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的三步战略,从此走出春秋巅峰霸业(存邢救卫)

齐桓公的三步战略,从此走出春秋巅峰霸业(存邢救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1/9 1:31:23

郑庄公吹响了春秋争霸的号角,齐桓公第一个跟进,他的霸主之路是这样走的。

第一步,搞改革。齐桓公上岗之后做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就是采纳鲍叔牙的建议,用曾经的仇敌管仲治理齐国。管仲做了一件叫改革的事情,原本被齐襄公整得混乱不堪的齐国,经他这么一鼓捣,顿时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国力一下就跨上了好几个台阶,齐桓公很满意。

第二步,打仗。国力上来了,齐桓公和管仲两人开始谋求齐国的霸主地位,怎么做呢?打仗。没有强大军队的国家算不上强国,而衡量一支军队是否强大的标准就要看这支军队是否能打仗,打胜仗。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在旁边默默地点头,是的,齐桓公在这方面有深切的体会,当年改革刚起步,他就不听管仲劝阻,执意攻打鲁国,大败而回。现在好了,开干吧。

管仲提出,打仗一定要占据道德舆论的制高点,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周天子权威虽已跌落,但是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在,可以利用他来为自己正名。齐桓公大喜,立刻付诸实行,周天子也乐得用齐桓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感,双方算是互惠共赢。于是只要有不听话的诸侯,齐桓公就以周天子的名义去教训他,对于入侵中原的异族,齐桓公也是义不容辞,担负起中原保护者的角色,齐桓公顿时是威名大振,诸侯纷纷拜服。

第三步是开会(会盟)。开会和打仗来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两大途径,能开会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打仗,打仗没法解决的问题还是要开会来解决。会开得好不好,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多大作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具备能打仗,打胜仗的实力,经过管仲改革的齐国显然具备这样的实力,所以齐桓公召集开的会议就很有效果,从最初与小国的会议(北杏会盟),到最后纠结八国联军与楚国开的圆桌会议(召陵之盟),无往不胜。

后来,齐桓公在葵丘大摆宴席(葵丘会盟),邀请各路诸侯来吃饭,周天子也派人来祝贺。就这样,通过优雅的三步走策略,齐桓公登上霸业的顶峰,这也是春秋霸主的真正巅峰,整个春秋未有超越者。

标签: 齐桓公周天子存邢救卫

更多文章

  • 揭秘: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啥被活活饿死?(存邢救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桓公,存邢救卫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齐桓公身后的衰败:源于他没用听从管仲的建议(管仲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桓公,鲍叔牙,管仲,,管仲相齐

    齐国国君带领大军伐鲁,军中有一个心事重重的管仲。齐军势如潮水,淹向鲁军,鲁军也不是吃素的,飞箭如蝗虫一样扑向齐军,但齐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这么打起来了。可是齐军中有一个人却并不“奋勇”“争先”,他把盾牌往身后一顺,遮住了屁股,一蹿一蹿地就没影了,这就是管仲。所幸这次战斗齐军大胜,齐侯便不计较,不

  • 春秋历史上管仲死后齐国为什么没有人才可用?(管仲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齐恒公,人才,春秋战国,管仲相齐

    导读:管仲是齐桓公的相国,齐国的富强,全赖其力。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有很多人还不以为然。孔子曾经说他,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左衽了,就是已经变成向北方少数民族一样的装束了。然而,到管仲死的时候,齐桓公让他推荐一个相国,他竟然推荐不出来。不仅如此,齐国朝廷竟然是小人当道,污浊横流,一代雄主齐

  • 法家先驱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打工被炒三次鱿鱼(管仲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窝囊废,炒鱿鱼,春秋战国,管仲相齐

    导读: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在政治上将其打造成周王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将其打造成攘夷的“急先锋”;从经济上将其打造成天下第一富国。齐国因此成为天下游戏的制定者。然而,就是这个奇才,当年却是出了名的窝囊废,在事业上留下很多不良记录:首先,工作

  • 16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王——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帕维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查理五世,卡洛斯一世,西班牙,罗马帝国,帕维亚战役

    卡洛斯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查理五世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 ),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

  • 法国历史上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弗朗索瓦一世(帕维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弗朗索瓦一世,法国,帕维亚战役

    弗朗索瓦一世 (法语:François I,1494年9月12日-1547年3月31日),即位前通常称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éme),又称大鼻子弗朗索瓦(François au Grand Nez),骑士国王(le Roi-Chevalier),被视为开明的君主,多

  • 帕维亚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帕维亚战役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帕维亚战役,罗马

    决定意大利战争结局的一次决定性会战,1525年4月26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军队在解救被法国围困的帕维亚城时,在兵力弱于敌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火枪的优势,以不到1000的伤亡歼灭法军八千余人,并将法军击溃,俘虏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简介帕维亚战役( Battle of Pavia,1525

  • 关于苏波战争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波战争,苏联,波兰

    英国历史学者A·J·P·泰勒认为波苏战争“大大地决定了以后20年或更长的欧洲历史。……秘密地及几乎不自觉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放弃了国际革命的理由。”否则布尔什维克人会提早20年出兵国外去“制造革命”。美国社会学家Alexander Gella认为波兰的胜利不单为波兰,也至少为整个

  • 苏波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苏波战争,苏联,波兰

    东欧混乱在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结果几乎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1919

  • 苏波战争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波战争,苏联,波兰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尝试独立。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余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间联邦(Mi?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