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奥古斯塔海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奥古斯塔海战的结果

奥古斯塔海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奥古斯塔海战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1/8 0:58:11

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正在进行时,又于1675年爆发了法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为了对付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法国将其舰队主力转移到地中海。为了支援西班牙,荷兰也将部分海上兵力调到地中海,并于1676年春与西班牙组成一支联合舰队,由西班牙海军上将德拉切尔达统一指挥。

双方舰队于1676年4月22日在西西里岛东海岸的奥古斯塔附近海面遭遇。联合舰队的前卫由荷兰的德鲁伊特指挥,后卫由荷兰的哈恩指挥,中军由切尔达亲自掌握。联合舰队的前卫发现敌人后,立即接敌,靠近法国舰队后开始射击,并击伤数艘敌船,但切尔达指

挥的中军这时还在远处。乘此机会,杜贵斯尼率领法国战船从侧面包围了德鲁特的前卫,并从两面对其进行夹击。幸亏哈恩的后卫及时赶到,对敌进行有力的反击,才使前卫摆脱困境。法国舰队的袭击虽被击退,但德鲁特将军却身负重伤。由于伤势过重,数日后,他在"伊恩德纳赫特"号旗舰上死去。失去这员足智多谋的名将,是荷兰海军的一个重大损失。

背景

在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后,德·鲁伊特的声望达到顶峰。年迈的他被荷兰人尊称为"祖父",而科尔贝尔则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传记开始在敌国印刷流传。而在荷兰舰队内部,他谦逊慈爱,毫不以出身门第待人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全军上下的衷心爱。在完成西印度群岛令人失望的航程后,德·鲁伊特返回祖国。1675年,七省政府接到了西班牙派遣舰队支援其地中海作战的请求。西班牙人要求荷兰派出一支较小舰队与其海军联合,但务必要派来德·鲁伊特,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当时,荷兰在东北大西洋已经没有了敌人,遂答应了其请求。但德·鲁伊特本人却不同意这一计划。在海军部会议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支小舰队不足以打破法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巨大优势,除了徒增损失毫无疑义。"我并不这样认为,阁下。"他的看法随即遭到一名傲慢官员的反对:"也许是您的年龄使您丧失了勇气,开始害怕了!"这一年,德·鲁伊特已经68岁了。他愤怒地回应:"不,我没有丧失勇气。我早已准备好为祖国而献出生命。但让我惊讶痛心的是,你们这些绅士们竟然准备牺牲祖国的旗帜!"他决心捍卫自己的荣誉,终于接受了这一任务。他以悲凉的语气说道:"那些绅士们并不需要来求我。如果他们仅让一艘战舰上升起国旗,我也会率它出海。只要他们还信任这面旗帜,我便会奉献出我的生命。"1675年11月,年迈的海军上将率18艘战舰先期驶地中海。也许他已经预料到,这将是他最后的远征。

战前准备

1676年1月1日,荷兰舰队抵达西西里岛以北的斯通伯利岛(Stromboli)。一艘西班牙舰队加入了他们,使荷西联合舰队总兵力达19艘。6日,联军收到情报,一支在迪凯纳护航下的谷物船队正从热那亚驶来。德·鲁伊特令舰队下锚。他将要在此迎击法国舰队。而迪凯纳却不愿在此与荷兰人交战。他熟悉海情,这处水域受潮汐影响大,而风势时较弱,需要大桨船辅助作战。他的20艘战舰将难以施展战术动作。可在当日黄昏时刻,两支舰队还是相遇了。第二天,迪凯纳决心交战,于是向敌进发。当与荷西舰队接近时,风向为东偏南,德·鲁伊特占据上风。法国军官一致请求迪凯纳不要贸然进攻,仅保持战列队形,进行远程炮战,迪凯纳应许了。荷兰人没有以上风优势位置发起进攻,原因很可能是认为进攻严整的法军战列并不值得。德·鲁伊特知道他的舰队正好处在法国护航舰队与其目的地之间,因此迪凯纳必然要率先进攻,这位防守大师便可在此时寻隙破敌。这一天的作战遂以两条战列线间的零星炮战结束。

1月8日,风向转为西偏南,法国舰队转而占据上风。迪凯纳遂于上午8时开始全线进攻。他的战术一如之前击溃西班牙人,令舰队右舷迎风,左转45度,全队同时驱前接敌。法国舰队的战术是极为勇敢,乃至有些鲁莽冒进的。处于这一进攻姿态时,接敌速度诚然很快,但会使部分侧舷火力无法发挥,且让数层帆桅在敌弹道上重叠,易于为敌所损。训练有素的荷兰海军绝非一触即溃的西班牙人可比。德·鲁伊特令队形严整的荷西舰队对处于攻击阵位的法国战舰猛烈炮击,将大部分法舰击伤。位于前卫的60炮战舰完美号(Le

Parfait) 、中卫前卫舰56炮的圣哲号(Le

Sage)以及其后的两艘大型战舰受损严重,航速降低。法军战列队形受其阻滞,前卫与主队分离,中卫也陷入混乱,给荷军以可乘之机。两个小时后,法军才再次整理好战列。之后的战斗在战术方面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两条战列之间平行交火,杂以前卫、中卫、后卫的逐渐分离,但双方都没有寻求决定性的机动。在此阶段,迪凯纳以其炮力优势逐渐扳回局面。下午时分,当时还是一名舰长的图尔维尔请求进行第二次进攻,击溃弱势的荷兰舰队。但此时风势渐弱,德·鲁伊特又发起纵火船攻势。迪凯纳考虑战舰伤势较重,放弃了进攻。傍晚时分,炮战停息。双方的大桨战船部队都赶到战场,将受损严重的船只拖走。此战后,双方都宣称获得了胜利。毫无疑问,荷兰人在战术运用上占了上风。在损失方面,荷兰损失战舰一艘,而就人员而言,双方伤亡分别为240人与超过400人,法军要更大。而且迪凯纳突破荷西舰队封锁、向西西里运输物资的行动也失败了。法军在附近下锚三天修补战舰,对德·鲁伊特实在无机可乘,于1月11日撤退。

战斗经过

4月22日,迪凯纳在西西里岛以东的奥古斯特(Augusta)海滩外发现了荷西联合舰队。他带来了比之前更强大的舰队,战舰29艘,火炮记2200门。联军舰队是在3月14日从西班牙驶来的,在4月20日接到法军来袭的消息后在此备战。他们拥有战舰27艘,从整体实力而言势均力敌。其中,德·鲁伊特麾下荷舰17艘,火炮1300门。但是,倨傲而无能的西班牙人要求他们派出的海军上将唐·弗朗西斯科·德·拉·塞达(Don

Franciso de la

Cerda)担任联军司令,理由只是他的军衔更高。德·鲁伊特毫无怨言,自己亲自率领10艘战舰作为前卫,同时将另外7艘战舰作为舰队后卫。下午四时,两军开始交火。风向正南,联军占据上风,而法军战列未得整理完毕。德·鲁伊特见势,打出进攻信号,率前卫冲向法军,与之近战。但其后拉·塞达率领的10艘西班牙战舰竟无动于衷,反而只与迪凯纳所率的法军中卫进行远距离炮战,也没有让舰队向前运动补上前卫与中卫间的缺口。由荷兰舰队组成的后卫也跟随西班牙人,没有投入作战。迪凯纳见状,一方面继续牵制西班牙中卫与荷军后卫,一方面令法军中卫前队猛攻对应的联军战列,集中兵力使德·鲁伊特的前卫与主队分开,并对其实现两面夹攻。德·鲁伊特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盟友竟在如此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他遭到了超过一半的法国战舰围攻,在炮战中被击中右腿,血流如注。在前卫即将被击溃时,荷军后卫终于看清了形势,对法军发起猛攻。由于迪凯纳将主力集中于前部,在后卫便呈现劣势,不得不将战舰调回。重伤的德·鲁伊特被抬到舰尾的小屋中,但他仍不断鼓励军官们奋力突围,与主队会合。七时许,天色变暗,联军遂借助夜色,用桨船拖带受创严重的战舰遁走。法军的追击持续了一小时,也停止了。第二天,海面下起大雾,迪凯纳无法再乘胜追击,只好任由联军撤回锡拉库扎港(Syracuse)。

结果

这是尼德兰战神的最后一战。七天后,1676年4月22日晚9点,17世纪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在荷兰舰队旗舰联合号(Eendracht)上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祖国与大海,享年69岁。曾与之为敌的英查理二世对德·鲁伊特之子说:"你们的官员让我不知说什么才好!他们竟让你的父亲,如此伟大的将军,率领这样一支小舰队开赴西西里!"

德·鲁伊特的遗体被装载于铅棺之中,被联合号载回荷兰。尽管法国正与荷兰交战,但听到德·鲁伊特的死讯后,路易十四令法国海军不要拦截运载铅棺的荷兰船只,并命令沿途港口在船队经过时鸣炮致敬。1677年3月18日,荷兰政府为之举行国葬,随后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火化。德·鲁伊特的墓碑被安放于姆斯特丹的一处大教堂中,上面刻着荷兰人民对这位将军漂泊一生的结语:"他,闪耀在无暇的荣誉中。"

迪凯纳博得了无与伦比的名望,法国海军也借此声威大震。在这几次作战中,经过数次大战历练的法国水兵的战术水准与作战能力已逐步追赶上世界第一的荷兰人--当然,科尔贝尔采用的军官培养制度也发挥了作用。在荷兰上将去世后,地中海里的荷法联合舰队再也无力阻止迪凯纳对墨西拿与西西里的补给,只得终日困居巴勒莫港(Palermo)的锚地中。

法国大桨舰队统帅维欧尼伯爵决心彻底消除这处隐患。1676年6月1日,迪凯纳率法国舰队29艘战舰来到巴勒莫港外。年轻的图尔维尔驾小艇勘察了港湾地形与法荷舰队下锚情况,拟定了详尽的攻击计划。他以法国战舰前卫的9艘战舰布置于港口东北,一俟风起,便杀入港内,以炮火与纵火船袭击下锚于东侧的联军舰艇。法国舰队主力则居于港外进行支援,兼以拦截逃出的敌舰。第二天,袭击开始了。前卫舰队司令是迪凯纳中将,图尔维尔则与维欧尼伯爵一道在港外静静等待。战斗的过程与英国上将纳尔逊在1798年的尼罗河口之战极为类似。9艘法舰冲入港口,随后迅速插入到其泊位与海岸之间,在极近的距离上开火并放出纵火船。联军战舰匆忙起锚,但西班牙与荷兰人的旗舰不久便相继被纵火船点燃爆沉,继任不久的荷军司令遇难。数艘荷兰战舰冒死突出,但在出港处遭到维欧尼伯爵所率主力的迎头痛击。科尔贝尔重建的海军第一次取得压倒性的大胜:3艘荷兰战舰与5艘西班牙战舰被烧毁,另有4艘战舰因重伤被迫抢滩,才避免沉没。而法军甚至连人员损失也很轻微。联合舰队完全崩溃了。不久后,残存的荷兰分舰队返回国内,而西班牙人再也没有勇气与迪凯纳交战。

热衷于华丽渲染的在法国人看来,东方舰队竟然击败了荷兰,而迪凯纳竟然杀死了荷兰战神,并迅速的杀死了他的继任者。法国舰队被说成是世界上最精锐的海军,迪凯纳被说成了超越德·鲁伊特的天才将领。就事实而言,这不免夸,但法国海军的迅速崛起确实让列强感到恐惧,让国民感到骄傲。路易十四的陆军已经所向披靡,而法国舰队的"软实力"正不断扩充着,让科尔贝尔为之打造的强大躯壳发挥出越发强大的威力。法国不再仅是欧洲大陆上的危险,守护海峡的英格兰也感受到了太阳王锐不可当的光辉。查理二世甚至与威廉三世结订密约,共同遏制法国海上势力。1678年,路易十四与各国签订系列《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宣告他在法荷战争中的全面胜利,法兰西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踩着英荷两国水兵们的鲜血,踏过德·鲁伊特的尸首,法国海军的全盛期到来了。

更多文章

  • 法荷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法荷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奥古斯塔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法荷战争,法国,荷兰,奥古斯塔海战

    法荷战争,发生于1672年-1678年,是一场欧洲战争,一方为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瑞典及德意志境内的明斯特主教区、科隆主教区和英国,另一方为荷兰共和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奥地利、勃兰登堡和西班牙。战争结束于1678年《尼姆维根条约》的签订。法国获胜,开始独霸欧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号称

  • 英荷战争的评价:标志着航海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奥古斯塔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荷战争,奥古斯塔海战

    1648年,荷兰完成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造船业尤其兴旺,很快便成为了欧洲的造船中心,得到了“海上马车夫”的称誉,经过一段时间后垄断了海上贸易也就是当时的世界贸易。而英国在内战后,上台的克伦威尔一边壮大陆地和海上军队,一边准备和荷兰争夺海上贸易主导权,终于在1951颁布了打击荷兰的航海条例。英荷战争

  • 三宝井真的存在吗?三宝井投毒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宝井

    三宝井真的存在吗在庙的前后还有两口水井,后方一口小的叫“三宝井”,相传是郑和挖掘的,庙门口左侧一口稍大的叫“王井”,也称“汉宝丽井”,据说是15世纪当时的马六甲苏丹为了迎娶大明汉宝丽公主而下令挖掘的。就像那个荒唐的“图兰朵”故事一样,马来人也一直意淫历史上曾娶过中国公主。汉宝丽的故事最早典出马来人自

  • 三宝井的由来,郑和和三宝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和,三宝井

    郑和和三宝的关系三宝指郑和,垄即山地、坟场。该市西北郊约5公里的望安山麓狮头山上,有闻名古迹三宝洞。当地人传说郑和下西洋途经爪哇时,副使王景弘病重,船队被迫停泊于此。郑和率众登陆,发现此山洞,遂留下十名随从,一些给养药品和一条船,将副使安置于洞内疗养。王景弘病愈后,并没有驾船追随郑和,而是率众垦殖建

  • 郑和造的三宝井为什么会被多个国家抢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宝井

    公元一四零五年,在中国发生了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开启了自己其下西洋的第一程,从此也让世界上多了一口神奇的井,郑和途径马六甲,与马六甲国王结识,觉得这个国王很有才华,就上书明成祖,紧接着明成祖就把汉宝丽公主下嫁马六甲,为两个国家奠定了友谊的基础。当时,马六甲国王为了给汉宝

  • 中国首位海航家郑和下七次西洋路线揭秘(三宝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和,三宝井

    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

  • 历史上郑和真的发现美洲了吗?(三宝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和,三宝井

    郑和简介郑和是明朝的时候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是云南昆阳人。公元1371年的时候,郑和出生,是家中的的第二个儿子。郑和画像公元1381年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进攻到了云南,当时还是叫马和的郑和被明军的副统帅蓝玉给掠夺了过去,并且把郑和给阉割了带到了南京,这个时候郑和只有十岁。郑和到了南京之后就被送到了燕

  • 秦霸西戎说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霸西戎

    秦霸西戎是指秦穆公统治时期征服西北方国部落的活动。秦穆公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成一时“富国强兵”之势。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公元前627年,秦袭郑,在回军至崤(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全军覆没,史称“崤之战”。秦东进受挫后改变战略,转而向西,进攻戎地,“灭国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称霸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秦霸西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穆公,秦霸西戎

    秦穆公的故事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秦穆公蜡像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

  • 秦穆公击败西戎:秦国从此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秦霸西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穆公,西戎,拓地,,秦霸西戎

    第二年公元前623年,秦缪公用由余的规划和计谋开始向西扩展,大败西戎,吞并了12个小国,拓土一千多公里。秦缪公称霸于西方,成为了春秋第三霸主。由余本来是个晋国人,因为祖上犯了事逃到了西戎,戎王派他出使秦国。秦缪公好卖弄,领着由余参观那些豪华的宫殿和精美的器物。由余说:“你们的老百姓要弄这些东西可真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