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生平简介 黄公望是怎样的人(元四家)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生平简介 黄公望是怎样的人(元四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3/12/8 3:58:36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出生于公元1269年,去世于公元1354年,是元代著名画家和全真教道士,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

黄公望原本的名字叫陆坚,因为幼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双双离世,族人于是将他过继给永嘉洲平阳县一位姓黄的人家。此后陆坚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元朝至元年间,黄公望被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此后在徐瑛手底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官场黑暗,争权夺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官员因为这种政治争斗入狱的不胜枚举,黄公望便是其中一个。黄公望当书吏当的好好的,尽职尽责,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最后却因为被人诬告,最后被逮捕下狱。

出狱之后,黄公望对黑暗的官场充满了失望,于是拜师金月岩,进入全真教。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

本来对于黑暗混沌的现世就已经存在不满,等到进入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之后,黄公望更加的看破红尘。他开始游览四方,浪迹天涯。因为长期出入名山大川,黄公望开始对江河山川产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黄公望的画作大部分都是名川大山的原因。

黄公望痴迷于山川,为了更好的领略山川的情韵,在居住在一地的时候,当地山川仿佛成了他的情人一样,让他流连忘返,见之不忘。

居住在玉山的时候,朝起晚睡,全身心的沉浸于大自然之中,观察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

居住在松江的时候,黄公望对山川的痴迷已经到了如痴如醉,思之如狂的地步。沉浸于观察山水的他,经常在山中静坐就是一日,而且这种情况还是连绵不绝,废寝忘食。

居住在富春的时候,总会在身上背着一个皮囊,理念装满了他绘画用的画具。走到山中,但凡见到山川中美丽的景色,他都会铺开画卷,将所见摹写出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这幅画起稿于至正七年,期间断断续续,历经数年,到至正十年,黄公望为这幅图作题之时都还没有最后竣稿,而那个时候黄公望已经八十三岁,绝对是他技艺最精湛的时候。

《富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作的瑰宝。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因为人为的原因,《富春山居图》最后吧诶烧成两段,后人分别取名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

黄公望虽然在画作上的成就很高,但实际上他开始学画山水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最开始的时候,黄公望学习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人的技法。到了晚年的时候,或许是对山川成竹在胸,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画法大变,自成一家。

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在活到八十六岁的时候高寿去世。

更多文章

  • 元代画家王蒙:揭秘画家王蒙山水画的特点(元四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画家,元四家

    王蒙,元代画家,在《明史》一书中有记载他的生平:王蒙,字叔明,他的父亲叫王国器,母亲是赵孟頫的女儿。因此他是南宋画家赵孟頫的外孙。十分擅长写文章,不拘一格,画画时,多是画山水画,而且擅长于刻画人物。王蒙不像其他山水画家一样,对于仕途十分单薄,他想要踏入官场,王蒙曾希望以画艺获得举荐超拔。但由于元代的

  • 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元四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元四家

    赵孟頫博学多才,他在诗文、书画和金石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有着“元人书画之王”的称号。赵孟頫书法的欣赏,是要结合他的楷书来进行欣赏分析。赵孟頫书法欣赏赵孟頫善于书写各种类型的书法字体,但是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圆熟,创立了“赵体”书,与欧阳

  • 赤亭之战中 虞诩是如何做到三千人击败羌叛数万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赤亭之战,虞诩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省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省汤阴西南)长,后任怀县县令、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虞诩一生刚正、忠直,他指挥的平定羌人叛乱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他被邓绥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时期兵不厌诈最好诠释者,率领三千人屡

  • 中国古代经典战役之赤亭之战 赤亭之战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赤亭之战

    赤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因为这次战役具有典型性,所以大量历史书籍都有关于赤亭之战简介、赤亭之战经过等内容。通过赤亭之战简介得知,赤亭之战发生在115年,当时西羌攻打武都,年仅十三岁的汉安帝无法处理国家政事,便由邓太后执掌朝政之事,眼看西羌军队即将攻陷武都,并有向南行

  •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赤亭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虞诩,赤亭之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月上报案卷,他往往哭泣流泪。他曾对人说:“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为何能得到天子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家分晋

    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而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这使得对于作乱的异姓卿大夫没有可靠的制约力量。据侯马盟书记载,晋国晚期,曾迁都侯马,这时的晋国便已经进入了公室衰微、六卿专权的时候。六卿分别为我们

  • 历史上有三家分晋和三分归晋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家分晋,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

  • “三家分晋”是指哪三家?三家分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家分晋,春秋战国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5世纪,原是晋国卿大夫的赵、魏、韩三个大家族,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实际上等于瓜分了晋国的大权。应赵、魏、韩三家的要求,早已形同虚设的周王朝,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正式承认并册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赵国国君赵鞅立赵无恤为赵家

  • 齐晋鞌之战:为什么说晋国的胜利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晋鞌之战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

  • 揭秘齐晋鞌之战是因礼仪之争而引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晋鞌之战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