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贞革新”为什么会失败?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永贞革新”为什么会失败?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4/1/11 1:05:42

没有夯实基础的政治革新就像一个匆匆上马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群众基础好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操之过急等原因导致失败。

有老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领导唐朝著名的“永贞革新”的“二王八司马”大都是文人,最终他们也印证了这句古语。

虽然没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那么有名,但“永贞革新”仍贵为中国历史上十大改革之一。与王安石变法有点不同的是,这次改革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两位旷世大文豪刘禹锡柳宗元的加入,更是打响了改革的名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新派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方针和举措,革除了一些弊政。不过改革者大都没有好下场,“永贞革新”最终还是失败了。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这多少反映出改革者的无奈和悲壮,也彰显了社会转型的艰巨和复杂性。

对大家都好的改革都失败?

“永贞革新”是在唐朝处于崩溃边缘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据史书记载,“永贞革新”大致有如下内容:“钱谷为本”,控制财权;兴利除弊,减免赋税,废除宫市等;调整干部政策,选贤荐能,提拔人才;抑制藩镇势力,收夺宦官军权,打击贪官污吏。长安市长李实就是首先被打的大老虎。

可惜这个“有利于民众,也有利于朝廷”的革新运动最终只维持了不到半年就失败了,可谓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究其原因,包括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不够心狠手辣等等。一批没有掌握军权也没有多少政治资源的文人,他们的后台老板顺宗皇帝不但重病在身还基本上被握有兵权的宦官们控制。加上改革者的政治改革操之过急,想用几个月时间就把积重难返的唐朝政治经济颓势扭转过来,一步到位,使之焕然一新。

躺在巨型储钱罐上睡觉的改革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没有进行必要的铺垫和打好基础,就像一个没有规划好的民生工程匆匆上马,最终的工程质量当然是大打折扣。而且革新派的对手又是握有实力的宦官和藩镇将领,改革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随时随地都有被拥有强大政治资源的宦官军阀集团绝地反击的可能。果不其然,最终宦官集团雷厉风行地把改革派一网打尽,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当理论性的东西和理想主义色彩太浓时,基本上革命的形式也只是乌托邦式的政治模式而已,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

其实,《旧唐书》也曾记载,作为改革集团核心人物的王叔文每当和太子(指唐顺宗)谈话,总是有意无意地说“某人可以为将,某人可以为相”,希望唐顺宗将来予以安排重用什么的,革命尚未成功,这班名人改革家就忙着升官发财的事。据说其时只要集团之中有人说“某人可以担任某官”,过不了两天某人就果真人模狗样地闪电上位,简直就是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样子,腐败由此滋生,与宦官集团无异也。

史载,改革派大佬之一的王伾就是一个腐败分子,他靠教太子练字和练杂耍魔术狎玩得势后门庭若市,很多求官的人前来行贿,金银珍宝源源不断终年不绝。为了保存这些珍宝,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没有门的大木柜,只开了一个刚好能塞进宝物的小洞,就像一个小孩子的巨型钱罐,他老婆怕被人偷盗,有时就索性睡在大钱柜上面整夜发钱梦,倒也十分有快感。

标签: 唐朝永贞革新

更多文章

  • 永贞革新内容 永贞革新为何只持续了短短100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永贞革新内容

    永贞改革虽然经历了短短的100多天,但是却是唐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一场由皇帝自上而下发起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内容非常复杂,后代历史学家对于永贞改革这个问题,划分了5个点,其中永贞改革内容包括取消进奉,打击贪官宦官,打击藩镇等等。在所有的改革内容中打击宦官和抑制藩镇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因为改

  • 韩愈的另一面: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愈,永贞革新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

  • 永贞革新的目的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永贞革新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

  • 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相关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永贞革新,王叔文生平

    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相关介绍永贞改革是在唐代中期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和打击宦官势力,永贞改革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政治人才,而永贞改革王叔文正是其中之一,王叔文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当时在位皇帝唐顺宗最为信任的一个宠臣。王叔文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在唐顺宗

  • 永贞革新是什么样的革新?刘禹锡与永贞革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贞革新,唐顺宗,刘禹锡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即位之初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永贞改革背景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这3个因素,当时唐顺宗刚刚即位时就有改革的意向,但迫于这些复杂的背景不得不将改革的计划稍后延迟了,所以永贞改革在唐顺宗即位很多年以后才开始。永贞改革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宦官专权,当时宦官

  • 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骠骑将军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仍是个谜。目前,坊间传闻很多霍去病的死因,我们一一看看真假如何?霍去病的战绩惊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可以领兵打仗,首战便攻克了当时强大的匈奴骑兵。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

  • 霍去病简介 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武帝,骠骑将军

    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中国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他少年从军出战,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欺凌西汉。那么,霍去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又和资料,关于他的故事有哪些?霍去病,男,出生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死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享年23岁,葬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

  • 贾疋简介 ,西晋时期骠骑将军酒泉公贾疋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疋,晋朝,晋朝大臣,骠骑将军

    贾疋[yǎ](?—312),字彦度,武威(今甘肃武威)人,西晋大臣。少有志向,曾任安定太守,永嘉间,任骠骑将军、雍州刺史,封酒泉公。六年(312),刘曜陷洛阳,转攻长安,他与晋臣麹允、阎鼎等率师屡败曜军,旋奉武帝之孙、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建行台于长安。受任征西大将军。后于讨伐卢水胡首领彭天护(或作彭

  •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有怎样的早年经历(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拓跋珪,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向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次有人想

  •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对拓跋珪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雄主,他有才能,有远见,但是他也有弱点,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拓跋珪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过着这种生活,才使得他很早就已经懂事,并拥有很强的才能。他在16岁的时候把握住机会,当时后秦已经生乱,所以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他的力量非常小,四周又有强敌林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