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辽史》中没有记载盐池之变,原来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辽史》中没有记载盐池之变,原来是这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28 18:15:24

契丹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可汗”,由选举产生,三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但不能终身世袭。耶律保机,907年被选举为可汗后,由于羡慕中原皇帝,到换届年份拒绝改选,从而引起家族内部和其他七部贵族的不满。阿保机担任可汗的第五年至第七年,他的弟弟们发动三次叛乱,史称“诸弟之乱”,都被阿保机挫败。由于阿保机迟迟不卸任,其他七部贵族很不满。

七部贵族联合对阿保机施加压力,阿保机不得已只好妥协。他先是交出了代表可汗身份和权威的旗鼓仪仗,表示自己让出可汗职位的诚意,同时又让出了他占有的水草比较丰美的土地。然后他对七部贵族说:“我手下有很多汉人,咱们契丹人可以在草原上放牧纵马驰骋,汉人不习惯这种生活。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你们要的好的草场我都让给你们,我去汉地筑一座城,让汉人们住里面,我也和他们一起住。”七部贵族都同意。阿保机选择筑城的地方好,盐池盛产食盐,而各部要吃盐都必须来找阿保机。阿保机就对他们说,盐不能白给他们,要用东西来和他交换,所以阿保机的实力越来越大。阿保机就像该如除掉这些人,于是他的妻子述律平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于是,阿保机就对七部贵族说:“咱们不是同族兄弟吗?你们只知道吃我的盐,不懂得感恩啊?”七部贵族觉得是应该来犒劳阿保机,于是就抬着礼物来参加宴会。阿保机一方面摆下酒宴,款待众人;另一方面则提前准备好了伏兵。七部贵族喝得酩酊大醉,这个时候阿保机伏兵四起,把七部贵族全部杀死。

阿保机杀掉这些人后,很快征服了七部,可汗的位子又回到了阿保机手中。916年又是个选举可汗之年,本来阿保机还要进行可汗选举,当然候选人只有阿保机一名。但是汉族谋士韩延徽对他说,不要再进行选举,而且不要再叫可汗了,因为只要叫可汗,就必须进行选举,改称皇帝,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终生担任。阿保机这才决定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契丹,君主称为皇帝,契丹的可汗制度成为历史。

这场政变过后,阿保机成功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不再称“可汗”,正式改称“皇帝”,建立大契丹国,建年号神册元年,将部落联盟转变为国家。

《辽史》中未提及此事,可能是由于此事不甚光彩,故不书。

标签: 盐池之变

更多文章

  • 盐池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盐池”在中国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盐池之变

    “盐池之变”在欧阳修《新五代史》载: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制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制城郭邑屋厘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理策,使

  • 古代元朝天历之变其实就是两都之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元朝天历之变

    天历之变是中国古代元朝一次著名的宫廷事变,这次政变发生在两个亲兄弟之间,他们都是元武宗的儿子,小儿子图铁木尔在朝中大臣燕贴木耳的帮助下在大都即位和倒喇沙扶持的泰定帝的儿子阿布吉巴分庭抗礼,两方势力展开激烈且声势浩大牵涉极广的战争,最后图铁木尔成功战胜阿布巴吉,攻入上都成为元朝最终的统治者,这次的两都

  • 天历之变是怎么回事?天历之变就是两都之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历之变,元朝

    天历之变的天历是古代帝王的年号,天历元年是指公元1328年。那么什么是天历之变呢?天历之变是指中国古代元朝时期经历的一次惨烈的政治变动,和世剌和图铁木尔同为元武宗的儿子,周王和世剌原本流亡在外却迎来意外之喜,被弟弟图铁木尔的诚意感动,从察合台汗国回到大都于1329年即位,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元明宗,这

  • 合纵连横的关键人物究竟是谁?合纵连横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一个鱼肉强食的时代,倘若你没有能力,那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即便是弱的国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当时应运而生的合纵之术。联合众多弱国,共同抵抗一个强大的大国。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有针对合纵之术的方法,那就是连横。弱国通过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消灭其他的

  • 合纵连横本质就是几个大国拉拢其他的弱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合纵连横本质,大国拉拢其他的弱国

    在混乱的战国时期,原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于世,后来随着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的不断进行,战国中期成了齐国和秦国两国最为强大,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不过“七雄”中的其他五国也是不甘示弱的,一方面发展的本国的实力,令一方面同强大的齐国和秦国一时联合,一时相争,在这其中就是著名的纵横家起着

  • 合纵连横的故事介绍 合纵连横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合纵连横的故事,合纵连横

    在混乱的战国时期,原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于世,后来随着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的不断进行,战国中期成了齐国和秦国两国最为强大,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不过“七雄”中的其他五国也是不甘示弱的,一方面发展的本国的实力,令一方面同强大的齐国和秦国一时联合,一时相争,在这其中就是著名的纵横家起着

  • 元四家分别是哪四个人?元四家作品特点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元,倪瓒

    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陆

  •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生平简介 黄公望是怎样的人(元四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四家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出生于公元1269年,去世于公元1354年,是元代著名画家和全真教道士,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黄公望原本的名字叫陆坚,因为幼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双双离世,族人于是将他过继给永嘉洲平阳县一位姓黄的人家。此后陆坚改名黄公望,字子久。元朝至元年间,黄公望被浙西廉访徐瑛辟

  • 元代画家王蒙:揭秘画家王蒙山水画的特点(元四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画家,元四家

    王蒙,元代画家,在《明史》一书中有记载他的生平:王蒙,字叔明,他的父亲叫王国器,母亲是赵孟頫的女儿。因此他是南宋画家赵孟頫的外孙。十分擅长写文章,不拘一格,画画时,多是画山水画,而且擅长于刻画人物。王蒙不像其他山水画家一样,对于仕途十分单薄,他想要踏入官场,王蒙曾希望以画艺获得举荐超拔。但由于元代的

  • 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元四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元四家

    赵孟頫博学多才,他在诗文、书画和金石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有着“元人书画之王”的称号。赵孟頫书法的欣赏,是要结合他的楷书来进行欣赏分析。赵孟頫书法欣赏赵孟頫善于书写各种类型的书法字体,但是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圆熟,创立了“赵体”书,与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