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汉初时期的诸吕之乱是怎么回事?

揭秘:汉初时期的诸吕之乱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07 更新时间:2023/12/7 13:26:49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史称“诸吕之乱”。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吕氏集团彻底被消灭。

诸吕之乱的结束实际上迎来了后来西汉的文景之治这一稳定时期。而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标签: 汉朝诸吕之乱

更多文章

  • 明朝“宁王之乱”是怎么一回事?最后又是被谁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宸濠,宁王之乱

    历代封建王朝的皇族之间都有许多因为争夺皇权而引发的骨肉相残、父子相争之悲剧,明代也不例外。明代最著名的皇族反叛事件,就是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手中抢来皇位。到明代武宗年间,实际上也有一场声势浩大的皇族反叛,但最终归于失败。下面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这场内乱。“宁王之乱”的“主角”朱宸濠是明

  • 宁王之乱带给明朝的影响 宁王之乱的背景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宁王之乱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支长期以来与皇权的真正拥有者有着很大的矛盾,是双方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下面介绍一下宁王之乱背景。宁王

  • 揭秘宁王之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宁王之乱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支长期以来与皇权的真正拥有者有着很大的矛盾,是双方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下面介绍一下宁王之乱背景。宁王

  • 解析宁王之乱的过程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宁王之乱,王阳明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支长期以来与皇权的真正拥有者有着很大的矛盾,是双方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下面介绍一下宁王之乱背景。宁王

  • 历史上的宁王之乱 宁王朱宸濠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宁王之乱,朱宸濠,明朝人物

    历史上的宁王之乱: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朱宸濠,为宁王的第四代继承人,弘治十年

  • 明代有几个宁王 宁王之乱讲的是谁 宁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宁王,明代,宁王之乱

    第一代宁王:宁献王朱权朱权,生于1378年,死于1448年,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臞仙、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卒谥献,又称宁献王。朱权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

  • 渥巴锡汗为什么带着土尔扈特人即使牺牲惨重也要东归?(土尔扈特部东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渥巴锡汗,土尔扈特部东归

    在明代游牧于漠西的蒙古人被称为瓦剌,在清代被称为厄鲁特(卫拉特)。它分为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土尔扈特部姓氏不详,游牧于雅尔(在今新疆塔城以西哈萨克斯坦境内)之额什尔努拉(今新疆塔城地区西北及俄国境内的乌尔扎)。明代末年,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与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交恶,准噶尔

  • 十七万人死掉十万也要东归,沙俄对土尔扈特人做了什么事?(土尔扈特部东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土尔扈特部东归

    247年前的今天,1771年1月5日,渥巴锡率部众17万人踏上回归祖国之路,沿途战胜了追袭阻拦的沙俄军队,于6月胜利回到祖国,并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在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中坚有《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石碑。它是祖国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

  • 为什么沙俄不肯放土尔扈特人东归,17万人东归只活下来4万人!(土尔扈特部东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土尔扈特人,沙俄,土尔扈特部东归

    246年前,土尔扈特人开始东征,返回中国。奇怪的是,沙俄大军死死追击了8个月,一直追到中俄边境。为什么俄国人一定要歼灭土尔扈特人?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因为他们杀了1000俄国平民。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一说吧。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可以对它

  • 刘伯温所写的《百战奇谋》究竟落入谁的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百战奇谋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还乡的大明军师、诚意伯刘伯温病危,临终前对守候在身边的儿子刘琏、刘仲景说:“我死后担心会给家里留下祸害,我写的兵书《百战奇谋》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没有找到传人……本想把这本书献给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献上去了他也不会相信,倒不如烧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