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普林斯顿战役结果:美军战胜英军(粮草战争)

普林斯顿战役结果:美军战胜英军(粮草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4/2/7 14:03:12

在237年前的今天,1777年1月3日 (农历冬月廿四),普林斯顿战役,美军战胜英军。

普林斯顿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1777年1月3日乔治·华盛顿的北美大陆军出其不意地普林斯顿的查尔斯·玛沃德(Charles

Marwood)带领的英国黑森军队进攻获胜。

1776年12月26日华盛顿在特伦顿出奇获胜后决定在他将他的军队带回其过冬营地前对新泽西的英军进攻。12月30日他渡过特拉华河。

英军查尔斯·康华利中将派玛沃德中校带领第四旅的三个团共1400人在普林斯顿作为后部。1777年1月2日康华利受威廉·豪将军命带领6000人从普林斯顿向特伦顿进发进行反攻。但是华盛顿的军队非机动,躲开了英军的反攻来推迟决战。最后他将他的军队布置在一座峡谷的南岸,英军多次试图占领峡谷上的桥来进攻美军,但是都被美军击退了。天黑时康华利决定让他的士兵休息,等天亮后再进攻。他没有听他的士官说华盛顿特别机动的劝告。

华盛顿趁天黑留下少数人来照管篝火和发些声音,他自己却带大队人马撤离,当时天很,河上结冰,甚至于连炮都可以在河上运过。华盛顿绕过英军的南边去普林斯顿。

1777年1月3日美军与英军多次在普林斯顿交火。但华盛顿得以每次只与一部分英军交战。当时华盛顿有7000人(不过参加作战的只有约1600人),在普林斯顿的英军只有1800人。86名英国士兵阵亡,美军有40多人负伤或阵亡。

美军在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胜利大大提高了美军的士气,而且激发了约八千多人参加美军。

普林斯顿战役之后,康华利辞去了他在新泽西的很多个职位,并且命令他的军队撤回新布伦斯维克集中。据统计,在这次扭转北美战局的战役当中,英军一共有两百七十六人阵亡。普林斯顿战役很大地鼓舞了美军的士气,八千名新兵应征入伍。

美国的史学家通常认为普林斯顿战役和特灵顿战役一样,都是美军的巨大胜利。事实上,在普林斯顿战役以后,皇家英军失去了对新泽西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战役也对法国和西班牙产生重要的政治影响,导致了两国在普林斯顿战役后都加强了对美军的援助。德国的菲德烈大帝,更把华盛顿将军在那段时间的战绩,说成是“军事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普林斯顿战役,美军战胜英军特灵顿现在是美国新泽西州的首府。德拉华河上宾夕法尼亚一侧当年华盛顿的队伍渡河的地方,后来建立了华盛顿渡口历史公园。

和随后的特灵顿战役和普林斯顿战役一样,华盛顿抢渡德拉华河,是美国独立战争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与这个事件齐名的,是德裔美国人泽在1851年完成的巨幅油画,就叫做《华盛顿抢渡德拉华河》。

更多文章

  • 古罗马的战车赛是尼卡暴动的起因吗?一场毁掉国家的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尼卡暴动,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

    古罗马虽有战车,但是由于马蹬没有发明,所以无法组织大规模骑兵,故而罗马实际控制的地域要么是环地中海地区,或者离地中海不远的岛屿(比如英国),一旦需要深入内陆,明显力有不逮。说道古罗马体育,就不得不提罗马帝国的战车竞赛(chariotracing),它是这个古老而强大的帝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即使是

  • 尼卡暴动: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市民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尼卡暴动,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

    532年年初,君士坦丁堡城中蓝党与绿党之间发生了冲突。蓝党认为查士丁尼一世登基是自己的功劳,因此蛮横骄纵,对居民实施恐怖手段,而对其政敌绿党成员迫害尤甚。在一个竞技日(通常认为是儒略历1月11日),绿党责骂当时在场的查士丁尼一世偏袒蓝党,结果把蓝党也卷入了骚乱,两党党徒在赛车竞技场爆发了激烈的斗殴。

  •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爆发尼卡起义(尼卡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爆发尼卡起义,尼卡暴动

    532年1月在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爆发的平民起义。尼卡为希腊语,意即胜利。起义因参加者高呼“尼卡”而得名。尼卡起义拜占庭期举行赛车会,并且形成特殊的组织——吉莫。它依驾车人的服色分为蓝党(以东正教徒为主)和绿党(以一性派教徒为主)。蓝绿两党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不同,因而经常发生斗争。政府则利用吉莫

  • 汉匈百年战争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匈百年战争,汉匈战争,汉朝,匈奴

    首先,从土地来说,匈奴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如河套、阴山、河西等,接连为汉军所占领,并徙民实边,使之彻底汉化。而这些地方水草丰美,是最适于游牧之所在,失去之后,匈奴只能远遁漠北,但漠北苦寒,环境极为严苛,在这种自然环境的约束之下,匈奴生存都已经成为了问题,所以才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

  • 一次泄密的发生,导致汉匈百年战争,泄密者竟然还能封为天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邑之谋,汉武帝,匈奴,聂壹,军臣单于,王恢,汉匈百年战争

    马邑之谋:汉武帝与匈奴首战,30万军为什么一兵未发?六月间,汉武帝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作为统帅统辖诸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数将共出,汉军总人数在三十万以上,分五路大军。军事安排方面,韩安国、李广、公孙贺三将分别埋伏于马邑旁句

  • 汉匈战争格局的传奇将领揭秘霍去病的骑兵部队(汉匈百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匈百年战争

    作为农耕文明的中华大地,其实一直缺乏培养骑兵部队的沃土,骑兵作为一种贵族部队,除了战马培养贵以外,骑兵的人才培养也是一种需要长期投入的成本。而中国历代上,能够长期延续这种贵族传统的时期本就不多。而且因为各种政治因素,出身边疆的骑士很难成为朝中重臣,朝中无人不好办事,这就导致历代中华朝代在与草原民族的

  • 汉匈战争数百年:汉军借军事优势屡发动战略进攻(汉匈百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匈奴,汉军,战争,,汉匈百年战争

    汉匈几百年的大战,引起了当代军事学术界的关注,对汉匈双方谁是主动进攻方、谁是防守方有过许多争论,大多认为匈奴是主动进攻方。笔者认为:从战争的起因看,匈奴是主动进攻方,但从战争的实践过程和战略意图来看,汉朝是主动进攻方。判断战争谁是主动进攻方,一般是根据战场的位置和双方战略决战时谁是主动进攻方。汉匈几

  • 阿孙平克溪战役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阿孙平克溪战役,美国

    阿孙平克溪战役(英语:BattleofAssunpinkCreek),或称为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Battleof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英军部署正当华盛顿进驻特伦顿市之际,英军已经开始行动。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爵士在12月2

  • 阿孙平克溪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揭秘阿孙平克溪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孙平克溪战役,美国

    阿孙平克溪战役(英语:BattleofAssunpinkCreek),或称为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Battleof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1776年12月26日,大陆军在特伦顿战役俘虏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于翌日撤返宾夕法尼亚州

  • 第二次特伦顿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么样(阿孙平克溪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二次特伦顿战役,美国,阿孙平克溪战役

    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76年圣诞节夜率兵横渡特拉华河奇袭驻守特伦顿的英军雇佣兵,扭转了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 。1776年12月26日,大陆军在特伦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