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希腊独立战争:希腊的独立和土耳其的崩溃瓦解

希腊独立战争:希腊的独立和土耳其的崩溃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83 更新时间:2023/12/24 9:05:00

希腊独立战争,是希腊反抗奥斯曼帝国的一场独立战争。19世纪初,希腊人民要求摆脱土耳其军事专制制度的束缚,建立自己的国家。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起义,并迅速发展到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屿、卢麦里以及马其顿等地。9月起义军控制伯罗奔尼撒半岛。1822年1月1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宣布希腊独立,成立希腊执行委员会。

这场战争结束了土耳其对希腊近400年的军事专制统治,是希腊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腊独立战争不仅为希腊赢得了独立,而且促进巴尔干其他地区民族解放斗争,加速土耳其的瓦解崩溃。

希腊自1460年就处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广大人民饱受痛苦和磨难。进入19世纪之后,希腊民族解放意识加强,从而孕育着武装斗争的火种。另一方面,土耳其统治集团内部昏庸无能,军事专制制度严重制约希腊迅速发展的经济。同时,土耳其境内暴动、反叛活动此起彼伏,这一切都给希腊独立战争创造了良好的时机。

1821年3月4日,侨居俄国的希腊“友谊社”总负责人依普希兰狄斯越过俄国国界,率领起义军在罗马尼亚的雅西号召希腊人民起义。3月23日,起义波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各区。4月7日,斯佩采岛宣布起义,支援伯罗奔尼撒半岛起义。4月22日,普萨拉宣布起义;28日,伊德拉岛起义军民控制科林斯地区。5月7日,提卡地区的武装村民冲进雅典,迫使土军退守科林斯城。至此,起义军几乎席卷整个希腊的大部分陆地和爱琴海许多岛屿。6月,依普希兰狄斯率军进入希腊时,在德拉戈尚与土军交战,被土军打败,依普希兰狄斯逃亡奥地利,不久被捕。7月,战斗日趋激烈。10月5日,希腊军民攻占特里波利斯城。希腊军队不久几乎全部解放伯罗奔尼撒半岛。

1822年1月,希腊在厄皮道尔召开首届国民议会,宣布希腊独立,成立国民政府。

土耳其侵略者调兵镇压起义,并在希俄斯岛对希腊居民进行大屠杀,2.3万人遇害,4.7万人被卖为奴。

1822年6月,土耳其侵略军对伯罗奔尼撒半岛发动大规模进攻。土军出动近3万人,未遇抵抗,就到达科林斯卫城。随后,南深入伯罗奔尼撒内地,遭农民起义军的伏击,伤亡很大,溃不成军,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在海上,希腊小船敢于与装有大炮的土舰作战。一水兵驾驶一艘着火的船冲进土舰停泊场,烧毁1艘军舰,其土舰全部逃入达达尼尔海峡。希腊军民的胜利严重挫伤了土军的士气,士兵害怕送命,拒绝参战,土军陷入一片混乱。然而,希腊军队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军政首脑忙于权力之争,贻误了有利战机。希军未能乘土军混乱之际,扩大战果,解放中、北部地区,以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1824年4月,希腊召开第二届国民议会,塞奥佐罗斯·科罗克特洛尼斯被解除总司令职务。以科为代表的“民主派”不服,拒绝承认政府。希腊出现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伯罗奔尼撒的旧势力乘机联合“民主派”,反对“亲欧派”。经过两次激烈的武装冲突,“民主派”遭失败,科罗克特洛尼斯本人被捕。希腊内部战争结束,希腊军队力量蒙受重大损失。7月,土耳其与埃及签订协定,共同镇压希腊人民起义。

1825年2月11日埃及侵略军在易卜拉辛的统帅下,在伯罗奔尼撒登陆。T.科洛科特罗尼斯出任希腊军统帅,指挥军民抵抗。埃军凭借优势侵占伯罗奔尼撒。希腊政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释放科罗克特洛尼斯,再次委任其为总司令,但战局已难扭转,埃军占领特里波利斯及半岛绝大部分地区。

1826年4月11日,土埃侵略军近4万人联合围攻希腊西部重镇米索隆基。经11个月的围攻和封锁,守城军民顽强战斗。1826年4月22日,守城军民英勇突围,仅有300多居民生还。8月占领雅典城。

1827年6月,科林斯地区以北的希腊国土落入土耳其侵略军之手。自由希腊仅保留伯罗奔尼撒一部分国土和爱琴海上的若干岛屿。

由于希腊独立战争曲折的发展历程,世界舆论加大,对欧洲大国利益的影响加深,促使俄、英、法等国的关注,尤其是沙俄政府。早在1825年,俄国政府为巩固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就认为必须支援希腊人的独立战争。俄国一旦占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无论在贸易和政治方面,无疑都是对英国实力的一个沉重打击。英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也不愿意让俄国单独进行干预。于是,英国先与俄国达成某些让步,以此牵制俄国的行动。

1823年英国政府宣布承认希腊,并于1823—1824年向希腊政府提供两笔贷款。沙皇俄国于1824年1月9日抛出在希腊建立3个自治公国的方案,企图达到分割希腊便于俄国控制和削弱土耳其之双重目的。遭到希腊政府拒绝。

1826年4月4日,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关于联合调处希土停战和希向土纳贡获取自治的议定书。议定书规定,英俄两国都不在希腊谋取特权。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斗争的严峻形势,希腊政府内部两派斗争暂时缓解。

1827年4月,在特莱辛召开第三届国民议会,各派达成妥协,一致选举卡波狄斯特里亚为总统。该总统任职于俄国政府,他的当选进一步证明俄国对希腊政治的影响,从而,加速了欧洲列强对希腊战争的干涉。6月24日雅典卫城也落入土军之手。至此,希腊军队控制区已所剩无几。但他们仍坚持游击战。欧洲进步人士同情希腊革命,从道义和物资上进行支援。希腊宣布独立后,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干涉和争夺。7月6日,英、法两国与俄国在伦敦签订三国协约,重申1826年彼得堡议定书的条款,并补充规定,要求希土双方立即停火,否则三国将共同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希腊战争。土耳其当局驳斥伦敦协约的一切条件,拒绝停止军事行动。10月20日,英、法、俄三国舰队与埃土舰队在纳瓦里诺海湾进行交战。经4小时激烈海战,埃土联合舰队遭重创。

1828年4月,俄土战争相继爆发,俄军穿过巴尔干半岛,进入马里查河谷,攻占阿德里安堡。随后法国也出兵占领伯罗奔尼撒。

1829年9月,俄土签订《亚得里亚堡条约》,土耳其被迫接受英、法、俄《伦敦三国条约》。希腊军民利用土军被牵制和被削弱的有利时机,发起进攻,先后解放了部分国土。3月17日纳夫巴赫托首次获得解放;5月6日梅索朗吉上空重新升起希腊国旗。5月14日,解放米索隆基。不久,整个东希腊除提佛等地外已全部获得解放。9月12日在别特拉战役中,希腊军队击溃了一支7000多人的土军,并迫使敌人撤出大陆希腊地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独立战争。

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于同年2月3日新的伦敦议定书,承认希腊独立。

希腊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大起义,是一场反殖反封建的革命,最终以希腊人民的胜利、土耳其的失败而结束。

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为希腊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巴尔干半岛其他国家的人民受到了鼓舞,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希腊独立战争几乎席卷全国各地,不仅有陆上交战,而且有海战。战争历时8年半之久,作战双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胜利的取得,首先是希腊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在战争过程中,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全希腊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几乎都积极投入战斗。希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采用伏击或奇袭战法,大量消耗土军有生力量。其次,有利的国际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战争始终得到欧洲进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随着战事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列强出于各自的目的参与战争,客观上牵制了土军力量,削弱了土军的战斗力,为希腊人民争取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更多文章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在近东地区兴起的?(希腊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希腊独立战争

    奥斯曼部是突厥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部族。这个部族在安纳托利亚半岛逐渐定居,早期与拜占庭-希腊民族多有融合与战争,通过在拜占庭帝国和其他安纳托利亚突厥语民族的游走与斗争,奥斯曼部日渐兴盛,现代土耳其人就来源于此。自罗姆苏丹国于1300年左右灭亡后,位于黑海和地中海间的安那

  • 柯立芝效应是什么意思?柯立芝效应的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柯立芝效应,美国

    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一译"库利奇效应"。雄性动物交媾之后又立即与新配偶交媾的现象。大多数哺乳动物在交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边,也不再有性行为。这个阶段称为性不应期。其长短,因动物的种类和周围环境而异,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小时或几天。但是,如果在雄性动物交媾之后

  •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

  •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柯立芝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政治家,柯立芝效应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

  • 柯立芝繁荣是什么?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柯立芝繁荣,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

  •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

  •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美国,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政治家,柯立芝繁荣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

  • 俄国内战中的重要指挥官:科尔尼洛夫,科尔尼洛夫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科尔尼洛夫

    科尔尼洛夫事件的主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西伯利亚第九师师长,不久转任第48师师长,他使该师有了钢铁48师的称号。《俄语报》把他的秘密电报公开出去, 一时之间,他成了资本主义的和有产者的救星, 19日他被任命为俄军最高统帅。他要求授予他近乎独裁的权利。生平介绍1870年8月18日生于卡尔卡拉林斯克

  • 俄国内战中的孟什维克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孟什维克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孟什维克

    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国早期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别。俄文音译,意为少数派。1903年7、8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在制定党章时发生尖锐分歧。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马尔托夫等

  • 俄国内战什么时候发生的?俄国内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俄国

    俄国内战(英语:Russian Civil War),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或称对苏干涉战争,是1918年5月31日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外蒙古和波斯。主要战役在1920年基本结束,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其间红军与白军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不列颠帝国、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