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皇帝为何喜欢大圆脸

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皇帝为何喜欢大圆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3/12/24 23:44:25

古代皇帝选妃,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选妃制度。规则,大多类似,没有太多的出入。《礼记》记载了周朝的后妃等级制度:“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有了制度,接下来就是选老婆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同朝代,差别还是很大的。先秦之前,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那会是公大臣送自己漂亮女儿入宫;或是从民间物色一些美人,送她们入宫;又或是在外征战,掠夺来的一些女子。等等!

到了汉代,出现了征收的做法。到民间去征收一些女子,选拔之后进宫,还有就是公主或是官员的后代,又或是选拔一些民间奇女献给皇帝等。汉代有专门的官员,到了规定的每年8月就去民间采选。条件嘛,漂亮是其一,要端庄秀丽,也有一些限制条件。

网络配图

随着时代的变迁,选妃的标准越来越高,明朝还举行了一次全国选秀大赛。太高不行,太瘦不行,太矮不行,太胖不行等等。内监还要对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进行查看。还要量女子的手足,看走路的姿势。接下来就是上了年纪的宫娥将她们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这一套下来,才最终确定。

到了清朝,这选秀,就有点看不懂了。为何?清朝的妃子不在乎漂不漂亮。

网络配图

《清史稿·后妃传》关于后妃等级和选妃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想必有所了解。这清朝选的不是漂亮,而是家世背景。清朝绝大部分的后妃都是从官宦之家选出来的,还必须是满族人,也有少数特例。这些特例的后妃,是幸运中的幸运者了。

网络配图

选妃的规定,必须是满人。但清朝还把后妃看作是一种政治联姻,因此,就有了蒙古贵族们的后代进入后宫。比如,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就是蒙古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从整个清朝的后妃数量来看,蒙古族后妃是除满族后妃第二多的,大约有20多位。

既然后妃已成为一种政治联姻,又要看家族背景,那就出现了姑侄同侍一君的现象。比如孝庄文皇后孝端文皇后的侄女等。

不看漂亮,这是从我们汉族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清朝后宫嫔妃没有几个漂亮的。但从当时的满族人角度来看,还是注重“漂亮”的。不过呢,他们所谓的漂亮可不是樱桃小嘴、柳叶眉之类的。他们喜欢大圆脸、方额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盘子”脸(含贬义,不建议大家使用)。你要不信,可以找几张清朝后妃真实的画像看看,是不是大圆脸,方额头。当然,这不是100%的,也有例外。清朝皇帝喜欢大圆脸、方额头的满族女性,不是什么重口味。而是,他们的一个习惯,当时的满族人的审美观与汉族人不同。当时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与当时的满族有着相同的审美观。

标签: 清朝后妃制度

更多文章

  • 清朝服饰之:清朝后妃朝褂(清朝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后妃,朝褂,清朝服饰,清朝后妃制度

    朝褂即后妃及贵族女性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套在朝袍外面的礼褂。清代后妃的朝褂形制大致分三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饰五爪金龙纹,贵妃、妃、嫔朝褂饰五爪蟒纹。皇子福晋以下朝褂形制只一种,皆饰蟒纹。(1)按《大清会典》规定,有三种款式,均石青色,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这三种朝褂领后均垂明黄色绦,绦上缀饰

  • 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班牙内战

    1939年3月28日 佛朗哥的军队穿过街垒,控制了马德里,40多万共和军在一些城市相继投降,从此,长达32个月的西班牙内战结束。网络配图1936年1月15日,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西班牙人民阵线成立;同年2月16日,在议会选举中,西班牙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而19

  • 老兵回忆西班牙内战:认为国际纵队是正义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老兵,西班牙内战,二战,

    西班牙《国家报》5月10日称,德尔默·伯格的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北部哥伦比亚郊外的一处丛林中,距离旧金山3个小时的车程。一个当地居民在热心指路后说:“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它只会通往一些废矿场。”在山路上走了大概2英里之后,需要上一个陡坡才能找到伯格的家。退休之后,伯格在这里购买了1公顷杂草丛生的狭长地

  • 西班牙内战的华人指挥官谢唯进:被授予解放勋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弗朗哥

    谢唯进又名芝祥,字用常,是重庆璧山县广普镇人。191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学,在校期间,受进步书刊影响,成为学生中的五四运动代表。1919年10月中学毕业后,他怀着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与李富春、李维汉等150位青年学生,在上海黄浦江码头,登上“宝勒笳”号法国邮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春,由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8日 西班牙内战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7月18日,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在77年前的今天,1936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一),西班牙内战爆发。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阵线建立,参加者有左翼共和党、共和同盟、社会党、共产党等。2月16日,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组成联合政府。左翼共和党基罗加任总理。人民阵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释放

  • 明朝内阁制度对明朝有着怎样的影响?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明代内阁因缺乏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辅助机构,通过

  • 明朝内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制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

  • 明朝内阁的运作方式是怎样的?都是怎么管理的(明朝内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内阁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

  • 明朝内阁制度是怎样逐渐发展起来的?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

  • 清朝内阁制度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结果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内阁制度,官员,清朝内阁制度

    皇权加强大学士的票拟直接听命于皇帝。清初的票拟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而是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当时,大量题本由皇帝首先阅看,然后,再由内阁根据皇帝旨意拟旨,最后获皇帝认可后下达执行。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顺治帝令:“今后各衙门及科道各官本章,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