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会爆发诺维战役?诺维战役的结果如何

为什么会爆发诺维战役?诺维战役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4/2/3 21:40:42

诺维战役(1799年8月15日),在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中,苏沃洛夫指的俄奥联军(6.5万人)在诺维(意大利北方的城市)附近与茹贝尔将军(交战之初阵亡,莫罗将军继任)指挥的法军(3.8万人)进行的一次作战。联军靠近一倍的兵力优势强行突破依山地防御的法军,结束了同盟国在意大利的战局。

法国革命战争(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期间,儒贝尔将军(Joubert)率法军3.5万人在意大利南部与苏沃洛夫元帅(Suvarov)指挥的俄国一奥地利联军5万余人进行的一次战斗。1799年8月15日,战斗开始后不久,儒贝尔及其他4名法军将领继阵亡。被解除指挥权的让·维克多·莫罗将军(Moreau)又继任指挥,但法军仍遭惨败,伤亡7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损失火炮37门。莫罗收集残部,逃入山区。俄奥联军伤亡6500人,被俘1200人

过程

法军在特雷比亚河战败(参见特雷比亚河战役),恢复元气后,翻越热那亚山亚历山德里亚方向进攻。1799年8月12日苏沃洛夫遣派巴格拉季昂率俄军前卫迎击这支部队,目的是"诱敌进入平原"。同时,故意把力撤出诺维,先给敌留一出路。8月14日黄昏,法国人下山时望见诺维城北西北集结有同盟国部队。茹贝尔决定在有利阵地进行防御交战:陡峭的山坡对进攻一方来说是严重的障碍。

苏沃洛夫考虑用辅助集冲击法军左翼以吸引来敌及其预备队;并将其箝制住,然后以主力对敌军右翼实施决定性突击。辅助突击责成克赖男爵指挥奥地利军(2.7万人)实施。主要集团有3.8万人,其中俄军2.3万。盟军主力成两线展开。

1799年8月15日拂晓,克赖指挥的奥方1个军基本兵力从正面冲击法军左翼,另用一支3000人的独立部队对其实施迂回。与此同时,巴格拉季昂的前卫冲击法军右翼。这些行动是要敌军确信:担任主攻的是克赖的部队。早上5点,奥军开始进攻,因人数上的优势,奥军交战初时取得胜,迫使法国人后退。法军主帅,在当时被认为和拿破仑一样的天才将领茹贝尔阵亡,他喊的最后一句话是:"战友们,冲啊"在这种形势下,莫罗接替了指挥,把后方开来的部队和预备队调到左翼,然后又将右翼的一些部队也调到左翼。法军的基本兵力都卷入了同奥地利人的战斗。奥军开始撤退。但莫罗却下令停止追击,他没有傻到让人数劣势的军队前进到平原去被包围,他的打算是,靠高昂的士气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击退俄奥联军的进攻,的确,法军这一天的现的非英勇,打退了俄奥联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而且转入了刺刀反攻,天气出奇的炎热,许多士兵倒在地上并不是因为被

击中,而是疲惫至极。到早上7点,战局仍不明朗,这时,交战双方的潜力已经用尽,于是,苏沃洛夫派人通知奥军主将梅拉斯,让他派兵增援,下午三点,梅拉斯亲自带一个军赶到战场,并上投入战斗,德费尔登上将的1个军也在诺维附近发起进攻,法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他们没有增援,他们的防线在几个地方被攻破,到18时,奥军前出到法军右翼2个师的后方。同时法军左翼也被迂回。为免遭合围,莫罗急忙下令后撤,但在联军追击下变成溃退。到上8点,战斗以法军的失败告终,法军损失1.1万人,其中4500被俘

此战胜利后,但未能发展胜利以达成在北意大利彻底粉碎法军,原因是奥地利帝国军事委员会没有接受苏沃洛夫打进法国南方的建议,而是命令他进攻瑞士的法军,苏沃洛夫于1799年8月27日率俄军出师瑞士(参见苏沃洛夫对瑞士的远征)。

点评

诺维交战是在战线的次要地段上以主攻态势佯攻诱敌,而在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以基本兵力突然行动击溃敌人的典范。诺维交战中巧妙地运用了下述战术:按预定方案撤出部队并占领有利阵地,连续实施助攻和主攻,在主攻方向纵深(10里)配置部队。

标签: 诺维战役法国俄国

更多文章

  • 血战卡昂:惨烈的付出只换来短暂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血战卡昂,二战,德国

    血战卡昂指的是发生在1944年6月至8月的一连串战役,交战双方是盟军集团和德国纳粹军团,之所以被称为卡昂战役是因为这场战役是在法国北部的大城市卡昂爆发的。卡昂战役使得纳粹德国粉碎法国的计划泡汤,对第二次大战的进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血战卡昂的简介中提及,盟军最初的计划是攻占卡昂,抢先德军一步进入法国,

  • “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生平简介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陈师道,苏门六学士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

  •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李廌,苏轼,苏门六学士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李廌的父亲李敦与苏轼同年举进士。

  • “苏门六学士”分别是哪六个人?“苏门六君子”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 也来京师探望他.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 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 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

  •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苏门六学士

    黄庭坚,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北宋末年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是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黄庭坚与张耒

  • 秦观简介 北宋官员太学博士淮海先生秦观生平(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观,宋朝,北宋官员,苏门六学士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八品),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

  • 晁补之简介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晁补之生平(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晁补之,宋朝,北宋文学家,苏门六学士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嘉祥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曰:晁[cháo]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男)生长在

  • 唐朝两税法的意义及内容 两税法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两税法

    【摘要】唐代的两税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赋税史上的里程碑,其所体现出来的有关税制设计相关方面的原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借鉴两税法所体现出的相关原则并结合我国的财政税收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两税法;税制设计原则;借鉴意义一、两税法概述唐朝实行的两税法,被看做

  • 隋朝两税法使得隋朝轻徭薄赋国家富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税法,改革,,两税法

    一开始隋朝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但是这个有年龄限制,50岁才可以纳绢代役,不到50岁的话,该服徭役你还得去。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谷物叫租,绢和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如果想不去服役的,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庸。唐朝的庸不再有5

  • 明灭夏之战之中的大夏国是怎么回事?四川明升夏政权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明灭夏之战,明升

    大夏国,是元朝末年天完红巾军广西两江道宣慰使明玉珍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在徐寿辉天完政权陷入内乱,割据混乱的局面之时,作为徐寿辉手下的一名重将、忠臣,明玉珍被众臣推举做天完政权的传后人。1363年,明玉珍认为建国时机已经成熟,承徐寿辉天完政权国号,在今重庆建立大夏国。大夏国所辖的疆域覆盖重庆、四川、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