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弗里德兰战役中的俄国总司令——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

弗里德兰战役中的俄国总司令——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2/21 10:47:55

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1745-1826)男爵,伯爵(1813),泰奥菲尔公爵,骑兵上将。他弑杀了沙皇保罗一世,为此得到死者儿子的奖赏,拿破仑战争时期,他是埃劳战役弗里德兰战役的俄国总司令。

德国浪子

1745年2月10日生于不伦瑞克一个古老的德国贵族家庭(他父亲在这里任近卫军

上校),他在乔治二世的汉诺威宫当了五年侍从;后来参加汉诺威军队;在晋升为步兵近卫军上尉以后,他参加了七年战争的最后一个战局。当时

,他追求女性的狂热比他的战功引起更多的议论。为了娶汉诺威驻维也纳宫廷的大使施泰因贝尔格男爵的女儿,他辞去军职,回到他在汉诺威的庄园班特恩;由于挥霍无度,他困于债务而不能自拔,妻子死后,他决计到俄国军队里供职以重家业。

俄军悍将

叶卡特林娜二世提升他为中校。在两次俄土战争中表现出色,成为一名勇敢、沉着、有魄力的骑兵军官。他先在鲁勉采夫部下同土耳其人作战,后在苏沃洛夫部下镇压起义者普加乔夫。他曾告假去汉诺威美貌出名的冯·施维格耳特小姐求婚。回俄国后,由于鲁缅采夫和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的提拔,他当了团长。由于在奥查科夫堡垒遭遇风暴时沉着静,被被委任为准将旅长。

1793~1794年波兰镇压安德热·塔得乌什·博纳图拉·科希丘什科的战争期间,他指挥一支轻装部队,在奥什米亚纳战役和索雷战役以后被提升为少将(由俄国名将苏沃洛夫亲自授衔);他曾率领骑兵突破了波兰军队的中央,保证了维尔诺会战的胜利,而由于他在尼门河下游两岸成功地进行了几次大胆的偷袭,叶卡特琳娜二世奖给他圣弗拉基米尔勋章、荣誉武器和200名农奴。波兰战争时期,他表现出了优秀骑兵军官的素质--热情、勇敢、敏捷,但是没有显露出军队指挥官所必需具备的更高的天赋。波兰被最后瓜分以后,他被派到在波斯作战的军队中,这是对波斯沙赫阿迦·穆罕默德·汗于1795年入侵格鲁吉亚时大批屠杀和奴役居民的报复。他以10天的炮击迫使里海的杰尔宾特古堡投降。圣乔治三级勋章是他从叶卡特林娜二世那里得到的最后的奖赏。叶卡特林娜二世死后,保罗一世将他召回晋升中将,但不久就他就遭冷遇并被迫退休。

弑杀保罗

那时,圣彼得堡的军事总督帕连公爵正策划刺杀保罗的密谋。帕连知道本尼格森很果敢,所以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并且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把密谋者引进皇帝的卧室。正是本尼格森把躲藏在壁炉里的保罗拖了出来,当保罗拒绝退位,其他阴谋分子开始犹豫时,本尼格森喊道:"还说什么!"解下肩带,向保罗扑去,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经过一场搏斗,终于将受害者掐死。为了快些结束此事,本尼格森又用沉重的银烟盒砸保罗的头。保罗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即位以后,本尼格森晋升骑兵上将,却被"体面的流放"到维尔诺,担任驻立陶宛的司令官的职位。

波兰战局

1806-1807年的战局初期,他指挥米哈伊尔·费奥多托维奇·卡缅斯基所率的第一军团的一个军,第二军则由布克斯格夫登指挥。在掩护华沙以抗击法军的尝试失败后,他被迫撤退到那累夫河畔的普乌土斯克,1806年12月26日他在这里击退了拉纳和贝尔纳多特的进攻,因为拿破仑的主力在进攻俄国第二军团而使他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本尼格森向亚历山大上报战功,并且由于他暗中打击卡缅斯基和布克斯格夫登,不久便被授予二级圣乔治勋章并任命为将同拿破仑作战的军团总司令。1807年1月底,他对驻扎在冬季营地的拿破仑军队采取了进攻性机动,并完全偶然地避开了拿破仑给他设下的圈套,在这以后他和敌人在埃劳进行了会战。埃劳于2月7日陷落,而2月8日,本尼格森曾为了遏制拿破仑的猛烈追击而进行了一次决战。俄法两军在埃劳展开拉锯战。贝尼格森本来已经胜券在握,但被缪拉分成两路纵队向俄军的中央发起了军事历史上最伟大的骑兵冲锋,撕裂俄军的防线。俄军进行了顽强的反扑,莱斯托克所指挥的普军的到达。晚上7点,内伊的14,000人也兼程赶到,双方激烈搏斗,尸横遍野。当晚,贝尼格森决定撤退。但是由于大风雪,法国人没有察觉对方的动向。拿破仑在同时也下令他的军队在夜幕掩护下从这个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场上撤退。直到一两个小时之后,达武的后卫才发现俄军撤退,拿破仑立即命令部队停止撤退,返回原地,。双方都自命为胜利者,但不管怎样,据拿破仑本人说,埃劳战役是他历次战役中流血最多的一次。本尼格森唱了谢恩赞美诗,从沙皇那里得到了一枚俄罗斯最高级圣安德鲁勋章、12000卢布补助金和一封赞扬他为"胜将军"的贺信。

春天,当一路法军对但泽围攻时,他在海尔斯贝尔格修筑防御工事,放过了攻击拿破仑的机会,但是在但泽失陷和各路法军会合以后,他认为攻击的时机到了。一开始,拿破仑的先头部队(其人数仅相当于他的部队的三分之一)就把他堵住了,不久拿破仑的机动又迫使他退回到他的营垒。在这里,拿破仑于6月10日共以两个军和几个近卫营的兵力向他进孜,法国骑兵司令缪拉,与苏尔特和拉纳离的太远,这很被贝尼格森抓住机会。巴格拉基昂率领俄罗斯骑兵大战缪拉骑兵,双方在海尔斯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直到晚上11点。法军死伤10,000人,俄军8,000人。海尔斯堡战役俄军虽占了上风,贝尼格森却主动放弃了海尔斯堡。朝哥尼斯堡战略转移,拿破仑决心在敌人进入哥尼斯堡要塞之前,拿下这个普鲁士的最后据点。双方军队冒着大雨行军,为抢先到达目的地进行了一场意志和耐力的较量。法俄终于在弗里德兰这地方爆发决战。他在那里配置了他的军队,背靠阿累河并以弗里德兰德桥为唯一的退路。俄军顽强抵抗,但贝尼格森背河阵的致命错误葬送了俄军。他不在拿破仑集结军队以前迅速向前推进,而让拉纳和莫蒂埃拖住了五六个小时,直到拿破仑5点钟把部队部署好并命令他们转入进攻。俄军被击退到阿累河,弗里德兰德被攻占,而弗里德兰德桥被俄军自己破坏,虽然俄军整个右翼还在河的对岸。6月14日弗里德兰战役就这样失败了,这次法军的损失8,000人,而俄军死伤高达20,000人。法军还抓获少量俘虏,缴获80门大炮。据说,卞尼格先当时是受了他波兰籍妻子的影响。在整个这次战局期间,本尼格森接二连三地犯错误,他的全部行为是轻举妄动和优柔寡断的奇妙结合。

这次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军糟糕的指挥系统,本尼格森在战斗中不能胜任总参谋长的职位。1808年他被解除职务,并被迫退役,闲赋在家。直到1812年拿破仑侵俄才再度被起用。

战场

1812年战局期间,他只作为总参谋部的一名附员参与军务,没有正式职务。他在大本营里阴谋排挤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企图占据他的位置。直到库图佐夫担任俄军总司令后,他才再次出任总参谋长一职。

1812年6月23日晚上,当法军正在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时,贝尼格森男爵正在为沙皇举行舞会。他此举纯粹是为了讨沙皇的欢心;同时,也是由于预见到俄军将要撤退,想乘封地维尔诺陷落前,把自己在那里的领地卖给沙皇。他们在舞会上成交了,沙皇同意付给他1.2万金卢布。

博罗季诺战役后参加了著名的菲利村会议,由于损失惨重,连悍将巴格拉基昂也阵亡,俄罗斯帝国一片低气压。库图佐夫决定采取原来巴克莱所提焦土战略退却,他说服沙皇放弃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给拿破仑,退到纳拉河附近。贝尼格森的一切活动都旨在使库图佐夫威信扫地,他坚持要在莫斯科城下进行决战。会议上意见分歧很大。苏格兰裔的巴克莱等几位将领支持库图佐夫的主,同意放弃莫斯科;德裔的贝尼格森却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装模作样地嚎叫:「我们也是俄国人,我们将一如既往,勇敢战斗!」但当库图佐夫讽刺的点到现在跟贝尼格森的大惨败之役弗里德兰背水阵地形像似的痛脚后,贝尼格森气到闭嘴。

沙皇放弃莫斯科后,采用传统的「坚壁清野」战略,1812年10月18日

贝尼格森突击了法国缪拉驻扎塔鲁丁诺的法军,并夺取了法国运输物质和大炮。法国部队在遭受2500人死亡,被俘2000名,俄军失去了1200名,本尼格森本人在这次战役中被一发加农炮弹击伤了大腿。

俄罗斯的这一胜利,被认为有加速拿破仑退出莫斯科的决定 。

贝尼格森对于库图佐夫来说,不是参谋长,也不是第一助手,而是一个竭力贬低元帅的阴谋家,千方百计想占据俄军第一把交椅。长期以来,库图佐夫从大局出发,对贝尼格森这种粗鲁的态度一再容忍,但是当他唱反调变成行动并有碍军务时,库图佐夫便把军权交给了值班将军。尔后,贝尼格森还是常与总司令元帅库图佐夫争吵,这使得他不得不退役。

1813年

4月28日,库图佐夫在追击拿破仑途中病死于德国的博莱斯瓦维茨城。贝尼格森终于如愿以偿的被召回并负责指挥俄国军队。先后参加了吕岑、包岑等战役。并是莱比锡各民族大会战「最后一天」总攻击指挥之一。因此战被亚历山大封为伯爵。在这以后,他奉命把达武逐出汉堡,他包围了达武一年之久,直到1814年4月拿破仑退位,军事行动结束为止。当时,他没有作战就占领了汉堡。为此,他要求给他新的荣誉和奖赏,结果获一级圣乔治勋章。1814年在贝萨拉比亚指挥南方军团,拿破仑百日朝消失,全面和平后,1818年贝尼格森终于从俄军中除役。他回到他在汉诺威的庄园,晚年他完全丧失了视力,1826年10月2日在那里去世,去世前他把大部分家产都挥霍掉了,并把他的贫穷的孩子留在俄国服务。

更多文章

  • 弗里德兰战役打了多久?弗里德兰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弗里德兰战役,法国,俄国,拿破仑

    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6月,它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队在弗里德兰(今日加里宁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进行的决战。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最终法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俄军战败后则沿着维纳河与尼曼河混乱地溃逃。第四次反法同盟

  • 弗里德兰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弗里德兰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弗里德兰战役,法国,拿破仑,俄国

    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6月,它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队在弗里德兰(今日加里宁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进行的决战。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最终法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俄军战败后则沿着维纳河与尼曼河混乱地溃逃。第四次反法同盟

  • 拿破仑一生中的经典战役:弗里德兰战役(提尔西特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弗里德兰战役,法国,拿破仑,提尔西特和约

    是迄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16岁从军校毕业,仅仅是一个无名的下级军官。然而,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

  • 《提尔西特和约》什么时候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提尔西特和约》,法国,俄国,拿破仑

    《提尔西特和约》是拿破仑法国同参加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败国俄国和普鲁士在1807年7月7日和日签订的和约。和约条件对普鲁士极为苛刻使普鲁士丧失很大一部分领土(其中包括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属地)。俄国没有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了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和

  • 弗里德兰战役打了多久?弗里德兰战役的结果及影响(提尔西特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弗里德兰战役,法国,俄国,拿破仑,提尔西特和约

    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6月,它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队在弗里德兰(今日加里宁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进行的决战。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最终法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俄军战败后则沿着维纳河与尼曼河混乱地溃逃。第四次反法同盟

  • 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提尔西特和约

    在210年前的今天,1807年7月7日 (农历六月初三),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网络配图1807年7月7日(距今210年),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

  • 卡迪西亚战役:波斯帝国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有关中古伊朗的历史的资料相对西方不是很多,尤其是介绍帕提亚和萨珊王朝的资料,这与古代伊朗人不注重自身历史的记述有很大关系。不过穆斯林史学家却记载了萨珊王朝败亡时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其中卡迪西亚一战在其中占重要地位。此战之后,波斯精锐部队基本损失殆尽,然末代国王叶兹德格德三世仍然拼凑了一部分乌合

  • 卡迪西亚战役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以少胜多卡迪西亚战役已载入中世纪军事史册,为善于用兵、以少胜多的突出战例之一,被伊斯兰史书誉为奇迹。卡迪西亚一战,波斯军队伤亡惨重,约2万人战死,伤者不计其数。这支军队是波斯国王为击溃穆斯林而在全国范围内征召的精锐部队,这些精英分子的惨重伤亡意味着伊嗣俟短期内无法再筹集到数量多而又富有战斗经验的士兵

  • 卡迪西亚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战役开始633年秋,伊斯兰教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在派遣穆斯林军向拜占庭帝国属地叙利亚进军、西线派遣阿慕尔攻克埃及的同时,曾派“安拉之剑”哈立德·本·瓦利德率领一支分遣队出征波斯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伊拉克。公元634年夏,由于叙利亚战场吃紧,阿拉伯名将哈立德·瓦里德奉哈里发之命撤离美索不达米亚战场,率

  • 卡迪西亚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卡迪西亚战役,阿拉伯帝国

    公元619年,萨珊王朝的国王——“帕维兹”库思老二世占领了埃及,将波斯领土扩张到前所未见的地步。此时他大概不会想到,他的对手希拉克略皇帝能够重新翻盘,自己最后也不得善终。他更不会想到, 就在自己志得意满之时,阿拉伯半岛上有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家伙创造了一个新的宗教。由这个宗教在十几年后刮起的绿色狂飙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