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百三十五年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三百三十五年战争的结果如何

三百三十五年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三百三十五年战争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34 更新时间:2024/1/21 7:24:24

三百三十五年战争(英语: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Five Years'

War,荷兰语:Driehonderdvijfendertigjarige Oorlog)是英国南部的锡利群岛(Isles of

Scilly)与荷兰共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1651年,持续335年间双方处于宣战状态,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然而事实上双方没有任人员伤亡,甚至没有放过一枪一炮。战争宣言的合法性不能确定。到了1986年,锡利群岛议会最终与荷兰签订和平条约,宣布战争结束。

战争经过

起源

这场所谓的战争的起源是英国内战。在1642年至1652年的第二次英国内战中,克伦威尔率圆颅党击败了保党。英国西部的康沃尔成为保王党势力最后的挣扎之地。1648年,克伦威尔将圆颅党的势力扩到了康沃尔。

保王党的主力部队是英国皇家海军,宣誓效忠于威尔士亲王查理二世。皇家海军被迫撤退到了康沃尔半岛附近的锡利群岛,当时锡利群岛由保王党人物巴斯伯爵(Earl

of Bath)所统治。

与荷兰海军结盟

荷兰海军与圆颅党结为同盟。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起,荷兰在八十年战争中曾受到英国王室的援助,最终在1648年签订的明斯特和约中从西班牙独立。荷兰与英国保持了同盟的关系,并在英国内战中选择支持明显处于优势的圆颅党。

荷兰海军受到了盘踞在锡利群岛的保王党军队的攻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荷兰海军派遣上将Maarten

Tromp来到锡利群岛,要求保王党赔偿荷兰船只和商品的损失。

英国律师布林斯东·怀特洛克(Bulstrode

Whitelocke)于1651年3月30日的一封信件中称,Tromp来到了丹尼斯城堡(Pendennis

Castle),要求保王党赔偿荷兰船只的损失,然而没有得到保王党方面令他满意的要求。气愤的他宣布荷兰对保王党处于战争状态。

而当时英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圆颅党的控制之下,因此对保王党的宣战针对的只是保王党所控制的锡利群岛地区。

保王党的投降

在宣战后不久的1651年6月,圆颅党军队在罗伯特·布雷克(Robert

Blake)的率领下来到锡利群岛,胁迫保王党投降。荷兰海军失去了敌人,没有发一枪一炮就回国了。由于这场战争仅仅是荷兰对一个地区的宣战,合法性值得质疑,因此荷兰方面没有宣布战争的终结。

和平条约的签订

1985年,身为锡利群岛议会议长的历史学家罗伊·邓肯(Roy

Duncan)写信给荷兰驻英国大使馆,讲述了锡利群岛与荷兰的战争神话。荷兰方面确认了此事后,荷兰大使Rein

Huydecoper前往锡利群岛,与该群岛签订了和平条约。和平条约于1986年4月17日签订,与宣战的时间相差335年,因此被称作三百三十五年战争。大使开玩笑地说,当锡利群岛的居民得知荷兰可能在任何时候袭击群岛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感到很难受的。

真实性

Rex Lyon

Bowley于2001年指出,怀特洛克的信件中所提到的宣战完全只是虚构的传闻。Tromp没有获得其政府可以对锡利群岛上叛军进行宣战的授权,但他的确试图保王党耀武扬威和恫吓,甚至可能计划使用暴力手段。然而这些并没有发生,荷兰使用了其他的手段以取得保王党的赔偿。虽然这次事件发生于1651年,但在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时,就已在威斯敏斯特条约中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崛起,战神陨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马共和国,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64年,罗马为争夺西西里岛,与当时的地中海强国迦太基爆发战争,史称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战败与罗马签署了屈辱性的条约,失去了西西里岛。公元前218年,为了向罗马复仇,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进攻西班牙的萨贡托,引发第二次布匿战争。(详细可阅读罗马崛起之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翻越阿尔卑

  •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罗马共和国,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岛,开始向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展。罗马警告汉尼拔不可穿过埃布罗河。汉尼拔无视此警告,继续领军向东北进军。罗马令迦太基交出汉尼拔受审,被拒绝之后宣战。这次战争是三次布匿战争中最长也最有名的一场战争,最后以罗马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中迦太基名将

  •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争背景是什么?有着哪些战前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马共和国,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迦太基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岛,迦太基人在哈米尔卡·巴卡的带领下,开始向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展。公元前226年罗马和迦太基签订和约,规定两国以埃布罗河为界,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划分势力范围,据李维所述,条约规定埃布罗河南岸城市萨贡托(sagunto)享有自治权。但在公元前21

  • 边界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边界战役的过程及结果(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边界战役,越南,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边界战役 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在中越边界附近进行,故名。1950年秋,越南人民军进行的抗法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运动战与歼灭战,消灭法军8000多人,收复5个市、13个县城,解放了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战役设想1950年1月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秘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过程有几个阶段?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6~195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亦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防御阶段(1946.12~1947.12)法军凭借兵力优势采取速战速决方针,首先侵占河内、海防等城市,控制红河三角洲;同时在岘港登陆,占领广治、顺化等中部城市,对越军实行南北分割。

  • 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印度支那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度支那战争,二战,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三次局部战争,即印支三国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和越南对柬埔寨的军事入侵(1979年1月7日到1989年9月27日),国际上将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视为

  • 泰拉蒙战役简介 泰拉蒙战役的历史背景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泰拉蒙战役画像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

  • 泰拉蒙战役的结果:波伊人落荒而逃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泰拉蒙战役画像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

  • 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是谁?马赫迪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赫迪,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是19世纪苏丹的民族英雄,全名为穆罕默德·阿赫迈德·伊本·赛义德·阿布达拉(约1840~1885),栋古拉人,童年时起接受伊斯兰教教育,青年时以博学、虔诚著称,曾去科尔多凡省游历、传教,目睹英国殖民统治的残暴、腐朽以及人民的苦难、怨愤。马赫迪的父亲是一个造船工,家庭的生活既贫苦,又不安定,哪里

  • 马赫迪起义过程的详细介绍,马赫迪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赫迪起义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起义经过开端1881年6月,马赫迪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向苏丹各地发布信函,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