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恒公九合诸侯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

恒公九合诸侯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99 更新时间:2024/2/1 14:24:31

恒公九合诸侯

历史上所称的“九合诸侯”,就是由齐桓公所主持的,是指春秋时齐桓公与各国诸侯使者惊醒会盟,也是他成为霸主的盟会。这里先指正一下是齐桓公,并不是齐恒公。

齐桓公画像

对于齐桓公到底组织了多少次会盟的次数,历史上的记载又是不同的。《论语》中说“齐桓公,一匡天下”。《谷梁传》中称齐桓公一共召集“衣裳的会合十一次,兵车的会合有四次”。另外,还有人进行考证说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三年中,与诸侯会合的次数为二十六次。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陈、蔡、邾四个国家进行会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诸侯来担任的盟主。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诸侯国的会盟。前651年,周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帮助周襄王进行了即位,巩固了他的地位。于是,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葵丘与各诸侯国进行会盟,周襄王还派人赐给齐桓公天子车马等奖赏。

对于“九合诸侯”中的“九”字,众人的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应该是一个动词,与“纠”是通假字,意思为聚集、纠集,“九合诸侯”也可以称为“纠合诸侯”。第二种说法,应该表示多数的意思,即“九合诸侯”应该是多次会盟诸侯的意思。“九”字作为虚指的数字,这种意思在古汉语中还是比较普遍运用的。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有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齐桓公画像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九合诸侯”的大致意思,九合诸侯指是的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众多诸侯,签订盟约,齐桓公也因此成为了盟会的霸主。其次,是“一匡天下”的意思,“一匡天下”是指齐桓公纠正当时混乱的局面,使得天下安定下来。那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是指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签订条约,来使得当时的局面能够进行纠正,能够让天下稳定下来。

齐国在齐桓公即位之后,加上管仲尽心尽力地扶持,齐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北方的燕国受到了山戎的侵犯,派来使者齐国请求支援,齐桓公便率领军队去援救燕国。燕国在齐国的支援下,打败了山戎。之后,又有狄人侵犯卫国,齐桓公又率领军队去讨伐狄人,还帮助卫国修筑了城墙。楚国又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对中原进行侵略,齐桓公率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一同去进攻楚国,迫使楚国停止了对中原的征伐。同时,楚国还与中原八国签订了盟约。

后来,周王室在继承人上面发生纠纷,齐桓公帮助太子周襄王即位。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便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肉赐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借此机会又在葵丘与诸侯进行了会盟,此次的会盟是最重要的一次,因为这次是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进行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标签: 恒公九合诸侯

更多文章

  • 无当飞军:诸葛亮亲手打造的精锐部队 结局只能用悲壮来形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无当飞军,诸葛亮

    如果说曹魏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是威名远播的虎豹骑,那么蜀汉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就是诸葛亮亲自打造的无当飞军。三国乱世,各路诸侯逐鹿中原,靠的是什么?军队,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就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曹魏明显高于蜀汉。所以,前三国时代,曹操几乎是压着刘备打。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已经明朗。蜀汉获得了大半个荆州,

  • 盘点三国时期最强的4支“特种部队” 第一打得刘备找不到北(无当飞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特种部队,无当飞军

    在汉末三国的大乱世当中,曾出现过四支战斗力超强的“特种部队”,它们在战场上以剽悍骁勇著称,为其拥有者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尤以第四支战绩最佳、名气最大。那么,这四支令人胆寒的“特种部队”都有谁?它们都曾取得过哪些骄人的战绩?它们最终的结局如何?(按能力、成就倒叙如下):4.白马义从幽州军阀公

  • 诸葛亮手中的王牌部队:勇猛无前的无当飞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无当飞军

    诸葛亮手中的王牌劲... 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注解1),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

  • 李傕,董卓第一爱将,善于谋划,掌握长安朝廷若干年(李傕郭汜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傕,吕布,李傕郭汜之乱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凉州军中善于谋划的人物,这人物不但有些小智谋,还颇得老董的宠信,堪称董卓旗下第一爱将。他是谁呢?自然不是李儒,却也不是贾诩。这人便是李傕,演义第六回,说孙坚猛攻董卓之际,老董曾派他去做个说客,游说孙坚投降。按此前所述,老董手下的首席谋士是李儒,似乎最擅长口舌之争的也该是他。可老董却偏

  • 汉朝史上两个小混混李傕郭汜为何能扰乱朝政(李傕郭汜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傕,李傕郭汜之乱

    东汉末年,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了刘协为皇帝。自己独揽大权,董卓残暴不仁,鸩杀了太后和汉少帝,又惨无人道的杀戮人民,激起了天下民愤。后来董卓部将在司徒王允的策反下,刺死了董卓。自此东汉王朝迎来了后董卓时代。董卓是个强人,没有董卓的时代,是枭雄缺失的时代,这个时代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居然拉起了队伍,在长

  • 汉献帝为何千方百计逃离长安?李傕郭汜发生激战(李傕郭汜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献帝,李傕,董卓,,李傕郭汜之乱

    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任帝王,享受了寻常人不能享受的富贵,却也承受了寻常人不能承受的屈辱。在其五十四年的人生中,经历了何进之变,董卓之乱,郭李之乱,颠沛流离十多年之后,曹操来到了身边。本以为到达许都,可以重新恢复汉帝的风光,可谁料刚出狼

  • 历史故事——若敖氏之乱与楚庄王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若敖氏之乱

    昨天我们讲了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他芈姓,蔿(wěi)氏,名敖,字孙叔。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姓氏的常识。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

  • 晋国史话楚国若敖氏之乱若敖氏家族剧烈分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若敖氏之乱

    楚穆王时期,楚国的内部矛盾开始不断加剧,不仅仅若敖氏与王室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就连若敖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剧烈的分化。早先楚穆王篡位前,曾诬杀当时的令尹斗勃,然而斗勃中了阳处父之计也是因为听了成大心的建议。可是斗勃被杀,楚穆王却以成大心为令尹,这其中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怪异。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斗勃之死

  • 楚庄王三年不鸣真的毫无作为吗,事情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若敖氏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庄王,若敖氏之乱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上任后沉迷声色,无所作为,是在大臣的劝谏下才猛然觉醒,发愤图强的,那么,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不,事情其实是这儿样子的。公元前614年,楚穆王熊商臣死掉,楚庄王熊侣继位,据史书上讲,楚庄王继位后沉迷酒色,不理国政,还在朝门外悬一块告示牌,上面说:有敢进谏者,死无赦

  • 楚庄王简介 楚庄王是如何问鼎中原当上春秋霸主(若敖氏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庄王,问鼎中原,若敖氏之乱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