武、谭渊等大将均已死,邱福、刘才、陈珪、郑亨、孟善、火真诸将皆为一勇之夫,“或从起籓封,或率先归附,皆偏裨列校,非有勇略智计称大将材也。”(邱福本来被寄予厚望,但他后来指挥失误,在蒙古全军覆没,朱棣震怒,从此以为“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能独当一面者,惟朱能一人(他于1406年病死在征安南的路上);以谋略著称者,也独姚广孝一人。降将中,平安、何福、顾成虽号称宿将,但都难堪重任,盛庸、耿炳文则早已自杀,李景隆被软禁在家。

1404年的明朝实在是多事之秋,朱棣在这年十月“籍长兴侯耿炳文家,炳文自杀。”十一月,“下李景隆于狱”。耿炳文、李景隆的人品和才能自不足道,但毕竟为降将之首,二人无端得罪,朱允炆旧臣难免人人自危。此前,属国安南(越南)发生政变,“八月丁酉,故安南国王陈日煃弟天平来奔。”朱棣已经开始准备南征安南了。为了追捕朱允炆,郑和也正在东南沿海加紧造船。这样看来,朱棣的后方实在问题多多,很难全力投入与帖木儿的大战。所幸北元自被蓝玉击垮后,一直分崩离析,尚不足为患。

撇去缺乏良将劲卒不谈,明朝此时最大的问题有二:一是信息不灵,对帖木儿来袭缺乏准备;二是内部潜在叛徒颇多。据《明史·西域火州传》记载:“永乐四年五月,命鸿胪丞刘帖木儿护别失八里使者归,因赍彩币赐其王子哈散。明年遣使贡玉璞方物。使臣言,回回(即中亚人)行贾京师者,甘、凉军士多私送出境,泄漏边务。帝命御史往按,且敕总兵官宋晟严束之。”众所周知,甘、凉军士中回族、蒙古族多,尤其是穆斯林多,此次事件显然与前一年帖木儿东征有关。他们既能私送回回行贾京师者出境,还敢“泄漏边务”,当然也会在战场上临阵倒戈。由此看来。多异族内奸的明军西北军队内部组织能力堪忧,在面对穆斯林国家的强大攻势面前难免出内奸。

但帖木儿自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新元史·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所载:帖木儿遂大举伐明,募精兵二十万,以粮运不给,载谷数百车,军行至沃野,即播种之,弃异日之军食。又驱牝骆驼数吉头,如饷乏,则餐其乳以济饥。中途遇大雪,士马僵毙。

可见帖木儿帝国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由于其远征的路线十分遥远,途中多为戈壁荒漠,荒无人烟且白天酷暑难耐夜晚严寒冰冷。后勤压力仍十分巨大,部队补给多依靠沿途播种或军士喝骆驼奶强撑。即便走到大明西北边境也是人马疲惫。更何况其在途中还“遇大雪,士马僵毙”。可见帖木儿远征军虽号称20万之众,但并不占天时地利。相对于严阵以待的明朝西北军队,还是有很大劣势的。

其次,帖木儿东征军队只是号称20万精锐(实际兵员可能10万左右),相对于明朝110万左右的战兵动员能力,显得很少。仅其东征第一站明西北诸卫就有15万5千的军队。其战斗力虽达不到上乘,但相对于守备江浙河洛地区的内地军户仍遥遥领先。即便帖木儿首战告捷战胜明军,正常情况下其自身损失也很大。更何况帖木儿帝国边境地带离大明也有千里之遥,一旦首战失利其在短时间之内将得不到任何有效兵源补给,明军若主力借此反扑,帖木儿大军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中国西北地区的众多穆斯林也许是个重要兵源地带,但迫于明朝的压力,穆斯林们会不会投向帖木儿都是个问题。即便这些穆斯林真的全心全意的为帖木儿卖命,大部从商或种地的回回临时征兆为战兵,其说到底还只是一群杂役农民,连明朝内地军户都不如,与驻扎在河南地区的朱棣亲率明军主力更是天壤之别。

因此帖木儿雄途伟业的远征更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只有西北决战与河南决战全部大胜,帖木儿才有可能稳占中国的半壁江山。反之一旦远征军出任何不测,不仅帖木儿大汗本人的声誉性命难保,帖木儿帝国也将陷入国力大损的境地。数十年内都难以支撑起下一次战略性的远征。

标签: 帖木儿东征帖木儿

更多文章

  • 称霸中亚的帖木儿大帝为什么要向明朝称臣呢?(帖木儿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帖木儿,帖木儿东征

    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河中地区突厥贵族帖木儿开创的大帝国。在帖木儿帝国刚建立的过程中,周边的所有强大的帝国无一能够避其锋芒,都倒在了帖木儿大帝的脚下。经过三十年的征服战争,帖木儿大帝最终在撒马尔罕建立起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网络配图由于帖木儿大帝在其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卓著

  • 帖木儿与成吉思汗的关系 帖木儿与朱棣的关系(帖木儿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帖木儿,帖木儿东征

    帖木儿成吉思汗帖木儿成吉思汗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帖木儿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另一种是帖木儿是突厥人,跟成吉思汗没有任何关系,帖木儿不过是借着成吉思汗的名声。不管帖木儿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都不能否认帖木儿强大的战斗力,征战40年未曾有败仗的记录。帖木儿画像关于帖木儿说法也有两种:一种说他身高有一

  • 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门徒发现数学现象却被同窗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

    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但是,2000年前,人们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这个问题的难点在哪儿呢?一方面我们认为√2是一个数字,而古希腊人却认为只有1、2、3、4......这些用来计数的整数才是数字,数最崇高、最神秘,他们所讲的数是指整数。“数即万物”,也就是说宇宙间各种关系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

  • 第一次数学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数学危机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数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诱发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一个间接因素是之后“芝诺悖论”的出现,它更增加了数学家们的担忧: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科学是否还有可能?宇宙的和谐性是否还存在?在大约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他的处理不可通约量的方法,出现在欧几里得《原

  • 第一次数学危机是什么?第一次数学危机什么时候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一次数学危机

    无理数的发现,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诱发的一个间接因素是之后“芝诺悖论”的出现,它更增加了数学家们的担忧: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科学是否还有可能?宇宙的和谐性是否还存在?第一次数学危机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数却可以由几何量表示出来。整数是在对于对象的有

  • 为什么会爆发热马普战役?热马普战役的过程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热马普战役,儒尔当

    热马普战役是1792年11月6日,在法兰西共和国革命战争期间,法国和奥地利两国军队在热马普(比利时蒙斯西南的村镇)发生的一场交战。战役背景1789年,法国重新启用了弃之已久的君主制议会。通过这种方式,一场革命首先削弱了国王路易十六的权力,之后又终于将其赶下台并处以绞刑。接替的当选议会为一个革命政府提

  • 拿破仑的帝国元帅之一:儒尔当,儒尔当的人物事迹及评价(热马普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拿破仑,法国,儒尔当,热马普战役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伯爵(法语:Jean-Baptiste, comte Jourdan;1762年4月29日-1833年11月23日法国指挥官,拿破仑的帝国元帅之一。他曾做过路易十六的士兵,在西印度群岛服役(1778~1784)。1778年4月2日,16岁的儒尔当在雷岛兵站入伍,加入欧克塞尔团,并

  • 热马普战役历史背景:当时法国社会一片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热马普战役

    热马普战役简介提到热马普战役发生于1792年11月6日,在法兰西帝国期间,法国和奥地利两国军队在热马普(比利时蒙斯西南的村镇)发生的一场交战。热马普战役形势图在瓦尔密战役后,迪穆里耶(杜木里埃)将军的法军向阿尔贝特·萨克森—捷欣公爵指挥的4万奥军展开进攻,法军的是奥军兵力的2倍还多,奥军主力在热马普

  • 金马刺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金马刺之战,步兵,骑兵

    金马刺之战为1302年7月11日在法兰德斯的科特赖克外围发生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由手工业行会会员组成的法兰德斯步兵打败了法国和法兰德斯贵族的骑兵。据说从战败者身上取得许多马刺,故称金马刺战役。法兰德斯装备不良的步兵所以能战胜法国骑兵,是因为他们把阵地设在四面环水和壕沟的土地上,使骑兵无法冲刺,一筹

  • 金马刺之战中平民是用什么武器击败法国骑兵的?破甲武器刺槌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金马刺之战,刺槌,法国

    刺槌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西欧比较流行,是步兵的重要辅助兵器。它主要应用于对付冲锋的骑兵,由于制作简便而且造价低,一度在西欧非常风行。但是随着骑兵甲胄的日趋完善,戟和锤矛制作越来越精良,在十五世纪刺槌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出土的刺槌头刺槌的名字原文很有趣,叫“goedendag”,几乎和德语及荷兰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