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毒气战:英法联军倾刻死亡上万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毒气战:英法联军倾刻死亡上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24 更新时间:2024/1/23 3:09:04

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惨遭失败,被迫退守安讷河一带。这给英法联军一喘息机会,他们趁机北进,在比利时国的依普尔运河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随时与德军决战。

德军为避其锋芒,改变作战布置,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线战场,然后伺机与英法作战。这样,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1915年春,东线俄军战败,处于防守态势,德军便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准备在依普尔运河一带与英法大战一场,以雪马恩河惨败之耻。

德皇对此战非重视,连忙召见接替奇的参谋总长法尔根汉,问他有没有战胜英法联军的妙策。

法尔根汉诡密的一笑,信心十足地说道:“陛下尽管放心!这次我要把依普尔运河变成敌人的坟墓!”

德皇露出不相信的目光,冷地哼了一声。法尔根汉赶忙凑上前去在皇帝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德皇先是冷笑一下,随即又露出疑虑的目光,道:“这能行吗?”

“当然可以!我们准备让陛下检阅一下!”法尔根汉异常自信地说道。

“好!”德皇这才兴奋起来,下令让法尔根汉赶快布置,他要亲自到现场观看。

一天下午,处在一片山丘里的军事试验场戒备森严,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宪兵注视着四周。在远处的一些树林中,还隐约可见一些游动的哨卡,全神注地来回走动。

二点多钟,德皇和一些高级官员乘坐的车队驶进了实验场,一直开到山丘旁边的临时看台旁才停下。

一位年轻的军官上前拉开车门,等候在看台旁边的将军“刷”的一下立正,毕恭毕敬地注视德皇登上看台,然后纷纷就座。

德皇的身旁的法尔根汉示意一下,法尔根汉又对一位将军说了几声,那位将军挥动手中的红旗,实验场突然出现一群士兵,随后又拉出一门巨大的海军炮和一门3英寸口径的野战炮。

这时,在1.5公里外的山丘上,有两个士兵赶着一群绵羊,慢慢地走山坡。很快,这两个士兵向后跑去山坡上只剩下那群羊在慢慢地吃草。

随着一声口哨响过,士兵马上把两门炮围了起来,很快便作好了准备。

紧接着,那名指挥官右臂向下一放,口中叫道:“放!”野战炮震动了一下,射出一发炮弹,“嗖”的一声响过,炮弹落在离羊群很近的地方爆炸了。但爆炸的声音很轻,并不象实战中的炮声。

炮弹炸过以后,便见一团黄绿色的烟气徐升起,随风向羊群飘去,很快便覆盖了整个羊群。

烟消雾散之后,手拿望远镜的德皇急不可奈站起身来,架起望远镜向山坡上望去。

“好呀!这简直是魔鬼!”德皇看见一只只抽搐的绵羊,兴奋地惊呼道。紧接着他放下望远镜,对站在一旁正在得意的法尔根汉命令道:“赶快进攻依普尔!”

“是!陛下!”

1915年4月21日,德军开始进攻依普尔,沉寂多日的西线战场又重燃战火。德军首先用16英寸口径榴弹炮发射的高爆炸弹,对英法联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英法联军早有准备,他们凭借坚固的工事,向德军还击。双方对轰了一个多小时,黄昏时分,终于停了下来。

英法联军的战士们趁此间隙,有的在吃东西,有的走出工事,到外面吸几口新鲜空气。他们认为,这只是德军的常规作战方式,自己凭借坚固的工事,根本不把德军放在眼里。他们有说有笑,好像是在郊外野餐一样。

正在这时,空中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有十几架飞机从东北方飞来。有个英军战士大叫一声“德国飞机!”随后,便跳入战壕。正在说笑的其它英法战士,一时慌了神,连滚带爬跳到战壕之中。

转眼之间,机群飞近依普尔运河。英法联军一齐向飞机瞄准,轻重机枪纷纷开火。但德国飞机一掠而过,既未投弹,也未扫射,远远地绕了一个弧形,又飞远去了。

英法联军虚惊一场,大家不由得嘲笑自己,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德军惯用的神经战,于是,阵地又恢复轻松的气氛。这批飞机是德军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派的侦察机。

侦察员去向他报告:英法联军阵地拉得很长,阵地上崎岖不平,掩体、碉堡参差错落兵力无法估计。

法尔根汉并未责怪士兵,让他们回去休息。然后对前线指挥官说道:“我们必须设法把敌军引到平旷之地,这样才能使用我们的秘密武器。”说完,他走向地图,认真看了一会儿,然后又说:

“我看这个地方很好,只等东北风微微吹起,就可实施我们的计划了”。

说完,这家伙冷笑一声,认为这次英法联军可要倒霉了。于是,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休息了。

可法尔根汉成没想到,就在睡梦之时,法国间谍吕西托早已把他使用秘密武器的消息,告诉了法军总司令霞飞。霞飞获悉这个消息后吃了一惊,赶忙下令各军从速准备防毒面具,指示部下,如若敌军施放毒气,应赶快撤到上风处或高处去。但是,各军仓促之间,没法制办大批防毒面具,只有每人加发一条毛巾。

4月22日深夜,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微微吹起,德军各部接到参谋总长的命令:立即起身,饱食、戴好防毒面具,准备在黎明时分发动进攻。

开刚蒙蒙亮,随着一阵“隆隆”的车轮声,英法联军突然发现黑压压的100多辆德军军车向阵地开来,便立即用各种炮火还击。

打了一阵,德军似乎招架不住,便向后仓皇撤退。英法联军不知是计,便跃出战壕,向德军猛追过去。

几万名英法联军杀声震天,人如潮涌,直追到一处空旷地带。

忽然间德军大炮齐鸣,截断英法联军退路,前面逃跑的德军也停下脚步,转而向联军射击。几万名英法联军只好在这片平旷的地面上寻找小丘或树丛作隐蔽。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螺旋桨的轰鸣,几十架德军飞机从东南方直飞过来,一到这片平旷的地带,便纷纷投下炸弹,这些炸弹坠落在地时,并没有多大的爆炸声,却个个腾起团团浓烟,迅速向四周弥漫。

英法联军顿时醒悟,知道这是敌人在施放毒气,纷纷系上毛巾。但这根本不起什么作用,靠近毒气弹的战士们纷纷倒下,头晕目眩,呼吸紧张,紧接着便口角流血,四肢抽搐起来。

飞机刚刚飞过,位于西北面高地上的德军又不断地发射毒气炮弹,大量毒气笼罩着大地,连乱草中的野兔也惊跳起来,一会儿,便伸直了腿。

这就是法尔根汉的秘密武器——氯气弹。这种气体比空气重1.5倍,人吸入这种气体,马上就会窒息而死。

很快,英法联军就有1万多人死亡,其已丧失战斗能力。

这时,头上裹着防毒纱罩的德军,从四面八方冲向联军阵地,10公里长的防线已无人防守,德军轻松地占领了这段阵地。

这是人类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在依普尔运河河畔的草丛、树根下,成千上万的英法联军的战士蜷缩成一团,令人惨不忍睹。战争使这些青年丧失了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它是人类的天敌,我们诅骂战争!

标签: 毒气英法联军德国

更多文章

  • 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是和一场球赛有关吗?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常常被人们以「一个国家、二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七个邻国、八个政治区」来形容。经过数百年矛盾积累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积怨激化,内战爆发几乎难以避免。这时只需要一个火星,「巴尔干火药桶」就会爆炸。谁擦出了这个火星?克罗

  • 南斯拉夫内战的详细经过?内战中爆发了哪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总括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马其顿内战(2001年)斯洛文尼亚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文尼亚,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

  • 南斯拉夫内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

  • 俄法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俄法1812年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俄法1812年战争,俄国,法国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

  • 第六次反法同盟什么时候发生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的结果是什么(俄法1812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国,拿破仑,俄法1812年战争

    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瑞典王国、奥地利帝国组成的同盟。1812年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后,1813年欧洲的反法国家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乘机摆脱法国的控制拿破仑被迫陷入困境。莱比锡战役中,同盟军在萨克森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在1814年3月31

  • 文艺青年拿破仑:二十出头渴望以征文蜚声文坛(俄法1812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拿破仑,法国,皇帝,,俄法1812年战争

    “我无法放下手中之笔”,拿破仑如是说。不世出的军事天才,野心家,“半救世主,半撒旦”。《小说家拿破仑》却独辟蹊径,挖掘出拿破仑“文艺青年”的一些断面。不限于“小说家”,而是作为一名“热爱书写者”,他的不为人知处。他的想象力,他的“艺术家”气质,并非无缘无故。他的存在扩大了人们对于法兰西文学帝国的想象

  • 卡尔·菲利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中的主要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国,

    卡尔·菲利普·施瓦岑贝格亲王(Karl Philipp Fürst zu Schwarzenberg (或Prince Charles Philip of Schwarzenberg) (1771年4月18日 – 1820年10月15日)),奥地利陆军元帅和外交家。是施瓦岑贝格家族第一任施瓦岑贝格亲

  • 俄法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俄法1812年战争的背景(第六次反法同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俄法1812年战争,俄国,法国,第六次反法同盟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

  • 第六次反法同盟什么时候发生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国,拿破仑

    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瑞典王国、奥地利帝国组成的同盟。1812年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后,1813年欧洲的反法国家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乘机摆脱法国的控制拿破仑被迫陷入困境。莱比锡战役中,同盟军在萨克森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在1814年3月31

  • 半岛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一次的半岛战争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半岛战争,法国,拿破仑

    半岛战争(Peninsular War)(1808年-1814年)是拿破仑战争中主要的一场战役,地点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交战方分别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这场战役被称作铁锤与铁砧战役(槌钴战术),"铁锤"代表的是数量为4万到8万的英-萄联军,指挥官是第一任威灵顿公爵,阿瑟·韦莱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