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的“盐”:齐桓公称霸与食盐官运有关?

中国历史上的“盐”:齐桓公称霸与食盐官运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12 更新时间:2024/2/21 10:54:52

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东部出海盐、中部出井盐、西部出湖盐,因盐而兴的城镇贯穿东西南北。江苏盐城、四川自贡、山西运城分别是海盐、井盐、湖盐的代表。尤小巷制图

有人说,中国持续了2600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终被废止。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首先,这是我国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次,虽然食盐专营制度确实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齐国管仲,但不能说它持续了2600多年,因为历朝历代政策不一,有施行专营的时期,也有允许民间开采经销的时期……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盐”事纷繁复杂。

齐桓公称霸与食盐官运有关?

商周两代实行等级分封制,纳“贡”代税。所谓“青州厥贡盐”,就是以“盐”作为贡品,向上级交纳,以代赋税。当时,食盐的产运销由百姓们自己经营,官府仅在产地设官,督促民众按时采煮。

名列春秋时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名的猗顿,原本只是一个贫下中农,后来在陶朱公的发下,把家搬到河东盐池附近,专心搞起盐业和畜牧生意,仅十年就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

网络配图

盐业经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被齐国国相管仲看在眼里,于是,他亲自担任“商务部长”,一心为国家搞创收,将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收归国有,推行食盐国营制度。齐国临海,拥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尽管在食盐生产方面,管仲部分放权给百姓,但官府仍然严格控制生产者的生产时间和食盐资源的管理。

至于食盐运输,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从境外“进口”的食盐,均归官府统一运输。除了为政府赚钱外,食盐官府专运还能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对于那些不生产食盐的诸侯国,不听话就不给盐吃。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利用经济制裁达到政治目的的案例之一了。

当时,东方诸国除齐国外,多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任由食盐民产商销,官府只管收税。但西方的秦国,也有一个和管仲一样,认识到食盐产业具有“百倍之利”的人物——商鞅,在他推动下的变法中,山川河泽国有化是一项重要内容,食盐国营当然也不在话下。管仲富国,使齐国成为霸主,商鞅富国强兵,秦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并一举实现统一大业。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后,继续推行食盐国营的政策。

西汉召开“盐铁会议”激辩盐政

为了避免秦朝严刑峻法覆国的命运,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开放盐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弛山泽之禁”,意味着食盐国营政策被取消,民间可以“自由”开采、运输和销售。盐官不再承担食盐的产、运、销,只负责征收盐税。

汉武帝时,长期的对外卫国战争致使国库日渐空虚。于是,武帝把目光投入到利润丰厚的盐铁业,重新开始施行盐铁国家专营,以图创收。对于私自煮盐的人,除了没收“作案工具”外,还要处以“釱(音雀)左趾”,即给左脚戴上镣铐的惩罚。官府以低价强制收购盐民们生产的食盐,转手又高价出售,食盐价格猛涨,百姓买不起,只能“淡食”。食盐运输等劳役也要征发百姓,这些都直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网络配图

汉武帝死后,西汉实际领导人霍光对武帝以来的政策进行反思,但以御史大夫、盐铁国营的主要支持者和推行者桑弘羊为代表的一小撮顽固分子,坚持“按既定方针办”。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霍光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召集各郡国专家60余人,到长安与桑弘羊等辩论。这就是著名的“盐铁会议”,学者桓宽将其编辑为《盐铁论》一书。此后,尽管对武帝的很多政策进行了拨乱反正,但因为事关国家财政收入和军需供应,盐铁国营并没有被废止。

王莽时期,食盐国营出现松动:富商大贾贿赂地方官府,开始公开或半公开的“盗煮”。王莽新朝地皇三年(22年),再次废止了“食盐国营”,直到曹操重新施行“国营”,食盐私营持续了180多年。当然,这种私营,也多为地方土豪、强人所掌握。

三国魏晋时期,各个政权吸取了春秋战国东方诸国“不煮盐无以富国家”的教训,纷纷推行军事强制性的“国营”或“军营”政策。

唐人发明榷盐法:食盐国家专卖

隋到唐前期,和汉初一样,采取官少管、促生产的执政理念。隋文帝立国第三年就宣布废除了盐禁,凡是盐池、盐井,政府“与百姓共之”。唐初诸帝也基本继承了这一方针。

直到唐代中期,唐玄宗开始败家,导致财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设法生财创收,于是食盐国营又被提上了日程。但唐中期后的食盐国营制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叫做“榷盐法”。

所谓“榷盐法”,是指食盐国家专卖制度,由以前的官运、官销制改为就场专卖制。也就是说,盐民生产食盐,政府低价买来,再高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运输到政府指定经销店贩售。这样,政府不但控制了食盐的货源,也掌握了食盐的批发环节。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盐政的税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中央实际总收入的五分之二左右,成为当时唐朝的主要经济来源。

此后,虽然盐政多有变化、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更加细致,除元代一会儿商运商销、一会儿官运官销外,其他朝代大体都遵循了榷盐专卖制度。

改变中国历史的私盐贩子

网络配图

历经宋元明清千余年间,盐的专卖制度进一步得到强化,食盐专营及其盐课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盐运使一向是个肥缺,制售贩卖私盐的行为虽然受到政府一再打压,但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仍旧不绝如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盐业专卖史就是一部血雨腥风的官民斗争史。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职业,就是私盐贩子。有些私盐贩子直接参与了农民起义,而那些没有直接参与军事斗争的私盐贩子中,也不乏造反起义的支持者。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两年之后,他就从皇帝宝座上被赶下台,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

黄巢的老家在山东菏泽,三代都是私盐贩子。贩私盐在唐朝是死罪,但是利润奇高。作为私盐贩子,黄巢家里并不缺钱,所以在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造反的时候,黄巢的造反更是一种借机获取更大利益的策略。

而元末更是典型,朱元璋起义的经费大多是私盐贩子提供的,就连他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可以说,封建历史上的元末农民起义,基本上是一伙私盐贩子在争夺江山。

标签: 齐桓公齐桓公称霸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儿子夺位大战揭秘 齐桓公称霸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齐桓公的儿子,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虽然大半生英明神武,带着齐国走到了中原的巅峰,但是到了晚年,晚景比较凄凉,不只是被手下人囚禁,他的那些个儿子也没有一个靠得住的,没有一个去看看他们可怜的老父亲,任齐桓公饿死在了宫廷中,那么齐桓公的儿子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齐桓公一生总共有过好几个夫人,但是这几个夫人都没有儿子,所以说齐桓公并没

  •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现象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在齐襄公死于宫廷内乱之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两人争夺王位。在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称之为“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

  •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春秋五霸的时代正式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齐桓公称霸

    周王室东迁之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到了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服,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

  •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五霸中的首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春秋,齐桓公,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年一前643年),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

  • 齐桓公为什么要九合诸侯?九合诸侯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齐桓公,楚成王,管仲,九合诸侯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

  • 春秋霸主齐桓公简介:史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虽然生在春秋时期,称不上皇帝,但是他的功绩名声比起日后的很多皇帝都要更胜一筹,他在中国古代是明君的象征,而且他任用管仲最后称霸天下的事情更是得到了无数人的尊重。齐桓公是姜太公的后人,是齐襄公的弟弟,当年齐襄公继位之后,齐国混乱,管仲等人保护着公子纠去了鲁国,而齐桓公小

  • 春秋战国齐桓公强势称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在齐桓公在位的期间,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因此逐步强盛起来。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九合诸侯桓公二年(前684年),在长勺被

  • 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 桓公九合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桓公九合诸侯,齐桓公

    桓公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与各国的诸侯进行会合,签订一些互相好利的盟约。这样的诸侯会合在齐桓公在位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次,并不“九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准确指九次。齐国虽然在长勺之战中吃了败战,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来几年之后,北方的燕国派使者来向齐国请求支援,齐桓公决定率兵去救援

  • 恒公九合诸侯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恒公,九合诸侯

    恒公九合诸侯历史上所称的“九合诸侯”,就是由齐桓公所主持的,是指春秋时齐桓公与各国诸侯使者惊醒会盟,也是他成为霸主的盟会。这里先指正一下是齐桓公,并不是齐恒公。齐桓公画像对于齐桓公到底组织了多少次会盟的次数,历史上的记载又是不同的。《论语》中说“齐桓公,一匡天下”。《谷梁传》中称齐桓公一共召集“衣裳

  • 无当飞军:诸葛亮亲手打造的精锐部队 结局只能用悲壮来形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无当飞军,诸葛亮

    如果说曹魏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是威名远播的虎豹骑,那么蜀汉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就是诸葛亮亲自打造的无当飞军。三国乱世,各路诸侯逐鹿中原,靠的是什么?军队,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就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曹魏明显高于蜀汉。所以,前三国时代,曹操几乎是压着刘备打。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已经明朗。蜀汉获得了大半个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